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教学设计

围和视野的不断扩大,他们的生 活已经逐步从家庭与学校扩展到社区,这是他们走出家庭和 学校之后一个比较大的生活圈,也是他们在家庭与学校之外 的主要生活、游戏与学习场域。有目的地引导他们了解社区 与自己的关系,有助于他们形成归属感。
社区是学生生活的地方。 对学生来说既熟悉, 又不熟悉 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社区的真正概念及功能,让学生全面了 解自己的居住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社区是一个大家 庭,自己是社区一份子,作为生活在社区中的人要爱社区, 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三年级学生年龄偏小,对社会事务性 探讨不深入,有意识地让他们通过探寻表面变化的原因,一 步步认识和理解社区,感受社会进步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 利。通过引导儿童认识社区与自己成长的关系,唤醒儿童的 公民主体意识,通过参与实践,激活儿童的参与意识,点燃 一个公民的责任意识。
4.欣赏多彩社区活动。通过展示社区的丰富活动,唤起
学生对作为社区一员的幸福感。(板书:热爱)
小结:今天巧巧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了自己居住的地
方,欣赏到了我们居住地的美好环境,感受它带给我们的幸
福与快乐。老师希望你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关注我们社
区,成为社区生活的小达人!
板书设计 :
第五课 我的家在这里
4.听到自己的社区就起立,跟自己的社区的小居民打个 招呼吧!同一个社区的小居民们都坐到一起来。
小结:我们熟悉这里,热爱这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
迹,这里有我的欢声笑语。
活动二:我的快乐基地 出示任务:在你生活的地方,一定有一个你最喜欢的地 方吧?是哪里呢?你为什么喜欢这里呢?说出来和大家交 流一下吧!(板贴:喜欢)
第五课 我的家在这里
教材分析: 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热爱这里 的一草一木”,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体验社区对自己成长的 重要性。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我能做点什么”,目的是引 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社区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为社区 尽责的意识。两个板块之间有先后的逻辑关系,先通过引导 学生回忆、分享自己在社区里的成长足迹,认识和体会社区 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再引导他们关注社区存在的不足,以 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改进社区运行和发展,提升他们对社区 的责任感。
小结:我们生活在这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这里 有我们的欢声笑语。这里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场所, 这里的人们为我们的成长带来了更多的帮助。我们热爱这里 的一草一木,我们喜爱这里的每一个人。
活动四:我的探秘发布会
1.尽管我们熟悉这里,但也有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
(1)你居住的村庄或社区叫什么名字?你知道这个名
1.呈现教材29页第一二幅图,说一说喜爱居住地的原 因。
2.在小组内交流分享自己喜欢居住地的理由。
3.学生发言:我喜欢这里的⋯⋯教师梳理归类(景, 物) 回顾自己在这里的足迹和快乐时刻。
活动三:我爱这里人和事 我们不仅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还熟悉这里的人和事。 你还熟悉你生活的地方的哪些人和事呢?
出示任务:你知道社区里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吗?
教学时数 :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社区,熟悉社区加深对社区的认同与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社区调查的方法加深对社区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加对自己所在社区的认同感、喜爱感。
教学重点:
认识社区,熟悉社区。
教学难点:
认识社区,熟悉社区。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调查问卷。
字的来历吗?
(2)为什么大家要住在同一个村或社区里呢?
(3)我们的社区是由谁来管理的呢?如果发生了事关 大家利益的需要解决的事情,该怎么办呢?
2.随机采访,课前小调查。
3.小活动:我当村委会(居委会)主任
(1)你们村或社区开展过哪些活动?可以在班里模拟 表演。
(2)如果你是村委会主任或居委会主任,你想为村里 或社区设计什么样的活动。
学情分析: 随着三年级儿童活动范围和视野的不断扩大,他们的生 活已经逐步从家庭与学校扩展到社区,这是他们走出家庭和 学校之后一个比较大的生活圈,也是他们在家庭与学校之外 的主要生活、游戏与学习场域。有目的地引导他们了解社区 与自己的关系,有助于他们形成归属感。
社区是学生生活的地方。 对学生来说既熟悉, 又不熟悉 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社区的真正概念及功能,让学生全面了 解自己的居住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社区是一个大家 庭,自己是社区一份子,作为生活在社区中的人要爱社区, 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三年级学生年龄偏小,对社会事务性 探讨不深入,有意识地让他们通过探寻表面变化的原因,一 步步认识和理解社区,感受社会进步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 利。通过引导儿童认识社区与自己成长的关系,唤醒儿童的 公民主体意识,通过参与实践,激活儿童的参与意识,点燃 一个公民的责任意识。
2.学生准备:完成问卷调查(学生收集有关居住地的基 本情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欣赏小红的家,朗读儿歌。
2.不论你居住在城市的小区、街道,还是乡村中,大家 共同生活、彼此联系,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家”。小 朋友们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家乡,因为家乡总能带给我们欢 乐。
二、我在这里长大 活动一:居住地大探秘
1.介绍新的朋友(巧巧)。巧巧刚搬了新家,我们就跟
随她来个 “居住地大探秘” ,看她家住哪里, 那里都有什么?
2.出示课件, 学生熟悉居住地。 (有居住地名称、 位置、 门牌单元号、空间环境及明显设施)让学生找一找,
认一认。(板书:熟悉)
3.谁愿意来说说你的家住在哪儿呢?(除了巧巧介绍的 这些方面,你还可以补充不一样的)。
熟悉
喜欢
热爱
教学反思:
第五课 我的家在这里
教材分析:
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热爱这里 的一草一木”,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体验社区对自己成长的 重要性。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我能做点什么”,目的是引 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社区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为社区 尽责的意识。两个板块之间有先后的逻辑关系,先通过引导 学生回忆、分享自己在社区里的成长足迹,认识和体会社区 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再引导他们关注社区存在的不足,以 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改进社区运行和发展,提升他们对社区
1.抢答游戏:比一比,谁更熟悉
(1)你生活的地方的花草是谁在维护?
(2)你生活的地方的路灯坏了谁来更换?
(3)你生活的地方的卫生谁来打扫?
(4)你生活的地方的电梯谁来维修?
(5)你生活的地方的⋯⋯谁来⋯⋯?
2.为他们点赞。小区还有哪些人和事让你印象深刻?引 导学生去发现社区的保安、 车棚的管理人员、 社区的清洁工、为民服务点的阿姨,商店的大妈、修车的叔叔⋯⋯正是因为他们的服务,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