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融资管理与创新

企业融资管理与创新

企业融资管理与创新一、乌兰察布市企业融资现状分析乌兰察布市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她位于京津冀、环渤海、呼包银榆三大经济圈结合处,东邻张家口、南连大同、西接呼和浩特、北延蒙古国,是进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圈和亚欧经济带的枢纽城市。

大中企业都是政府引进扶持企业,普遍存在着融资方式单一、负债率较高以及负债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具体表现为:(一)缺乏统一的长远规划。

目前企业大多还未建立中长期融资规划,特别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完整规划。

企业融资计划多是按照年度经营预算安排实施,间接融资过于依赖短期银行借款,缺乏与中长期投资计划和经营发展规划相匹配的中长期融资计划。

另外,企业的银行融资由财务部门负责,缺乏统筹协调。

(二)银行信贷仍然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

今年企业随着经济效益大幅增加,品牌认知度和市场地位逐步提高,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品种增多,但企业资本金比例偏低,除银行信贷外的其他融资渠道受政策或市场环境影响较大,市场容量小、波动性大、操作比较复杂、限制条件较多,难以满足企业对资金来源稳定性的要求。

因此,在调研的企业当中主要资金来源仍然是银行信贷,而且仍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

(三)负债结构明显不合理。

企业资本结构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偏高、流动比率偏低、长短期借款比例失调等问题,成为企业融资和资金使用的主要制约因素。

企业总体资产负债率70.7%,有不少优质企业,资产负债率已接近甚至超过70%的警戒线。

企业总体流动比率为0.95,资产流动性不足,债务偿付风险较大。

受规模迅速扩张、投资强度较大影响,所调研企业也普遍存在着“短贷长用”的现象,企业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都比较高。

(四)信息获取渠道匮乏。

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特别是在创新融资和直接融资当中,企业与金融中介机构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地位。

虽然目前大多数企业有专人、专门部门负责融资工作,但由于存在企业接触业内信息面窄、政策信息滞后、缺乏高层次专业研究机构等因素,致使企业不能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对金融中介机构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往往受到中介机构的误导,企业的融资成本难以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二、企业融资方式创新研究(一)传统直接融资。

直接融资具有市场透明度高、风险分散等特点,有利于金融稳定。

在融资体系中占有主导性地位,而我国长期以来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发展缓慢。

近年来,我国金融管理体制逐步转变,金融体制改革的动力从内生式变革压力逐渐变化为金融行业国际化的压力,金融管理体制不断调整,金融创新速度逐步加快。

(二)传统间接融资。

1.银行贷款银行贷款是指银行根据国家政策以一定的利率将资金贷放给资金需要者,并约定期限归还的一种经济行为。

银行贷款的优点体现在:(1)操作简便;(2)偿还期限灵活;(3)与直接融资产品相比,进入门槛较低,无需达到直接融资产品所规定的信用评级、企业规模、经营业绩。

银行贷款的缺点体现在:(1)融资成本高;(2)融资规模小。

银行贷款是单一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的融资支持。

(3)资金使用限制较为严格。

贷款发放要采用受托支付方式,使企业在银行贷款申请、使用方面面临更大的障碍或更多的风险。

2.票据融资票据融资又称融资性票据,是指票据持有人通过非贸易的方式取得商业汇票,并以该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套取资金,实现融资目的。

票据贴现融资方式的优势之一是银行不按照企业的资产规模来放款,而是依据市场情况(销售合同)来贷款,企业收到票据至票据到期兑现之日,往往是少则几十天,多则300天,资金在这段时间处于闲置状态。

票据融资所依赖的是商业活动产生的资金往来,因此这种融资方式在具有频繁经营结算的企业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3.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一种特殊的债务融资方式,即项目建设中如需要资金购买某设备,可以向某金融机构申请融资租赁。

由该金融机构购入此设备,租借给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分期付给金融机构租借该设备的租金。

融资租赁在购买飞机和轮船等资产抵押性融资中用得很普遍,在筹建大型电力项目中也较多采用融资租赁。

4.项目公司融资项目公司融资在本质上不是一种外部融资产品,而是一种基于投融资安排、企业管理架构搭建、内部风险隔离、内外部融资结合的投融资模式。

其主要运作方式是在构架单独的法人治理结构,投入一定的自有资金的基础上,再以外部间接融资为主筹措剩余资金来建设运营项目。

项目公司融资具有结构简单、财务关系清晰的特点,它是目前项目融资实践中被最广泛采用的项目融资结构。

(三)创新融资(境内)。

1.保险资金融资保险资金泛指保险公司的资本金、准备金。

合理引导保险资金的流向,确保保险资金充分、合理、安全的进入金融市场,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融资源泉。

按照有关规定,保险资金运用限于下列形式:银行存款;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以及投资不动产等。

保险资金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优点体现在:(1)资金规模大。

(2)资金期限长。

(3)利率较低。

(4)没有融资总额上限。

2.金融衍生品业务金融衍生品是从基础的金融工具衍生发展出来的新的金融产品,其价值由基础金融工具的价格变动而决定。

金融衍生品是和现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包括期货、期权、掉期和互换等。

对于企业而言,与期货等远期商品合约烫平商品市场价格波动一样,金融衍生品具有熨平融资成本波动的作用,是锁定融资成本,降低融资风险的有效工具。

开展金融衍生品业务,一定不能抱有投机盈利心理,企业应从平衡融资成本,避免利率变动风险角度出发,将其作为融资业务的辅助手段,合理配置使用。

3.供应链融资供应链融资与供应链管理紧密相关。

如果说供应链管理是对核心企业角度而言的、针对其供应链网络而进行的一种管理模式,那么供应链融资则是由核心企业与银行开展合作,对供应链各个节点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业务模式。

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配套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配套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配套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起长期战略协同关系,从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供应链融资的主要运营思路是,先理顺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核心企业根据稳定、可监管的应收、应付账款信息及现金流,将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进行信息整合;然后由银行或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融资、结算服务等一体化的综合业务服务。

4.产业投资基金融资产业投资基金又称为风险投资基金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一般是指募集资金向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或准股权投资,并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期所投资企业发育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实现资本增值。

产业投资基金的特点是投资对象主要为非上市企业,投资期通常为3年-7年,投资目的是基于被投资企业潜在价值,推动其发展,选择合适时机退出以实现资本增值收益。

作为风投行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受到的限制较少,资金筹集也存在较少限制。

因此企业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然后通过产业投资基金募集资金投入企业使用,能够较好的解决传统融资资金期限短、资金限制多、缺乏稳定性等问题。

(四)创新融资(境外)。

1.境外直接上市融资直接上市是指国内企业直接向海外的证券交易所申请挂牌上市。

包括发行B股在国内证券交易所上市;在海外直接发行股票并上市;H股;红筹股;利用存托凭证发行股票并上市等。

国内企业海外直接上市需要经过中国证监会的审核才能向海外证券交易所申请挂牌上市。

由于国有企业海外设立壳公司存在较多的法律障碍,而且红筹方式并不能为国有企业海外上市明显减少审批环节,国有企业海外上市大都采取直接上市的方式。

海外直接上市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自身实力,主要适用于经济实力强且具有海外拓展空间的大中型企业。

2.间接上市融资由于直接上市程序繁复,成本高、时间长,为了避开国内复杂的审批程序,企业可以选择间接方式在海外上市融资:即国内企业境外注册公司,境外公司以收购、股权置换等方式取得国内资产的控制权,然后将境外公司拿到境外交易所上市。

境内企业在境外收购壳公司,然后将境内资产或权益注入壳公司。

这种收购方式在实践中大致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收购海外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如海尔在香港收购中建数码);另外一种是收购OTCBB(场外柜台交易市场)、PinkSheets(粉板市场)等市场内的挂牌公司。

海外间接上市主要适用于海外直接上市手续复杂、受审批约束度较高以及直接上市成本较高的大中型企业与难以满足海外直接上市条件的中小型企业。

3.贸易融资贸易融资是指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短期融资或信用便利。

是企业在贸易过程中运用各种贸易手段和金融工具增加现金流量的融资方式。

在国际贸易中,规范的金融工具为企业融资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贸易融资的主要方式有国际保理融资、福费廷、打包放款、出口押汇、进口押汇、提货担保、出口商业发票贴现等。

4.境外人民币债券融资离岸人民币债券是指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

由于融资成本较低,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成为国内大型企业的拓展融资渠道的焦点。

5.内保外贷内保外贷业务是指企业在向境内银行出具无条件、不可撤销反担保的前提下,境内银行为该企业的境外子公司向境外银行开立保函或备用信用证,由境外银行向境外子公司提供融资的业务。

企业开展内保外贷有利于解决境内外企业的融资难题,并且可以降低融资成本。

三、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企业目前存在着缺少完善的融资战略、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渠道以及融资产品相对丰富与企业融资难并存以及融资方式创新与企业实际运用不同步等不合理现状。

做好融资工作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针对企业融资现状,以及上述对传统融资产品和创新融资产品的分析,对企业进一步做好融资工作提出如下几点建议:首先,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树立良好的企业信用。

企业应主要加强两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特别是筹资战略研究。

企业应从战略角度出发,对企业的发展方向、经营策略、产业布局、投融资计划进行深入研究,将产品、资金、市场、技术、人力等企业经营的主要要素放在一个放眼长远、面向全局的大环境下综合考量。

二是加强经营管理、特别是筹资组织工作。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筹资预算和建立融资与生产经营、投资活动的顺畅协调机制,将提升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作为融资、经营、投资活动的总体目标,促进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促进内部积累与外部筹资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的信心。

其次,以提高资金链安全为根本出发点,以降低融资成本为目标,统筹考虑融资安排。

一是财务部门应对本企业经营特点、发展战略、筹资战略充分了解,合理确定资金安全底线;根据企业资金需求的波动性,以及既有筹资的偿还期限,合理确定新增筹资期限、额度,选择适合的筹资品种。

二是企业应根据筹资需求、自身条件,对比选择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