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以虫治虫》回答文后问题。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在画线的文段中该停顿的地方用“//”隔开。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2.解释加点字。
其喙有钳(嘴)岁以大穰(年成)(因此)
悉为两段(都,全)旬日子方皆尽(十天)
3.下列各组中的加点字相同的两项是(C)(E)。
A.方为秋田之害方两三级
B.而动如初匠师如其言
C.以钳搏以瓦布之
D.问塔动之因其虫旧曾有之
E.旬日子方皆尽人皆伏其精练
4.翻译: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译文: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
5.填空(用原语句填写)。
文章一开始就用一个“方”字显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
接着介绍子方虫的天敌,用“千万蔽地”说明为数众多,用“悉为两段”说明它剿灭害虫时威力大。
最后用“岁以大穰”的结果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