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基础训练教案
2.学习
新知
教学过程:
(二)授新课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1)观察思考。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对象。给学生展示已经摆放好的静物组,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对象。让学生讨论自己对于这组静物的直观感受即第一印象。
2)构图起稿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起稿。依据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作画原则,运用几何形体归纳法将复杂的静物形体结构进行概括。教授学生起稿的方法。
4.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学生对色彩有了一定了解,但对色彩的理解不够,不能很好的把色彩调配好,要让学生多练习色彩的调配。
教案评价意见
(三)作品欣赏
3.小结
(四)教师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色彩静物写生的基本常识,写生的表现手法和作画步骤,并且欣赏了一些学生作品,希望大家能把所学理论知识同实际写生结合起来,不断反思,提高表现能力。
八.作业练习
要求:
8K水粉纸,三节课内完成(注意运用所学色彩知识)。整体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如黑白灰关系,虚实关系,冷暖关系等
3)着色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色彩基调。训练学生大胆的铺色,眼观全局,迅速,果断地表现大的色彩关系。培养学生整体观察静物,这也是整个写生过程的关键。遵循写生的技法原则:先湿后干,先深后浅,先报后厚的次序。从物体的暗部开始刻画,在过渡到中间色,找准冷暖关系。
4)深入刻画
这一阶段是整个写生过程的重点所在。主要任务是形色结合,在抓住重点的局部深入刻画,培养学生深入具体,看到细微形体关系及细微色变化的能力。以塑造物体的真实感效果为中心,引导学生遵循先主后次,先近后远,从实到虚,逐步深入的顺序。重点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空间关系,质地感觉,冷暖关系,主次关系。这一阶段要有重点,不可面面俱到平均对待,要善于保留在大关系阶段可取之处,不要做大的全局性的改动。
5)调整完成Biblioteka 这一阶段是整个作画过程的难点所在。主要任务是回到客观形象上来,恢复到第一印象的新鲜感,认真分析,提出问题,调整修改。将作业放到静物一旁,退到一定距离,整体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如黑白灰关系,虚实关系,冷暖关系,前后关系是否到位。在作业中逐寻求答案,根据问题,多观察,多比较,多分析,多思考,找准主要问题,找到解决方法。调整,要从整体出发,抓住整体,将调整的过程变为充实整体的过程,使画面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重点
深入刻画阶段的主要任务
难点
调整完成阶段的主要任务——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德育目标
通过本课,让同学们了解,我们青少年正如这是这大千世界的美丽色彩,要珍惜美好的青春,认真学习,长大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工具
课件、范画、绘画工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
(一)、复习回顾回顾调色练习中对色彩的认识和把握,要把调色练习运用到色彩写生中去。
碧江区中等职业学校《教案设计》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学前教育教研组
2015级《色彩训练教程》课教案授课时间:2016年3月日
教师
田茂林
授课班级
15级学前教育2 3班
授课课时
6
课题
色彩基础训练
课型
实训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静物写生的思维、观察与表现步骤,表现方法和技巧,提高抓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