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Oncology(专业代码100214)Ⅰ.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及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医药卫生高层次专门人才,肿瘤学学术学位培养目标如下: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纪守法,医德高尚,团结协作。
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医学事业献身。
2.系统掌握肿瘤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新进展,并能用以指导临床科研工作。
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初步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技能操作。
3.初步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具备培养成为学术骨干的基本素质,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设计和完成某一科研课题,完成具有较高水平,并具有新见解的学位论文。
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
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
5.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和总体时间安排学习年限为三年。
第一年第一学期集中学习公共必修课、指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所有理论课程的学习,参加研究生学术例会。
第一年第二学期开始临床培训和科研,临床培训为期12个月。
第一学期结束前开始作文献综述报告、开题报告及评议。
第二学期结束前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及评议。
第三年进行科学研究和答辩12个月。
第二学期中期举行预答辩,6月初举行答辩。
研究生第二、三学年均不享受寒暑假,两年中休假日为40天,即每年20天,由研究生申请,导师安排。
三、研究方向1.肿瘤的内科治疗2.肿瘤的介入治疗3.肿瘤的放射治疗4.肿瘤的综合防治及相关技术四、课程设置与要求(一)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见课程设置表)。
备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未通过的研究生必须选修英语(普通班),通过的研究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修医学英语术语学和医学英文文献阅读。
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程所有研究生两选一。
(二)学分要求研究生各门课程均实行学分制,学术学位研究生要获得至少30学分。
必修课以70分为合格,≥70可计学分。
选修课以60分为合格,≥60可计学分,专业课以自学为主,结合导师讲课,考试合格后授予学分。
硕士生在完成课程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开始论文工作。
(三)必读著作和期刊1.Principle and Practice of Oncology2.Cancer Medicine3.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4.Annales of Oncology5.Abeloft M.D. et al 主编《临床肿瘤学》第二版,上下册(英文版),科学出版社,北京,20016.张天泽,徐光炜主编《肿瘤学》(上中下册),天津科学出版社,天津,1996 7.曾益新主编《肿瘤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38.曹世龙主编《肿瘤学新理论与新技术》,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19979.严仲瑜,万远廉主编《消化道肿瘤外科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北京,2003 10.曹献廷主编《手术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99411.郑放主编《临床解剖图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199412.姜洪池,宋春芳,吴业权主编《实用外科操作技术》,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北京,199713.汤钊猷主编《现代肿瘤学》第二版,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上海,200014.万德森主编《临床肿瘤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9915.病理学统编教材,16.介入放射学科学出版社2004.817.医学影像学统编教材(四)外语要求译文数量≥30篇,其中部分内容安排在研究生学术例会上报告。
答辩前通过专业外语考试,译文每小时≥2500印刷符号,且无重大错漏。
第一外语考试及格并获5学分。
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不通过者缓发学位证书,待通过后再发。
(五)学术活动参加研究生学术例会,接受教学训练。
三年期间学术报告≥6次(包括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报告、实验小结报告及预答辩),从普通话、条理、逻辑、多媒体制作及熟练程度等方面加以评估。
五、科学研究工作和学位论文(一)选题1.一般论文的选题应是密切结合临床的实验室研究内容,可为导师课题的分支课题,或独立的实验室研究课题。
2.选题应具有严谨的科学性,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创新性或提出新的见解,有利于提高肿瘤学诊断的水平,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选题由研究生与导师共同商定。
(二)查阅文献与撰写综述第一学年结束后,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开始查阅文献与撰写综述,学术学位≥2篇,其中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并需发表综述≥1篇,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结束前作文献综述报告与评议。
(三)课题设计与开题报告1.课题设计完成后在实验开始前进行开题报告、评议、质疑和专家评分,时间与文献综述报告同时。
开题报告需3名副高以上导师组成员审阅。
提出相应意见,并填写《研究生科研设计审议表》。
开题报告必须有详细记录,并填写《徐州医学院研究生开题报告记录表》。
研究生在听取意见后,作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最后填写《徐州医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课题设计书》一式二份,分别报教研室和研究生学院培养办。
2.《课题设计书》正式批准后,不得任意改动。
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时,必须由研究生提出书面报告,说明变动理由,经导师和教研室主任审定,影像学院负责人批准后才能变动。
如改变课题,需重新开题和办理上报手续。
(四)实验记录与分析实验记录要使用统一规格的实验记录本,客观、如实、详细地记录实验的过程,用钢笔书写,不得缺页,答辩前上交研究生学院以便查询和存档。
(五)中期检查为了保证研究生的质量,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末进行中期检查。
由导师组成的研究生中期检查小组对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及思想政治表现等方面进行检查,检查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做出评价,评定成绩。
对成绩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六)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应在第5学期末或第6学期初完成。
论文的撰写、总结工作,一般要半年时间。
在这一阶段,研究生应定期(至少)每月一次向导师汇报学习和工作进展情况,导师及时解答疑难,指导学习、工作方向和方法,使论文工作顺利及时地完成。
论文必须做到简洁明了、结构严谨、理论推导有据,体现良好的学风。
论文中不应有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论文必须按学校统一格式书写,A4纸打印装订成册。
(七)预答辩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20天左右组织一次预答辩,成员有学位点导师、导师组成员及相关学科专家组成预答辩评定小组对论文进行评阅,指出论文存在的问题。
提出修改意见,并记录于《徐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记录》上。
预答辩通过者方可进行正式答辩。
(八)论文初审论文定稿后,学校组织三位同行专家(副高职称及以上)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评议。
三位同行专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一位,同时至少有一位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
我院导师或导师组成员不能给自己的研究生作学位论文评阅。
论文评阅专家不参加答辩委员会。
(九)论文答辩1.按学院规定由专家组成论文答辩委员会。
答辩委员会要由5~7位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
2.研究生发表论文时,第一作者由导师决定,若以导师为第一作者,则可以出具证明研究生全部工作的文件。
3.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必须具备的条件⑴所修课程≥30学分;⑵大学英语六级及专业英语考试合格;⑶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⑷完成文献综述,通过文献综述报告及评议,完成译文≥30篇;⑸完成科研设计,通过开题报告及评议;⑹通过预答辩及评议;⑺参加研究生学术例会,接受教学训练,三年期间学术报告≥6次(包括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报告、实验小结报告及预答辩);⑻临床培训≥12个月,有临床培训总结及临床病例总结报告;⑼学位论文经三位以上教授或副教授评阅通过;⑽按学院要求完成研究生申请学位的全部表格;⑾申请学术学位者需至少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篇。
六、教学和临床实践(一)教学工作参加部分教学工作,协助上级医师带好医学生实习及示教,初步熟悉本科临床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
(二)临床实践1.以肿瘤内科化疗、介入治疗、放疗、影像诊断为主。
2.为了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训,了解和掌握肿瘤综合治疗的现状和基本方法,临床技能训练安排12个月,其中分本研究方向和非研究方向科室,非研究方向科室为8个月,本研究方向科室为4个月。
3.相关科室轮转要求(1)肿瘤内科了解常见化疗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细胞动力学,基本掌握化疗原则和化疗副作用的防治,了解常见肿瘤(肺癌、乳腺癌、胰腺癌、胃癌、恶性淋巴瘤、结肠癌、软组织肉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常用化疗方案与方法。
(2)放疗科了解放疗科常见肿瘤(如鼻咽癌、食管癌、乳腺癌、肺癌、转移性骨肿瘤、恶性淋巴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放射治疗适应证与禁忌证,掌握放疗反应处理原则,初步了解放射物理学和放射生物学基础知识。
(3)介入科了解介入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适应证,重点掌握肝癌、肺癌经血管介入治疗之过程,掌握介入治疗的处理原则,作为助手参与介入操作>20台次。
(4)影像科了解不同影像检查在实体瘤诊断中的合理应用,掌握常见恶性肿瘤(包括转移性肿瘤)的X线、CT、MR之影像学表现,书写影像诊断报告大于1000份。
注:4个月为本研究方向临床实践时间。
七、培养方式与管理(一)导师负责制研究生取得入学资格后,按照导师和研究生双向选择的结果,确定导师。
导师负责指导选定课题,指导督促资料检索、完成综述、准备实验工作和实验工作的进行,论文的审定和修改、答辩的准备,教书育人。
(二)学科集体培养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但可由导师提名组成导师小组集体培养。
导师小组由三人组成(包括导师),一般为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专家,其中可以有一名讲师。
导师小组负责导师及相关指导小组应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具体制定培养计划,推荐主要的参考资料(文献),指导研究生的文献综述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协助相关科研论文的发表等。
(三)考核按要求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搞好平时、中期及毕业考核。
1.思想考核: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具有较强的学科发展意识;②献身科学、诚实守信、勤奋严谨、开拓创新;③具有较好的社会公德与医德修养。
研究生在读三年期间,凡严重违反以上任一项者即取消毕业资格。
2.课程考核采用考试和考查相结合的方式,成绩以百分制记载。
研究生第三年答辩前进行专业课和专业英语考试,考试合格者,方可参加答辩。
3.对在读期间的研究生进行临床实践考核、学术活动考核、中期考核等。
研究生必须填写《徐州医学院肿瘤学学术活动记录表》,按学期交系审核并存档。
考核合格者,方可毕业。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达到培养目标的各项要求,方可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