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肿瘤学(医学本科教学).ppt
肿瘤学(医学本科教学).ppt
寄生虫
埃及血吸虫-膀胱癌;华枝睾吸虫-肝癌;日 本血吸虫-大肠癌
机体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易感性:缺陷基因BRCA-1 - 乳腺癌;突变APC基因- 肠道腺瘤病
肿瘤家族史(食道癌、肝癌、鼻咽癌)
内分泌因素:乳癌-雌激素、催乳素;子宫内膜癌-雌 激素。
免疫因素
先天免疫缺陷: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白血病、淋巴造血系统 肿瘤
一般早期无明显症状,但内分泌肿瘤和 重要部位的肿瘤除外。
表现不一,但有共同的特点。
局部表现
肿块:体表或浅在的、深部或内脏的;生长快慢; 淋巴转移
疼痛:疼痛性质不一;常难以忍受;尤以夜间明显。
溃疡:体表或胃肠道的肿瘤。
梗阻:空腔脏器的梗阻(胆道、胃肠道、支气管)
浸润与转移:恶性肿瘤局部浸润、区域淋巴转移、 骨转移、癌性/血性胸腹水等。
苯、三氮乙烷(DDT)、苯-肝癌
物理因素
电离辐射:
X线防护不当-皮肤癌、白血病;吸入放射性污染粉
尘-骨肉瘤、甲状腺肿瘤
紫外线:
皮肤癌,尤其是易感个体(着色性干皮病)
其他:
烧伤深疤痕、皮肤慢性溃疡(皮肤鳞癌)、石棉纤维(肺
癌)、滑石粉(胃癌)
生物因素
DNA肿瘤病毒 病毒
RNA肿瘤病毒
EB病毒-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 单纯疱疹病毒、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癌 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肝癌
80%以上的恶性肿瘤与环境因素有关
化学因素
烷化剂:
有机农药、硫芥、乙酯杂螨醇-肺癌、造血器官肿瘤。
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3,4-苯并芘-皮肤癌、肺癌。
氨基偶氮类:染料类-膀胱癌、肝癌
亚硝胺类:-食道癌、胃癌、肝癌
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黄曲霉素-肝癌、肾、胃、结
肠腺癌
其他:
金属(镍、铬、砷)-肺癌;氯乙烯-肝血管肉瘤;二氯二
后天免疫缺陷: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艾滋病);免疫抑 制剂(器官移植)
获得性(环境性)DNA 损伤因素: ●化学物 ●电离辐射 ●病毒
正常细胞
DNA损伤 DNA修复失败 体细胞基因组突变
遗传性DNA突变见于: ●DNA修复有关基因 ●细胞生长或凋亡基因
活化促进生长的癌基因 灭活肿瘤抑制基因
改变凋亡调节基因
转移方式分为:直接蔓延、淋巴道转移(区域 或跳跃式)、种植性转移和血道转移(门脉系 统、体循环静脉系统、动脉系统、椎旁静脉系 统)
淋巴道转移是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 血道转移是肉瘤最常见的转移途径,癌晚期也
发生血道转移,最常见于肝和肺转移
临床表现的特点
取决于肿瘤的性质、组织、所在部位和 发展程度。
据70和90年代人口死因回顾抽样调查
肿瘤的分类(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
良性肿瘤(命名:组织来源+瘤) 癌:来源于上皮组织(组织来源+癌)
恶性肿瘤 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组织来源+肉瘤)
胚胎性肿瘤常称为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 某些恶性肿瘤仍引用瘤或病的传统名称:恶性淋巴瘤、精原细胞瘤、白
血病、霍奇金病等
2. 组织化学改变:核酸增多、酶的改变(活性增高或减少)、糖 原减少
肿瘤的异型性
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 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 异称为异型性。
异型性反应了肿瘤组织的成熟程度(分化程度)
分化程度 高 中 低 未分化
异型性 恶性程度
小
低
较大
中
大
高
显著
很高
肿瘤转移
发病率:
新发病例200万/年;死亡约150万/年,60%以上为 消化系统癌症。
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地域差异 城市:肺癌、胃癌、肝癌、肠癌与乳癌。 农村:胃癌、肝癌、肺癌、食道癌与肠癌。
性别差异 男性: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与前列腺癌 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和肺癌
我国肿瘤发病的地域差异
1. 鼻咽癌-广东; 2. 食管癌-河南、河北、四川; 3. 胃癌-山东; 4. 肝癌-江苏、广西; 5. 肺癌-云南; 6. 宫颈癌-山西、陕西; 7. 肠癌-浙江嘉善。
交界性/临界性肿瘤:少数肿瘤在形态上属良性,但常浸
润性生长,切除后易复发,甚至出现转移,从生物学上显示出 良性和恶性之间的类型。如:包膜不完整的纤维瘤、粘膜乳头 状瘤、唾液腺混合瘤等。
肿瘤的病因
尚未完全了解 目前观点:环境与宿主内外因素交互作
用的结果。
环境因素
1. 化学因素 2. 物理因素 3. 生物因素
第一章 肿瘤学概论
定义
肿瘤: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 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 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特点:不因病因(致癌因素)消除而停止增生;
不受生理调节,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和持续 性生 长;
破坏正常组织与器官。
流行病学
恶性肿瘤的危害性-日益突出
男性第二位死因;女性第三位死因
良性肿瘤:外生性和膨胀性生长 恶性肿瘤:侵润性生长
恶性肿瘤在肝内转移灶的典 型表现
恶性肿瘤在肺内转移灶
全身症状
非特异性:如贫血、低热、消瘦、乏力等,晚期出现恶病质
肿瘤功能亢进或低下继发: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甲状旁腺瘤、 颅内肿瘤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组织分化程度 分化好,异型性小,与 分化低,异型性大,与发源组织的形 发源组织的形态相似 态差别大
周期中的检测点分布 在G1-S-G2间期。
P53-P21-CDK-chclin 途径是DNA修复的经 典途径
肿瘤细胞的分化
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分为高分化(I 级)、中分化(II级) 、低分化(III级) 三类。
表现在形态上和功能上。与肿瘤恶性程度 相关的
1. 病理形态:细胞排列紊乱、核分裂多、细胞大小不一、染色不 均、不规则巨核等
期的,分阶段的、多种基因突变积累的过程; 5.机体免疫监视体系在防止肿瘤发生上起重要作用,
肿瘤的发生是免疫监视功能丧失的结果。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致癌因素
癌前期
促癌因素
原位癌
浸润癌
肿瘤细胞增殖周期
包括G1、S、G2、M和G0 细胞周期的核心是CDK的调控机制,cyclin是调 控CDK活性的主要成份。
细胞生长失控
细胞凋亡减少
血管形成 免疫逃逸
克隆性扩增
肿瘤的演进 恶性肿瘤
附加突变 侵袭和转移
总结
1.从遗传的角度上,肿瘤是一种基因病; 2.肿瘤的形成是瘤细胞单克隆性扩增的结果; 3.环境和遗传的致癌因素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主要靶
基因原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 4.肿瘤的发生不是单个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一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