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入门课件西南财大
3、中国家庭汽车市场的研究
●汽车市场状况如何?(用销售量观测) ●影响汽车销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收入、价
格、费用、道路状况等) ●各种因素对汽车销量影响的性质怎样?(正、负、
无) ●各种因素影响汽车销量的具体数量关系? ●以上分析所得结论是否可靠? ●今后发展趋势怎样?
问题的共性:
●提出研究的经济问题和度量方式
对研究的经济现象进行实际统计观测
●分析影响因素
根据经济理论、实际经验
●分析各种因素与所研究经济现象的相互关系
根据先验经济理论和实际经验
●确定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与各种影响因素的数
量关系
需要科学的数量分析方法
●分析和检验所得数量结论的可靠性
需要运用统计方法
结论:客观上需要一门学科研究这类问题——计量经济学
理论:经济理论,即所研究对象的经济行为理论 ——计量经济研究的基础
数据:对所研究对象及相关现象观测得到的信息 ——计量经济研究的原料或依据
方法:模型方法与计算方法 ——计量经济研究的工具与手段
计量经济学研究概述:
经济理论 数量化 经济模型 经济计量模型
事 实 反映为 统计数据 加工的数据
数理统计 补充改造
基本教材: 《计量经济学》 庞皓等编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教材: 《计量经济学》(上、下册) (美)古扎拉蒂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若干实例: 1、研究中国的GDP增长
● GDP增长的状况Βιβλιοθήκη 样?(用增长速度度量,如7.8%)
●影响GDP 增长的因素有哪些?(如投资、消费、出 口等)
去表达(有数量的概念, 没有具体的数值估计,本质上还是定性的)
如生产函数
Y AK L
计量经济学根据实际的统计数据估计方程式中参数
的具体数值,说明所研究的经济关系的数量特征
●数理经济学把经济变量间的关系视为精确的函数关 系
计量经济学把误差作为随机变量引入模型
● 数理经济学引入的变量不一定能够度量 计量经济学中的变量都是可直接观测的
2、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的关系
联系:
●经济统计也是对经济现象的一种计量,侧重于对社会 经济现象的描述
●经济统计提供的数据是计量经济学据以估计参数、验 证经济理论的基本依据
计量经济学的发展:
●计算机应用
●模型的变量和方程
由少到大,又趋向较少 多个模型归并为整体模型
●理论与方法的新突破
除了经典线性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外,出现 非线性模型、合理 预期模型、变参数、无参数、半参数模型、动态模型、时间 序列模型、协整理论、贝叶斯方法、小样本理论等研究领域
●应用领域的拓展
, 宏观、微观经济领域应用 由预测为主转向更多地对经济理论
假设和政策假设的检验
二、计量经济学的性质
若干代表性表述:
●“计量经济学是统计学、经济学和数学的结合。”
(弗瑞希)
●“计量经济学是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经济理论,以
便通过统计方法来论述这些理论的一门经济学分 支。”(美国现代经济词典)
●“计量经济学可定义为:根据理论和观测的事实,
运用合适的推理方法使之联系起来同时推导,对 实际经济现象进行的数量分析。”(萨谬尔逊等) 各种表述的共性: 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理论、统计学、数学都有关系
● GDP 与各种因素关系的性质是什么?(如增、减) ●各种因素对GDP 影响的具体数量规律是什么? ●所作数量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如何?
2、中国股票价格波动的研究
●股票价格变动的情况怎样?(用股价指数观测) ●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是什么?(资金、政策、
利率等) ●股价与各种因素的关系是什么?(利空、利多) ●各种因素影响的具体数量规律是什么? ●所得结果可不可靠? ●今后的发展趋势怎样?
一、计量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的历史:
起因:对经济问题的定量研究
名词:1926年弗瑞希仿造出
“Biometrics” “Econometrics”
标志:1930年成立计量经济学会
说明: “计量经济学”
“经济计量学”
特点:
理论计量经济学研究对经济问题定量分析的方
式,自身并没有固定的经济理论
计量经济学产生的意义: 经济学从定性研究到定量分析的发展,是更精 密、更科学的表现,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特征
和经济关系的数量规律 ●计量经济学必须以经济学提供的理
论原则和经济运行规律为依据 ●经济计量分析的结果:对经济理论
确定的原则加以验证、充实、完善
区别: ●经济理论并不提供经济关系数量
上的度量
●计量经济学对经济关系要作出定 量的估计,对经济理论提出经验 的内容
数理经济学与计量经济的关系:
●数理经济学把经济关系用数学方程式、变量和参数
计量经济学
Econometrics
课程安排:
●教学的目的要求:
★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能应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初步的经济预测与分析 ★能运用Eviews软件作一般性经济计量分析 本课程属基础计量经济学(Basic Econometrics),已学 过计量经济学的不必再选学
●学习方法:
★预习教材(记下疑难问题) ★认真听讲(不一定记笔记) ★再看教材(再提出问题讨论) ★上机练习(会用软件作经济分析)
结论:
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和经济 数据的事实为依据,运用数学和 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 型来研究经济数量关系和规律的 一门经济学科。
研究的主体(出发点、归宿、核心):
经济现象及数量变化规律 研究的工具(手段):
数学和统计方法 方法要服从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与数学不同)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的三个要素:
应具备的预备知识:
●《经济学》理论知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知识:
如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期望、方差、协方差、点 估计、区间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正态分布、 T分布、F分布等概念和性质
●《线性代数》中的矩阵运算
●《经济统计学》知识
经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特别提示:未学过概率统计的不要选学本课程
经济计量方法
根据数据 运用方法 对模型估 计、检验
结构分析 经济预测 政策评价
准备阶段
计量过程
运用阶段
学科类型:
●理论计量经济学:
研究经济计量的理论和方法
●应用计量经济学:
应用计量经济方法研究某些领域的具体 经济问题
三、计量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联系—区别)
1、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联系: ●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主体—经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