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复习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核内存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B.核仁与高尔基体的形成有关C.核孔是mRNA、酶等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核膜是双层膜,核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2.细胞核是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细胞核内同时存在染色体和染色质D.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3.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细胞结构是A.核仁B.核膜C.染色质D.核孔4.如图为生物膜示意图,图中a、b、c、d、e表示物质正在进行跨膜运输,A、B、D代表构成该膜的成分,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 )A.B含量B.A的种类和数量C.D的种类D.B和D含量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可形成囊泡,包裹物质运出细胞B.内质网可与核膜直接相连,参与物质的运输C.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损伤的细胞器D.液泡和中心体具单层膜,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7.下列关于细胞核功能的探究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美西螈的核移植实验说明细胞核中遗传物质可控制生物性状B.蝾螈受精卵的横缢实验说明没有细胞核,细胞就不能分裂分化C.变形虫的切割实验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D.伞藻核移植实验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8.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B.哺乳动物的横纹肌细胞含有多个细胞核C.核孔复合体的存在使核被膜不具有选择透性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解体和重建的现象9.下表关于生物膜的探索历程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①B.②C.③D.④10.牵牛花的叶为绿色,花瓣为红色或蓝色,则使其呈现不同颜色的色素分别存在于 ( ) A.叶绿体和液泡B.叶绿体和线粒体C.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D.细胞核和细胞质基质11.下列关于细胞膜中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有的产生甲胎蛋白B.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C.细胞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膜中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及含量D.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12.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生物的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B.蓝球藻和伞藻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其各项生命活动C.颤藻和念珠藻细胞中均有拟核,拟核区域有一环状DNA分子D.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能进行独立的新陈代谢13.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①和⑤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可以实现信息交流C.若该细胞核内的④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细胞代谢中心14.下列关于生物膜的探索历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罗伯特森根据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20世纪初通过对红细胞的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分析提出: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C.欧文顿认为生物膜是由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的D.1970年,人鼠细胞杂交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15.下图 1 和图 2 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两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 1 和图 2 中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与细胞膜密切相关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融合与图 1 所示方式相同C.图 2 中 a 表示的是信号分子,有可能是激素D.动物和高等植物都是通过上述两种方式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16.下列关于细胞的流动镶嵌模型说法错误的是()A.罗伯特森利用光学显微镜提出了“亮—暗—亮”的结构是一种静态模型B.利用荧光标记法将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做标记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和绝大多数的蛋白质都可以运动D.欧文顿利用了“相似相溶原理”解决了脂溶性物质为什么更容易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膜上具有脂质17.下图表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被膜由二层磷脂分子组成B.①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C.②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的控制中心D.③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如RNA和蛋白质等18.下表中关于生物膜的探索历程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19.科学家将变形虫切成两半,一半有核,一半无核。
无核的一半不能摄取食物,对外界刺激不再发生反应。
有核的一半照样摄食,对刺激仍有反应,失去的伸缩泡可以再生,还能生长和分裂。
上述实验说明了细胞核 ( ) A.能够摄取食物B.对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C.能够直接感受外界刺激并发生反应D.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裂20.下列说法中,与生物膜发现史不一致的是()A.欧文顿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两层C.罗伯特森通过电镜下观察,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磷脂-蛋白质-磷脂三层结构构成D.科学家将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人细胞和鼠细胞进行融合,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21.下图为以某种动物受精卵为材料进行的三组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①和实验③对比,可说明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B.实验②和实验③对比,可说明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C.实验①、②、③的结果可说明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依存,缺一不可D.实验③的结果可说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键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故线粒体在键那绿染液中可一直维持活性②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核呈红色、细胞质呈绿色③用硝酸钾溶液处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④脂肪的鉴定实验用苏丹Ⅲ和苏丹Ⅳ,实验现象不同,但实验结果、结论相同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B.经健那绿染液处理,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灰绿色C.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D.酒精在“脂肪的检测和观察”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中24.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某种氨基酸培养胰腺细胞,最后测出细胞分泌带有放射性的胰岛素。
如果用仪器测试放射性在细胞中出现的顺序,这个顺序最可能是 ( )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内质网 ④染色体 ⑤高尔基体 ⑥细胞膜 ⑦细胞核A .①③⑦⑥B .②③⑤⑥C .①⑤③⑥D .⑥②⑦④25.下列物质中,其形成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都有关系的是 ( )A .呼吸酶B .染色体上的蛋白质C .分泌蛋白D .性激素二、非选择题26.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中填标号,在___上填相应的名称)。
(1)只有在____ __细胞中,使用____ ___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该图所示的结构。
(2)[3]_________主要由细胞质中翻译形成的物质以及______共同组成,前者进入细胞核的通道是[ ]______。
其在细胞内具有重要的功能。
在细胞生长、代谢旺盛但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中,其数目___ ___。
(3)与某种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____ ___。
(4)一同学将图乙伞藻的细胞核与伞部去掉,并将图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乙中,则长期存活下来的乙伞藻其外形是__ _____。
27.在低温条件下,将叶片置于研钵中,加入某种溶液研磨后,用离心法进行分离。
第一次分离成沉淀P 1(含细胞核和细胞壁碎片)和上清液S 1;随后(含线粒体)和上清液S3;最后一次将S3分离成沉淀P4(含核糖体)和上清液S4。
现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入相应的字母符号,如S1~S4,P1~P4):(1)从第一次分离得到的沉淀P1中提取到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和__ _____。
(2)RNA含量最多的部分是__ _______;最后一次分离得到的上清液S4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____ ______。
(3)若要继续分离得到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应选取___________部分;若需进一步研究与有氧呼吸有关的细胞器,最好选取_________部分进行研究,该细胞器在活细胞中可用_______染液将其染成____ ____色进行观察。
28.科学家用黑白两种美西螈(一种两栖动物)做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1)由该实验结果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美西螈的肤色是由___________控制的。
(2)该结论受到了某些人的质疑,原因是该实验缺少对照实验。
为使结论更加准确,可以运用反证法进行证明,其反证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证实验与前实验形成了__________(填“空白”“自身”“相互”或“条件”)对照。
(3)在该对照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_(至少写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