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4 第四讲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统治
4 第四讲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统治
一、统一军政的努力
• 1、宁汉合流 • 2、二次北伐 • 3、中原大战
• 国民党对奉系军阀的战争刚一结束,蒋冯 阎桂四派之间的矛盾立即尖锐起来,围绕 着地盘分配和军队“编遣”问题展开激烈 的争夺。
编遣会议前的中国六大军权
沈阳 张学良
太原 阎锡山
南京 蒋介石
武汉 李宗仁
开封 冯玉祥
广州 李济深
国民党训政开始后,把“裁兵” 作为“为整军理财之第一要务。”当 时,全国形成了6个军权中心:南京中 央,蒋介石,第一集团军;开封中心, 冯玉祥,第二集团军;太原中心,阎 锡山,第三集团军;武汉中心,李宗 仁,第四集团军;广州中心,李济深, 第八路军,与武汉中心接近,二李辖 两广,两湖等地区;沈阳中心,张学 良,东北边防军,辖东北三省。每一 中心拥有大量军队,除南京中央政府 外,其余中心(沈阳除外)均设政治 分会,代行中央政府的职权。各中心 不但以军治民,而且以军治党及以军 分党,形成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局 面。
• 这时国民党的各派,如西山会议派、桂系、汪精卫、蒋 介石等,不断争斗,各派之间分分合合,到1928年1月9 日,蒋介石在南京通电复职,召开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 重新掌握了国民党的党政军大权,并决定进行第二次北 伐,统一中国。
一、统一军政的努力
•全会后,蒋介石把何应钦掌握的军队 编为第一集团军,自兼总司令;将冯、阎、李的军队 分别编为第二、三、四集团军,三人分任总司令。蒋 冯阎桂四派取得了暂时的妥协,再度进行北伐,展开 同奉系军阀的战争。
• 蒋介石下野后,国民党中有影响的人物胡汉民、张 静江、蔡元培、吴稚晖等亦纷纷离宁赴沪,南京方 面的实权便主要落在桂系手中。但这样一来,促进 了宁汉的合流,因桂系本有联汉攻奉之意。8月下旬 和9月上旬,武汉的谭延闿、孙科和汪精卫、陈公博 先后到达南京。汪陈以国民党中央的“正统”自居, 主张召开二届四中全会解决宁汉纠纷问题。但他们 的主张没有得到宁方的响应。汉方的谭延闿、孙科 也不再听命于汪。在此形势下,汪只得自认“防共 过迟”,表示要“自劾下野”、“听候处分” 。孙 科提出成立特别委员会代行中央职权的建议,得到 宁、汉、沪(西山会议派)三方的赞同。特委会于9 月15日成立。17日,南京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进 行改组,并发表宁汉合作宣言,宣布国民党“统一” 完成。
• 由于被蒋收买的桂军一部在前方倒戈,桂军仓皇 后退,在鄂中鄂西一带被包围、收编。到四月桂 军完全失败。6月初,桂系的三个主要人物李宗仁、 白崇禧、黄绍竑通电下野。战后蒋的势力伸入两 湖。
冯 玉 祥
• 1927年底,蒋介石与冯玉祥拜帖结为兄弟,云 “安危共仗,贫苦同尝,海枯石烂,生死不渝。” 然而,不久两人因利益分配发生冲突。蒋桂战争刚 结束,蒋冯战争就在酝酿。冯本来答应同桂系联合 反蒋,但在蒋桂兵力相等、胜负未定的时候,他采 取陈兵以待、观望战局的态度。桂系败后,蒋冯两 军的对抗便紧张起来。冯集中兵力,令其部下通电 讨蒋。5月,冯正在积极备战的时候,他的部下韩 复榘、石友三等被蒋收买,叛冯投蒋,给冯一个沉 重的打击。蒋为击败冯的西北军,拉拢山西阎锡山, 任命他为全国海陆空军副总司令,蒋阎勾结之后, 西北军陷于孤立,11月底,西北军退回陕西,闭关 自守。蒋冯战争结束。
• 冯玉祥在“七一五”前后几次发出劝和通电,主张通 过会议解决宁汉纠纷。 “七一五”后,宁汉两方在 反共问题上已经没有分歧,渐有妥协的趋势。7月24 日,武汉的汪精卫,谭延闿、唐生智、孙科等回电冯 玉祥,表示愿意“和平统一”,并同意“迁都南京”。 8月8日,蒋介石、李宗仁、胡汉民等通电表示,欢迎 武汉重要分子到南京“柄政”。
• 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突然宣告下野。其原因,一 是武汉的汪精卫、唐生智等力主“倒蒋”,而且声浪 很大;二是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与蒋貌合神离;三 是蒋亲自指挥的津浦线上的战事打了败仗,并且受到 日本出兵山东的干涉。蒋感到自己的地位还不巩固, 于是采取了暂避锋芒、观望形势、乘机再起的策略, 宣布辞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职务。
• 1928年6月1日,北伐军向北京和天津发起全面进攻, 张作霖退出北京,安国军撤往山海关、锦州一线。4 日,张作霖乘专车返回沈阳时,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 军炸死,称为“皇姑屯事件”。南京政府占领直隶后, 改称为河北省,北京改称北平。在此前后,新疆、热 河都宣布服从国民政府。
• 张作霖死后,其子张学良宣布停战。12月29日,又通电 全国,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废弃了北洋军阀 的五色旗,改挂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东北 易帜增强了蒋介石的实力,抵制了日本的侵吞东北的阴 谋,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统一,是爱国的进步举动。 30日,南京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至此, 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北伐战争结束。
第四讲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统治
一、统一军政的努力
• 1、宁汉合流
•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的中国有三个政权互相对峙,分 别是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奉鲁军阀在北京 组织的安国军政府。
• 北京安国军政府与武汉、南京两个国民政府对抗的同 时,这两个国民政府之间也在对立和争斗之中。武汉 方面组织了东征军,集中江西,准备讨蒋;南京方面 也派出军队与之相拒。
• 当桂系、冯玉祥等反蒋先后失败后,晋系 军阀阎锡山得到各地实力派的支持,形成 了反蒋联盟,他们拥戴阎锡山为中华民国 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张学 良为副总司令,共同讨蒋。1930年5月11日, 蒋介石下达总攻击令,双方在鲁西豫东开 始大规模接触,中原大战爆发。
编遣会议的流产
1929年1月1日编遣会议在南京召开。蒋、冯、阎、李 等48人出席。编遣会议基本实现了蒋的“人裁已不裁”的 基本意图,但编遣方案遭到冯、阎、李的一致抵制,计划 流产。
• 1929年3月,首先爆发蒋桂战争。战前,蒋桂间的 斗争一直在进行。蒋为了制桂,设计把同桂系站 在一起的李济深诱至南京加以软禁,另命陈铭枢、 陈济棠统治广东。同时暗送军火给湖南省主席鲁 涤平,唆使鲁反桂。桂系便以武汉政治分会的名 义将鲁免职,并进攻长沙。3月25日,南京政府下 令讨桂,蒋桂战争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