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管灌注桩的施工方案
本工程初沉池、二沉池、生化南池基础为沉管灌注桩。
初沉池桩砼为C25,A池桩长为4.6~7.9M,B池桩长11.8~12.2M。
二沉池桩砼为C25,二沉池A座桩长为4.5~1.3M,二沉池B座桩长为5~11.7M,二沉池C座桩长为1.8~9.3M,二沉池D座桩长为8~12M;生化南池南侧桩长为5~10.4M,桩砼为C20。
施工顺序:生化南池→二沉池→初沉池
桩基施工采用单打法施工。
生化南池桩基由一侧向另一侧程S型向前施工,初沉池、二沉池由池中心环状向外施工。
沉管灌注桩的施工流程为:
就位→沉管→灌注混凝土→拔管振动→灌注成型
1.1技术准备
1、工程测量
1)测量仪器及其校核
本工程需用测量仪器,开工前作好较核检验准备。
核检
检验见下表。
2)前期测量定位由公司工程管理部提供技术支持,组织测量工程师提前进驻施工现场,及时与业主取得联系,进行控制网、水准点交接工作,并增设控制点、埋设控制桩和进行细部工程测量,然后将测量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认可。
1.2 现场准备
1)根据施工区域情况,修筑好便道,对打桩场区有积水的地方,打桩前需排除积水,对于场内障碍物等,应排除干净,并用好土回填压实,以防场地浸水沉陷,影响施工。
2)作好场地规划,进行临时设施布置。
1.3 材料进场
1)所有使用的物料,应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规定;焊接材料的检查:焊条质保书、出厂合格证。
2)按规定做好各有关原材料的采购,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3)做好材料进场把关工作。
按施工总平面图组织材料现场堆放,除检尺、点数外,还要检查桩外形质量、质保书,严禁不合格材料投入现场,主要有钢筋、预制混凝土桩尖等。
1.4人员准备
1、根据桩机配置情况配备劳动力需用量计划表。
2、做好职工入场教育工作,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各工种作业工人进场,安排好职工生活,并进行安全、防火、文明施工和遵纪守法教育,使职工能够严格遵守局的各项规章制度。
3、对特殊工种职工进行上岗前的培训,无上岗证者严禁进入现场施工。
1.5、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
①测量放线定位
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放设样桩,样桩放设好后,经业主、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样桩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校核。
桩位测量采用极坐标法,测放好的桩位必须由业主、监理复核,并在桩机就位时进行校核,消除因
挤土引起的误差。
②桩机就位、调平
根据放样使桩机就位,并调整好桩机水平度和机身垂直度。
1.6钢筋笼制作及安放:
钢筋笼的制作成型与吊安应符合下列要求及规定:
(1)钢筋笼应预先按设计图纸制作成型,应使钢筋笼具有良好的刚度和整体性,确保在运输、吊安过程中不发生变形。
(2)分段制作,在井口焊接,其焊接工艺应严格按立焊的焊接规范要求进行,并提前施焊一组或二组与井口焊接同等条件下进行操作的立焊焊接试件,进行焊接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现场操作。
(3)钢筋笼的主筋与加强箍筋的连接采用点焊每个点都必须焊牢,箍筋与主筋的连接可采用梅花型点焊焊接。
主筋的焊接接头互相错开,同一平面内(错
开长度不小于1.0m)接头数不超过50%,主筋焊接采用单面搭接焊,搭接长度大于10d,加强箍筋采用单面搭接焊,搭接长度大于10d。
(4)钢筋笼吊安时,在钢筋笼下口0。
2m内稍弯折成倒锥台状,使其吊装入孔较为方便。
(5)主筋接头焊缝厚度应不小于6mm,焊接时引弧应在搭接的一端开始,收弧应在钢筋的端头上,弧坑应填满。
第一层焊缝应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特别是在定位焊缝的始端与终端,应熔合良好,焊缝应连续饱满,焊缝处均敲去焊渣。
(6)钢筋笼制作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主筋间距:±10mm
b 螺旋筋间距:±20mm
c 钢筋笼直径:±10mm
d 钢筋笼长度:±50mm
(7)钢筋笼保护层厚度为50mm。
用定位钢筋来支撑,或用预制沙浆垫块来支撑,确保保护层厚度。
(8)钢筋笼的固定采用2根Φ16的钢筋作吊筋来固定,另将1根主筋伸至顶端作定位钢筋,并派专人看护。
1.7、水下灌注砼:
(1)使用425#普硅水泥。
采用商品砼,砼强度等级C25。
宜使用5~40mm的粗骨料,并无针片状石。
黄砂用中粗砂,砼配合比根据实验报告投料。
塌落度18~22cm,初凝时间大于4小时。
(2)保证桩头质量,超灌砼高度为0.5-1m。
(3)专人负责砼试块制作,随机取样,每桩做砼试块不得少于一组。
(4)砼充盈系数大于1.1。
1.8施工控制要点
(1) 套管开始沉入土中,应保持位置正确,如有偏斜应
即纠
正。
(2) 拔管时应先振后拔,满灌慢拔,边振边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