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乙二醇市场发展前景分析2018年中国乙二醇市场前景分析一、乙二醇概述1、产品性质又名甘醇、“1,2-亚乙基二醇”简称 EG。
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对动物人均有毒性。
乙二醇主要用于制聚酯涤纶,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抗冻剂等。
乙二醇是中国进口量最大的化工品。
全球一半(中国90%)以上的乙二醇都用于中国的聚酯生产。
随着国内聚酯、化纤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乙二醇的主要生产国和最大消费国,其产量占世界总量的20%,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50%左右,然而国内乙二醇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每年需大量进口。
2、乙二醇上游产业链的分析从目前全球商业化生产路线来看,根据主要使用原料不同,乙二醇合成工艺分为三大类:煤头,气头,油头。
● 气头:乙烷 → 乙烯 →乙二醇●油头:石脑油 → 乙烯 →乙二醇●煤头:煤 → CO → 乙二醇油头路线和气头路线的主要区别在于用于合成乙烯的原料是天然气还是原油(石脑油裂解)。
从全球来看,油头的石脑油裂解路线依然占据主要位臵,占比 65%左右,气头乙二醇主要集中在中东,占比 25%左右,国内煤头乙二醇还在快速发展中,目前占比 5%,未来占比将会进一步提高。
3、乙二醇的主要用途:乙二醇主要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防冻剂、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以及润滑剂、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炸药等,用途十分广泛。
乙二醇生产的涤纶是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化纤品种,占世界化纤产量的80%以上,而世界化纤产量中的67%来自于中国,其中绝大多数是涤纶。
中国的涤纶产销大量用于衣料、床上用品、各种装饰布料、国防军工特殊织物等纺织品以及其他工业用纤维制品。
根据统计,全球 2016 年聚酯需求占乙二醇下游需求的 85.3%,防冻剂需求占比达 13.4%;由于中国是全球主要聚酯生产国,中国 2016 年聚酯需求占下游需求的 92.8%,防冻剂需求2.8%。
随着防冻剂等其他下游领域需求的发展,2020年预计全球聚酯占乙二醇下游需求占比79.5%,防冻剂占比 10.2%。
(图表如下:)二、乙二醇价格的影响因素1.国际原油走向,亚洲乙烯行情;以石脑油生产乙二醇路线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广,但非常依赖石油资源,我国乙二醇生产路线主要以石脑油裂解制乙烯为主,石脑油是炼油的主要产品之一,因此石脑油的价格与原油价格密切相关,石脑油乙烯制的成本主要决定于油价。
2.宏观走向:国际经济宏观景气及国内产业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乙二醇原料及销售价格。
3.港口库存港口库存的变化直接反应了下游聚酯工厂的生产需求和贸易商的投机需求,因此港口库存的走势和乙二醇价格的走势也有着密切的关联。
4.终端产销率情况5. 关联产品PTA市场走势PTA是生产聚酯纤维(俗称涤纶)的主要原料,它直接与乙二醇酯化缩聚得到聚酯。
世界上75%的PTA用于生产涤纶,因此PTA的价格波动对涤纶的影响十分明显,也很大程度影响到乙二醇的价格波动。
6. 装置检修动态三、乙二醇产能情况1、中国乙二醇产能和需求情况近年来我国乙二醇生产能力稳步增长,2008 年产能只有 220 万吨/年,2017年新增产能已经基本落实,通辽金煤新增10万吨,阳煤平定以及永金洛阳分别新增20万吨,国内乙二醇总产能已经达到819.6万吨。
2018年,中海惠州将于2018年中投产,而煤制乙二醇方面,有5套140万吨新增产能,届时国内乙二醇产能将达到995.6万吨,增幅达21.47%。
虽然我国乙二醇产能扩张一直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但是国内下游聚酯需求缺口巨大,近几年来我国乙二醇的自给率都维持在 35%左右,每年乙二醇进口数量都在 700 万吨以上,供需格局失衡仍然长期存在。
2016 年仅中国乙二醇消费约占全球 56%,中国是全球乙二醇保持稳定增长的源动力。
2、全球乙二醇产能情况从下图的区域分布来看,全球77%的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以及中东地区,亚洲、中东乙二醇产能分别为1855.7万吨、1086.1万吨。
其次北美地区乙二醇产能498万吨,占全球乙二醇总产能的13.3%;第四位的是欧洲地区,该地区乙二醇产能为224.6万吨,约占全球总产能的6%。
南美乙二醇产能为82.6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2.31%。
2016 年在中东、东北亚和北美地区的乙二醇产量分别为 930 万吨、923 万吨、373 万吨,占到了全球乙二醇产量的 35%,35%,14%,剩下东南亚、西欧和东欧地区占比为 10%,4%,1%。
中东地区主要是通过廉价的油田伴生气中的乙烷生产乙二醇,总体而言供给相对稳定,同时中东地区乙二醇的需求量很小常年维持在100-150 万吨左右,使得中东是全球乙二醇的主要出口地区。
近年来北美乙二醇供给增长主要受益于页岩气革命的影响,而北美乙二醇最主要的下游聚酯行业增长相当缓慢,供需压力持续增大,多余乙二醇也主要出口到中国等地。
四、中国乙二醇进口情况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1-8月中国乙二醇进口数量为574万吨,同比增长20.3%;2017年1-8月中国乙二醇进口金额为4,688,071千美元,同比增长56%。
2017年1-8月中国乙二醇进口量统计表如下表所示:2017年1-8月中国乙二醇进口量统计表月份数量(万吨)金额(千美元)数量同比(%)金额同比(%)1月71 623,647 35.5 103 2月70 645,717 83.6 189.1 3月72 642,536 25 69.8 4月66 530,102 9.9 30 5月67 487,554 -3.2 8.8 6月75 561,087 5.4 27.8 7月70 557,428 8.5 38.2 8月86 733,949 33.7 84.2累计5744,688,07120.3 56五、乙二醇下游需求情况预测1、聚酯纤维行业发展概况聚酯主要指涤纶,是应用范围最广、使用量最大的化学纤维品种,聚酯中聚酯纤维占聚酯消费的 78%左右,瓶级聚酯约占 18%,其余 4%用于生产聚酯薄膜和工程塑料。
涤纶长丝是化学纤维中的第一大品种,根据长度可分为涤纶长丝和涤纶短纤,涤纶长丝应用较广,大约占聚酯纤维80%左右的产量,根据用途不同分为涤纶民用长丝和工业用涤纶长丝。
涤纶纤维行业的上游是石化行业,下游是纺织行业。
涤纶纤维行业产业链见下图。
涤纶长丝下游应用主要是纺织服装、家纺业和产业用纺织业,其中纺织服装占比达 52%,是涤纶下游的主力消费行业。
近年来随GDP持续提升,生活水平改善,国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持续增长,平均增速维持 5%左右。
纺织行业高景气带动涤纶行业景气度回升。
2017 年一季度我国化纤产量 1193 万吨,同比增长 6.9%;利润总额为 96.8 亿元,同比增长84.68%,是纺织行业中增长最快板块。
在统计纺织业的柯桥纺织景气指数中,总纺织行业趋于稳定,加上环保政策从严导致限产等因素,涤纶行业景气度大幅提升,由 15年的1500点上升到17 年 4700点,涨幅达213%。
2、聚酯纤维市场前景根据数据,人均聚酯消费量与人均 GDP 高度正相关,且人均收入在 1 万美元以下时,是聚酯消费量增长最快时期,目前多个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经济还均在此区间,且经济均高速增长,这些国家均属于人口大国,中印两国占全球人口 35%以上,带动效应比较强,因此未来聚酯需求增长空间非常大。
近两年来国内纺织服装行业去库存逐渐结束,过剩产能逐步出清,景气度逐渐回升,带动上游聚酯纤维增速提升,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预计 2018 年我国涤纶长丝需求量将达到3025 万吨。
棉花价格处于高位,涤纶的性价比优势凸显。
粘胶短纤和棉花在下游及终端产品应用领域具有重叠性,而涤纶长丝与棉花在部分下游应用存在间接替代作用。
近年来,我国农户种植棉花积极性下降,播种面积持续 5 年连续下降,从12/13 年的7950 万亩下降到16/17 年的4275 万亩,15/16年度下降幅度达31%。
播种面积短期内难以回升,棉花价格处于 1.59 万元/吨高位,涤纶作为替代物经济性凸显。
3、2018年国内聚酯行情预测对于2018年中国聚酯PET市场仍将延续向好势头。
据金联创数据显示,2018年聚酯纤维新增产能将达到238万吨,其中涤纶长丝213万吨,涤纶短纤25万吨;聚酯瓶片也将有170万吨新增产能投放市场。
届时聚酯总产能或在5293万吨,产能增长率在4.71%附近。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到2018年底国内乙二醇月产量将达到66万吨左右,而聚酯需求量在120万吨左右,届时国内产量将占到一半以上,我国乙二醇缺口依然很大。
六、乙二醇历年价格走向乙二醇价格波动受油价影响很大,截至2017年1月,乙二醇的价格从2015年底的4200/吨上涨至7000元/吨左右。
部分能够实现稳定运行的国内煤制乙二醇项目已经体现出显著的经济性,乙二醇产品毛利率大概保持在30%左右。
2017年国内乙二醇价格走势宽幅震荡。
1-7月份,华东市场均价较去年同期走高35.76%。
价格提升的同时,生产厂家利润率丰厚,煤质乙二醇厂家利润率达28%以上;而一体化装置厂家的利润率高达50%,行业整体的景气度提升明显。
七、乙二醇行业相关政策1、乙二醇属于化工原料。
从行业管理情况来看,化工原料行业是完全竞争性行业。
政府职能部门按照产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各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已充分实现了市场化竞争。
国家发改委承担行业宏观管理职能,主要负责研究拟定产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和总体规划,拟定行业技术标准;中国化学工业协会承担行业引导和服务职能,主要负责产业与市场研究、对会员企业的公共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以及代表会员企业向政府提出产业发展建议和意见等。
2、行业监管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
3、《“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4、关税:5.5%(最惠国)、增值税率:17%5、海关监管:无6、HS法定检验检疫:无八、结论根据上述数据分析,2018年国内乙二醇尽管产能有所增加,但下游需求同样旺盛,保守预计,缺口不低于700万吨,需要进口以满足需求。
乙二醇价格需要随行就市,在操作中需要注意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