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二)
第三部分、 设计流程
根据客户的需求完成一个高质量的装配式建筑设计工作是极具挑战性的。装配式建筑在我国仍
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建设单位的设计管理人员,并没有从本质上了解推行装配式建筑的意义,所以
往往会提出一些强人所难的要求。此外,传统的设计院没有大量装配式设计项目的积累和沉淀,缺 少设计项目的整体思维,在没有充分考虑模具加工、构件生产、现场施工的情况下,将整个项目按 照现浇方式设计出图后交给工艺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就万事大吉了。这就必然导致工艺设计及构件 生产阶段困难重重,且成本居高不下的现象。 那么如何实现设计团队的高效运转,如何界定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这就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设 计流程,并实现设计流程的标准化。
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
2018/8
前言
“十三五规划”以来,我国对装配式建筑推行力度的不断加大,有30多个省市级政府出台了相关
的指导意见,在土地、财税、金融、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策探索和创新。随之而来的是
传统建筑设计院及施工单位潮水般的涌入。但是装配式建筑设计及施工技术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经过大量实际项目的积累和沉淀,仅靠设计人员呆板的执行行业标准、规范和图集,必然会导致 设计周期不断延长、项目成本大幅增加、构件生产施工难度不断加大等一系列的问题陆续出现。 装配式建筑设计不仅需要装配式建筑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对整个项目不同阶段的充分了解和各 部门各专业的密切配合。装配式建筑必须以设计单位为主导,贯彻整个设计过程(从方案设计到构 件深化设计),它并不是设计的附加环节。因此,绝不能按照传统设计方式,将整个项目按照现浇 方式设计出图后交给工艺设计单位或PC构件生产厂家就可以了。这样势必会造成重大的技术事故, 给整个项目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第二部分、 组织构架
针对公司的日常管理,采取直线型职能框架,规章制度、工作指令等信息的传达最为直接有效。
而对于具体的设计项目,则设置项目负责人及各专业负责人,以实现横向信息的有效传递及各阶段
各专业的协同设计。在各设计所内部,以专业负责人为单位,分为若干项目组,项目组设计成员不 固定,根据项目工作量大小,由所长确定设计人员数量,并选定设计人员。
第四部分、 设计要点
1 、技术策划
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策划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关设计单位要仔细了解建筑项目
的外部条件、成本限额、产业化目标、建设规模以及项目定位等内容,提高预制构件的规范化、标 准化程序,加强和建设单位的沟通交流,最终确定合适的技术实施方案,为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提
供参考和依据。
2 、方案设计 结合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技术策划,优化立面设计和平面设计,在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正常使用
性能的基础上,坚持多组合、少规格的预制构件设计原则,实现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的系统化和标
准化。立面设计时应重点分析各种结构构件生产制造的可行性,结合预制装配式建筑建造特点和方 式,设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立面。
(一)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装配式建筑可有效利用资源能源,符合绿色、循环、
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可大幅度降低模板、水、砂、石、水泥等材料消耗,减少模板 和脚手架用量;钢结构建筑可做钢材储备之用,拆除后还可循环利用;木材是再生资源,可循环利用、自然降 解,木结构建筑生产和使用过程能耗较低。 (二)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可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现场砌(浇)筑方式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建筑 垃圾排放量大,扬尘和噪声环境污染严重。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能从根本上改变施工现场“脏乱差”局面,有 效降低建造过程大气污染和建筑垃圾排放,减少扬尘和噪声等环境污染,助力城市环境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部分、推广的意义
第二部分、 组织构架
国内的勘查设计企业正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设计作为一个高度不稳定的行业,
各地区、各行业的体制、政策及文化差异对该行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目前
仍处于发展初期,建筑主管部门及各类型客户的要求也复杂多样,这对建筑设计及技术服务的创新 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过程是建筑师、结构设计师、水暖电设计师、装饰设计师、工艺设计师、工 厂技术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等多部门多专业互动的过程。设计部门的组织架构首先应在直线型职能 框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横向信息的有效传递;其次,应针对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的设计特点,对传统 设计的组织架构进行优化处理,开放组织体统,使设计成员具有项目整体思维、容许差异、知识共 享、协同发展;同时讲究柔性管理,通过适当授权激励设计人员在项目决策中不断思考和成长。一 个好的组织架构,应该使每个设计人员都应该清楚:“我有问题时,去找谁?”“我对谁负责?”
第一部分、推广的意义
(三)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可提升建设效率和工程质量装配式建筑以制造业技术、社会化大生
产组织方式和现代管理及信息技术,统筹工程设计、生产、施工、运行维护等产业环节,将传统的
现场“粗放”作业转变为工厂化、产业化、装配化的“精细”制造,生产效率综合提升、技术水平全面提 高、工程质量有效保障,全面提升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四)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可化解过剩产能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重要 举措。以钢结构建筑为例,每新增1个百分点的钢结构能够新增用钢量约370万吨。同时,装配式建 筑产业链条长,产业分支众多,发展装配式建筑能够催生包括部品部件生产企业、专用设备生产企 业等众多新型产业,促进产业再造和增加就业,拉长、推广的意义
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已广泛建造装配式建筑,而目前我国 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比例不足5%,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装配式建筑可实 现节能、节水、节材、节时、节省人工、大幅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环保的目的。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绿 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主要内容,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重要手段。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意义重大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