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三、质朴美
质:本质、质地、本色 朴:原指树皮,引申为未加工的木材,
再引申为不加修饰的原始与天然状态。 质朴美:不加修饰的自然、淳朴的美 表现:作品形式简洁、朴素的表达风格、
内容浅显简单,语言不加雕琢、自然。
三、质朴美
例如,格林童话中的《玫瑰公主》是这样 开头的:
从前,有一个国王和他的王后。他 们每天都说:“唉,要是我们有个孩子, 那该多好!”可是,他们一直没有。有 一次,王后正在洗澡。有一只青蛙从水 中爬上岸来对她说:“你的愿望就要实 现了。一年之内你会生下一个女儿。” 果然,青蛙的话应验了。王后生了一个 女儿,长得非常美丽。”
二、纯真美
《寄给蛤蟆的信》
美国 罗贝尔 许文霞译 一只蛤蟆坐在门口,青蛙走过来说:“出了什么事啦?你 好像在发愁嘛”。 蛤蟆说:“每次我站在信箱旁等信,总是很难过。” 青蛙一到家,马上写了一封信,信封上写:“蛤蟆收” 青蛙跑出屋子,刚好看见一只蜗牛,就对他说:“蜗牛, 请你把这封信送到蛤蟆家,放在他的信箱里,好吗?” “行”,蜗牛说,“我就去。” 青蛙马上跑到蛤蟆家。蛤蟆正躺在床上睡午觉。青蛙说: “蛤蟆,该起床了,快去等信吧。”
一、稚拙美
“稚”与“拙”是幼儿的天性,是一种明净的清新美 幼儿文学的稚拙美在内容方面主要表现为幼儿心理、生活 中的稚拙情态和形态。 例子:赵家瑶的儿歌《我学猫儿》
我学猫儿 夜里老鼠吱吱叫, 我学猫儿“妙唔妙——” 老鼠吓得不敢动, 我在床上偷偷笑。
“稚拙”并非是愚昧无知,笨傻呆蠢的表现,而作
品中着重表现的正是这种稚拙的幼儿情趣。
四、游戏美
例:《大萝卜》 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借语言、情节的 不谐调构成喜剧性矛盾冲突,造成作品的 趣味性和幽默效果,从而创造出轻松、清 新、隽永的欢愉之美。
大萝卜 一个老头儿种下了一棵萝卜。老头儿说:“萝卜啊,快长大呀!快长大!”过了 两天,老头儿又说:“萝卜啊,长得甜甜的!萝卜啊,长得结实点!”嘿!萝卜 长出来了,长得又甜、又结实还大得不得了。 老头儿去拔萝卜。他拔呀拔,拔不出来!老头儿把老婆婆叫来。老婆婆拉着老 头儿,老头儿拔萝卜,拔呀拔,拔不出来! 老婆婆又把孙女叫来。孙女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头儿,老头儿拔萝卜。 他们拔了又拔,拔不出来。 孙女又把小狗叫出来。小狗拉着孙女,孙女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头儿, 老头儿拔萝卜。他们拔呀拔,拔不出来! 小狗又把小猫叫来。小猫拉着小狗,小狗拉着孙女,孙女拉着老婆婆,老婆婆 拉着老头儿,老头儿拔萝卜。他们拔呀拔,还是拔不出来! 小猫又把小耗子叫来。小耗子拉着小猫,小猫拉着小狗,小狗拉着孙女,孙女 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头儿,老头儿拔萝卜。他们拔呀拔!拔呀拔!哎哟! 嗬!把萝卜拔出来了!
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湛江幼儿师范学校 黄涛洪
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 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
活动。
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即幼儿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
• 由于幼儿审美心理的特殊性,只有与他们 生活最接近、与他们情感最契合、外部特 征突出的内容,才会成为他们的审美对象。
• 而幼儿审美心理的独特性在幼儿文学中的 反映便是作品中充满浓郁的幼儿情趣。
一、稚拙美
在郑春华的《小鸭子毛巾》中,托儿所的阿姨把小鸭子 毛巾收去洗了。小朋友们午睡起来后到处找小鸭子毛 巾,有的说飞走了,有的说大概到河里洗澡去了,于 是大家一起喊:“小鸭子毛巾,快——回——来!” 作者精心选取的幼儿特有的心理、行动、思想、感情, 使作品的稚拙美表现的十分充分。日本作家中川李枝 子的《不不园》童话故事集,主人公是四岁男孩茂茂, 有一次,茂茂被大狼抓住,大狼想吃茂茂,但看看脏乎乎 的茂茂,又担心吃了脏东西会肚子疼,会长蛔虫,于是,点 火、烧水、找肥皂、毛巾,准备将茂茂洗干净再吃,结 果让茂茂逃跑了。幻想大胆奇特,洋溢着稚拙美与诱人 的童趣,为作品平添了艺术魅力。这些在成人看来幼稚 可笑的情节,幼儿却觉得十分真实可信。
幼儿情趣是幼儿文 学的美学特质,它使得 幼儿文学显示出迥异于 其他文学的美学特征。
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稚拙美、纯真美、朴质美、荒诞美、 游戏美
一、稚拙美
质朴的稚拙美 “稚”与“拙”是幼儿心智未开时固有的天性。“大体
说来,儿童是最美的。一切个别特殊性在他们身上好 像还沉睡在未展开的幼芽里,还没有什么狭隘的情欲 在他们心中激动。” 幼儿生活经验不足,却喜欢用 自己有限的经验来解释世界;幼儿身体很小,却认 为无所不能。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幼儿的想法和行为, 充满了幼儿情趣。稚拙美是幼儿文学独有的美。幼 儿文学作品中的稚拙美是作家对幼儿天性的认识、 提炼和升华,是对幼儿独特心理的艺术把握和再现。 不是愚昧无知、呆头笨脑的表现,而是高级的质朴, 作家灵感的闪现。它所展示的是一种质朴的、原始 的、有悖于常情常理,却异常透彻、明净而又令人惊 奇、赞叹的美。稚拙美是稚嫩、纯朴、清新、淡雅 的美,不加雕饰,毫不做作。
三、质朴美
质朴美 :天然的淳朴美
质朴美的表现:
形式表现——简洁、朴素的 表达风格
内容表现——作品心理内含 的素朴
三、质朴美
《进城怎么走法》
(加拿大)丹尼斯·李
进城怎么走法? 左脚提起, 右脚放下。 右脚提起, 左脚放下。 进城就是这么走法。
四、游戏美
张扬的游戏美 游戏是幼儿的天职,是他们的主导活动,正如席勒
后来,这棵“鸟树”真的长大了。冬冬和扬扬呢,也长大了。
二、纯真美
幼儿的心灵是单纯而明净的,他们真诚地对待一切 事物。例1: 张继楼《快住手》
一个孩子与一只正在欺侮小鸟的老猫的对话:
你这个淘气包, 为啥欺侮小鸟! 老师没有告诉你吗? 这样顽皮可不好。 你要是肚子饿了, 我请你吃奶油蛋糕; 你要是想做游戏, 我来当一次小鸟。
所说:“在人的各种状态下,正是游戏,只有游戏,才能 使人达到完善并同时发展人的双重天性,”游戏精 神是一种极富动感的玩的精神,幼儿在游戏中,往往 不顾生活的逻辑进行想当然的变形、移位、添加 和任意组合。在“玩”的表面形态中融汇着幼儿 情趣天然的纯真感情,求智愿望,透露出独特情趣的 美学意味。幼儿文学正是基于幼儿的思维特点,表 现幼儿自由幻想和无拘无束的游戏精神。在作品 中充分运用游戏的方式组织文学结构及表现形式, 使作品富于游戏精神,最大限度地张扬幼儿的天性, 使幼儿徜徉其间,产生愉悦与共鸣。
嗓子不好会唱歌, 唱的都是笑话歌。 汽车生气天上飞, 大马路上开火车, 马养的飞机会下蛋, 泥捏的母鸡娶老婆, 一只黄狗三条腿, 一只蚂蚁九斤重, 一顿吃了三个馍, 门前跑来一只虎, 握着我手叫哥哥。(寒枫)
五、荒诞美
有些儿歌,特别是颠倒歌, 集中、突出地体现了幼儿 文学的荒诞美,充分体现 了幼儿任意逻辑的思维特 点,具有强烈的荒诞美。
五、荒诞美
稀奇歌
• 稀奇稀奇真稀奇, • 麻雀踩死老母鸡。 • 蚂蚁身长三尺六, • 八十岁爷爷坐在摇篮里。
五、荒诞美
阿宝的耳朵
• 阿宝不爱洗耳朵,泥土积了半寸厚。
• 一天到外面走呀走,一粒种子飞进耳朵沟。
• 春天到,太阳照,耳朵里长出一株草。
• 小牛见了咪咪笑,追着耳朵吃青草。
五、荒诞美 笑话歌
四、游戏美
如幼儿童话剧《小熊请客》,素材的主 要来源是幼儿们常常自发玩的“做家 家”游戏。小熊做主人,小狗、小鸡、 小猫做客人,客人来了,主人殷勤招 待。虽是模仿成人生活,却别有幼儿 情趣。快乐幸福的生活被大狐狸的出 现打破了,他们一起想办法对付大狐 狸,整个过程有唱有跳、有打有闹, 游戏成分浓厚,童趣盎然,使幼儿身 心愉悦,受益匪浅。
二、纯真美
鸟树 (节选) ……
冬冬小心地把绳子解开,对小鸟说:“小鸟,小鸟,你别生 气,快去找妈妈吧!”
可是,小鸟还是一动不动——啊!它死了! 冬冬和扬扬心里很难过。他们对小鸟那么好,小鸟为什么 死了呢? 冬冬转了转眼珠,突然说:“大班的哥哥把几颗花生埋在 泥里,就能长出好多花生来,我们把小鸟埋在泥里,一定也会 长出好多小鸟来的,你说对吗?”扬扬点点头。 他们挖了一个坑,把小鸟轻轻地放在坑里,又轻轻地给它 盖上一层土,还从篱笆旁边的葡萄树上,折了一根枝条,插在 那儿。
雨后 一、稚拙美
冰心 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 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 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 快乐处好像神仙一样。
小哥哥使劲中踩着水, 把水花儿溅起多高。 他喊:“妹,小心,滑!” 说着他自己就滑了一跤!
他拍拍水淋淋的Leabharlann 子, 嘴里说:“糟糕——糟糕” 而他通红的脸上, 却发出兴奋骄傲。
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 紧紧地跟在这泥裤子后面, 她咬着唇儿, 提着裙儿, 轻轻地小心地跑, 心里却希望自己 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二、纯真美
日了一天天过去了。春天,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小草从泥里 悄悄地伸出绿色的脑袋。冬冬和扬扬插的那根枝条,也长出了 绿芽。
这就是鸟树呀!冬冬和扬扬告诉他们的小朋友:这棵树长大 了,会开出很多很多鸟花,鸟花又会结出很多很多鸟果,鸟果 熟了,裂开来就跳出很多很多小鸟。到那时候,小鸟每天从树 上飞下来和我们玩。
一、稚拙美
他急急忙忙回去了。 “桌子上没有。衣柜抽屉里也没有。麻烦啦,这多不好意 思,不能到外边走啦!”
跟在后面的小路,也担心地问:“虎助,再没有别处可找 了吗?”
“没有了,我伤心透啦,因为我不能再出去玩了。让我钻到 床上,去做尾巴的梦吧。”
虎助想睡觉,脱下裤子。忽然,小路叫起来: “有啦,有啦!虎助,你的尾巴在裤子里边哪!”
五、荒诞美
小老鼠当上飞行员和坦 克手的多种历险。
皮皮鲁拨动地球钟制造地球 的无序生活。
结语
“育人始于立美,立美始于儿童”,幼儿只有从小感受美、欣赏美, 萌生对美的热爱之情,才会为日后去追求美、创造美积贮起足 够的心理动力。幼儿文学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即幼儿对 美的感受能力(对美产生情感反应的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对美的领悟能力和评价能力,能意识到美并加以判断)。幼 儿文学以其独特的美深深地感染着幼儿,成为文学中最具特色、 最具魅力、最鲜活、最可爱的一个分支。成人在为幼儿创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