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台湾乡村旅游案例精选

日本台湾乡村旅游案例精选

一、综合景区研究主题案例:
国内外乡村旅游度假景区优秀案例
乡村旅游作为市民短时旅游消费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

而随着乡村旅游休闲化升级步伐的加快,乡村旅游产品也经历着从“观光”到“休闲”,从“农家乐”的简单模式到“休闲度假”的体验模式,从传统乡村旅游到现代乡村旅游的转变。

这就需要在产品供给的角度和设计的角度,与时俱进,加以提升。

以下对日本和台湾的乡村旅游发展为例进行研究。

一、日本乡村旅游发展阶段及案例
(一)日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期,政府和民间共同推进了高级度假村的开发与经营。

日本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长野县的农民在冬季农闲时期,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设滑雪场和民俗旅馆,吸引了大批游客。

第二阶段:泡沫经济破灭后,生态旅游、农事体验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为了改善经济泡沫带来的恶劣旅游环境,从199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大城市周边农村地区的水果采摘型农业园区的发展。

第三阶段: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新时期。

随着周末休息时间延长,日本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需求在逐步增加。

同时,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导致农业的萎缩,日本农业、农民也需要增进与市民的交流,加大宣传农业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作用。

城乡居民的这些需求,进一步促进了日本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并使之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日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特点
城市与农村距离近,一日游类型的观光农业居多。

过半数的农业休闲观光景点由政府机关或当地集体组织开发经营。

重视当地的特色和农业的多功能性。

(三)案例分析
景区边缘与都市郊区型
和歌山县白滨町位于关西大都市圈区域内,距离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府驾车1小时的距离。

该地区早期的乡村旅游主要依托附近的温泉、白良滨浴场、熊野古道等著名景区景点的二次客源开发民宿旅馆,以较低的价格和富有特色的旅游内容、接待设施满足游人需要,并与主要景区景点的旅游活动相互错位,成为其重要补充。

近年,随着日本国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对休闲农业认知度的提高,白滨町在发展景区边缘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同时,抓住机遇,发挥距离大城市较近的地理优势,建立了多处农产品直销所,旨在满足周边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度假和回归自然的旅游需求的同时,针对乡村旅游消费的新特点,为城市居民提供当地新鲜、安全的农产品,显现了乡村旅游的绿色化,提高了当地农产品附加值。

闲置农地开发利用型
饭田市是位于长野县最南端的一个不足11万人口的中心城市,东西紧挨着赤石山脉与木曾山脉。

饭田市利用自然资源丰富、四季分明、环境优美、农业历史悠久、生物资源丰富的资源特点;充分发挥该市位于日本本州的中心位置、连接东西日本的区位优势,成立南信州观光公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具体措施是,首先通过发挥农业教育基地的作用吸引年轻游客群来了解农业生产,体会农村生活的乐趣,规划市民农园;吸引中老年游客群
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从而增加农村人口流动,带动地区活力和增加人气。

在此基础之上,当地政府出资修建配套设施,开发滞留型市民农园,吸纳城市居民来此创业、居住,最终达到解决耕地荒废、农家住宅闲置等问题的目的。

近年,饭田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繁荣有效地促进了当地服务业发展,增加了农户与城市居民的互动参与性,为搞活当地农村经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台湾乡村旅游发展历程及案例
(一)台湾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末,台湾人均年收入达到中等小康生活水平,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由劳动型转向休闲型,观光果园在台湾一些地区应运而生。

历经20多年的发展,台湾观光农园已经处于普及阶段,各项工作已步入正轨。

管理也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观光农园的管理体制已相当健全。

另外,文化因素的渗透也在不断提升观光农业的层次和水平。

(二)相关案例
1、台湾清境小瑞士花园
清境农场成立于1961 年, 坐落于中横公路台14甲线雾社北端8km 处, 空气清新、林木苍郁、繁花遍野、具北欧风光, 有“雾上桃源”之称。

此地海拔1 750m , 每年5~9 月份平均气温15~23 ℃左右。

该农场属“行政院退辅会”经营的休闲农场,设有宾馆、青青草原、畜牧中心、旅游服务中心、游客休闲中心、寿山园生态区、清境小瑞士花园、特色步道, 将自然景观与农牧生产相结合以发展休闲农业。

清境小瑞士花园年平均温度为摄氏15-23 度,可谓全台最佳避暑胜地,主题花园随春夏秋冬更换,园区遍植世界各国奇花、异草与自然休闲景观,在广场品尝熏衣草花茶套餐,让人彷佛成为置身欧洲花园啜饮花茶的王室贵族。

园区主要景观景点有挪威森林广场、精致餐饮中心、纪念品贩卖部、阿尔卑斯双塔、欧式喷泉花园、主题花园、幽谷溪瀑、如茵桥、摸鱼区、天鹅湖、星空野营区、野营服务站、亲水健康步道、清境观景台、落羽松步道、香花植物区、赏枫区等等。

另外,花园设有大型停车场、露营烤肉区、精致餐饮中心、露天咖啡广场、印地安花屋等,景观优美,是一座真正的世外挑源。

项目环境制胜,避暑胜地,结合西岭雪山的夏季避暑,增加游客互动及参与性强的产品,。

2、台湾走马濑农场
走马濑农场位于台南县玉井乡、大内乡交界处,由台南县农会于1988 年开发经营, 第一批获颁合法风景游乐区标章。

以专业种草起家, 再转型升级为观光休闲农场,农场面积近120hm2 , 除40hm2 的新西兰风情的牧野草原外, 尚有30 余项休闲游乐设施。

据调查,走马濑农场有丰富的生态资源, 野生动物多达150多种; 走马濑农场分成一般游憩、果园游憩、牧场游憩三大系统, 游乐设施从骑马、滑草、射箭、到人体动力的协力车、单车、山训场; 水上游乐的脚踏船、碰碰船、体能训练场、高尔夫迷你推杆场、跑马场及露营烤肉区以及大型滑水道的戏水世界等等。

除此之外位于田园艺廊旁边的古农具区, 还能体验不同的农业体验, 从水车、风谷、石磨到古亭畚。

休闲酒庄及简易制酒体验场除提供酿酒制程教学外, 并有南瀛甜香酒品系列及酒食点心展售。

还研发并贩卖自有产品如牧草包子、馒头, 牧草冰品(棒冰、冰淇淋) 牧草茶、香草茶及各种香草加工用品。

六:启示
1、日本经验对于国内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启示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两点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农业生产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必须充分依托农业这一基础产业,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开发,拓展新的产业链。

休闲农业作为体验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引导游客深入体验乡村氛围和田园生活的功能。

这是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及客源开发的优势之一。

城市居民可以在农园或休闲农业区参与农业生产过程,亲自制作食品、礼品、艺术品,租赁农场自己经营管理。

因此,休闲农业必须针对旅游消费的新特点,增强互动参与性,创造性地开发出更加个性化、高附加值的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以满足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需求。

其次,要处理好自然景与人工景的关系。

与大自然拥抱,零距离的接触大自然是休闲农业的重要功能之一。

发展乡村旅游也要注意对当地环境及民风、民俗、乡土文化的保护,切忌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牺牲当地的资源、环境,影响地方的长远、持续发展。

2、台湾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大陆的启示
要发展休闲农业,首先应大力加强休闲农业设施的建设与发展,这是立足城郊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基础步骤之一;其次,国家农业部门应重视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并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进行组织、规划、研究,从而推动大陆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为发展农村这一新型产业提供组织保证;最后,要加强与旅游部门的合作,促进农业与旅游的结合。

台湾农委会主要负责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投资建设工作,而旅游部门主要负责组织旅行社及游客前往休闲农场观光旅游,以扩大客源市场。

所以,农业部门和园区经营者应积极
与旅游部门联系,开展旅游合作,建立农业旅游网络体系。

3、综上所述,台湾与日本的休闲农业,大部分有农业产业支撑,延伸了产业链。

2012-7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