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末民初书画修复

清末民初书画修复

清末民初时期古旧字画修复姓名:唐大伟班级:2007级古画修复与装裱学号: 207406048#指导教师:张清提交日期:2011年4月30日答辩日期:目录摘要 (4)Abstract (5)引言 (6)一、清末民初时期书画艺术风格特点,书画作品的保存环境和艺术载体 (7)(一)绘画风格及特点 (7)(二)书画保存环境 (8)(三)艺术载体和颜色 (9)二、清洗作品 (10)(一)浮灰与易去污渍的处理 (10)(二)油渍的处理 (10)1、火烧去油法 (11)2、高温去油法 (11)(三)浸入画面中的昆虫大便和难以洗掉的污渍处理 (11)(四)清洗 (12)1、水洗 (12)2、化学方法清洗 (12)三、揭命纸和腹背纸 (13)四、修补残缺 (14)(一)选纸与宣纸做旧 (14)(二)引补与挖补 (15)1、整托引补 (15)2、局部挖补 (16)五、全画 (16)六、装裱 (16)结论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0)摘要在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我们遗留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世界上这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

它们延至明末清初,由于历史各因素的影响,这一宝贵财富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然而,清末民初时期文化繁荣昌盛,与近现代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在历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所以,保护这一时期的文化精髓急不可待。

本研究以中国传统书画修复与装潢技艺作为基础,结合清末民初这一时期艺术特点和毕业创作,对这一时期的书画作品的修复与保护做进一步的说明。

课题在书画修复与装裱的各个步骤中详尽的介绍了本时期书画作品的保护方法,达到了延续书画艺术的目的。

关键词:清末民初绘画风格书画修复书画装裱AbstractIn the Chinese nation brilliant history, our ancestors left for us,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world it is unique, is not renewable and precious treasure. They extended until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history, this valuable wealth were different degree of damage. However, the period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modern cultural prosperity, has many similarities, plays a link in the history of the important role. So, to protect this period of cultural essence cannot afford to wait.This study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rt restoration and decoration as basis, combin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is perio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graduation creation, in this period of the restoration and protection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further instructions. Topics in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of restoration and mounting in each step detailed introduced this period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protective method, to continue the purpose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rt.Key Words:the late qing dynasty art styl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repair mounting paintings引言任何物质材料本身都在不停的运动,同时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长期作用,会引起乃至加速物质材料自身一系列的物理变化①。

万物皆如此,字画文物也要经历这样的自然变化,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化遗迹,其中字画文物在其中占有很大比重。

中国画唯中国所特有,这便更加增大了书画文物的研究价值,但是按开篇的规律来讲,字画文物延至今日同样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清末民初时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独特时期,这个时期处在中国历史中间起着与前后历史所不同的作用,此时的字画艺术同样有相应的作用,但是本时期社会战乱,朝代变更,对字画文物保存的客观条件有限,它们不同程度的受到损害,既然是特殊时期那么对这个时期的字画修复与装裱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清末民初时期书画艺术的风格特点,书画作品的保存环境和艺术载体(一)绘画风格及特点清末民初,一个并不遥远的时期。

书画艺术在这一时期是一个成熟的,完善的阶段。

这个时期有许多为我们所敬仰的大画家,它们对本时期的书画艺术贡献极大,形成了不同于以往朝代的绘画风格。

一些门派的出现,活跃了这个时期的绘画。

其中以“扬州八怪”为典型。

“扬州八怪”中,大多是花鸟画家,它们之间各有特点,但是共同的风格与清代早期画家不同,他们以徐渭与石涛的方法最为明显,大肆奇异的笔墨,发挥了个人的创造性②。

民国初年,是一个思想不断解放和新事物不断涌入中国的时期,受新思潮的影响,这个时期的绘画与以前又存在突破。

一些献身于现代绘画艺术的开拓者,如齐白石,黄宾虹,林风眠,傅抱石,潘天寿等,他们把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结合起来,开拓了新的境界③。

这一时期,绘画艺术被提升了一个新的阶段,受西方新的绘画思想的影响但没有受到形式主义的迫害,而是反映现实的生活,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做了良好的开端。

清朝末年人物画,最著名的是任熊,他的人物画仿宋人的双勾法,白描作品炯炯有神,就像当年老莲的手笔。

山水画则以石涛为代表,②《中国绘画艺术鉴赏》崔建林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7年1月石涛画山水常以长披麻皴为主兼有各种皴法,技法娴熟有力。

石涛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画家,他认为“笔墨当随时代,不能受前人的束缚”应“我自用我法”④。

石涛的山水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时代山水画的特点,构图新颖,笔墨大胆。

这一时期,派系繁多,表现尤为突出的是“海派“。

他们根据买画者的需要,以新颖的绘画技法和审美趣味锐意求进、大胆革新,彼此影响,互为风气,创造出清新恬淡的画风,形成一个极具影响的绘画派别。

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修复中了解了海派的艺术风格可谓非常重要。

进行书画修复过程中,首先要分析的就是一副作品的艺术风格与特点,以定格作品所处的时代,并分析这一时代的书画艺术风格,清末民初的作品修复也是如此。

这正所谓前面用大篇幅说明清末民初的绘画风格就是为定格作品时间段做准备。

这有利于修复中全画步骤的顺利进行。

研究清末民初的书画,首要的就是分析本时期的艺术风格,在修复中应当根据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进行操作,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全画。

只有这样,修复作品才能无限的接近原作品达到最佳效果。

(二)书画的保存环境。

清末民初时期受政局变动的影响,人们在追求稳定的生存环境与温饱的时候根本无暇顾及精神层面。

那时,书画艺术只针对达官贵族而言,平凡百姓处于战乱中更不用谈收藏。

书画作品的保存环境是非常讲究的,这一时期人们藏画没有专门的橱柜和场所,随便放置,好一点的以囊匣装之,放于干燥之处,根本达不到保存要求。

所以,作品损害严重,虫蛀的,发霉的,断裂的等一系列问题急待我们解决。

我们吸取以前的教训,今天我们将修复完成的文物作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保存。

为它们提供了优越的存放环境,达到了保护书画文物的客观要求。

(三)艺术载体和颜色在做过作品艺术风格与保存环境分析之后,接下来分析的是客观因素的书画载体,即纸张与绢。

绘画作品的载体是书画修复中最为客观的基础环节,分析载体,包括纸张的薄厚,成色,柔软度,伸展度,纹路走向等,对纸张研究越彻底越有利于修补的进行。

假如把这一环节放在整个修复过程中,分析载体环节就起基础作用。

了解了这一基础要素,在修复过程中可以依据原来的载体性质做旧后补的载体。

每一步骤都要做好才能保证后补纸张更加接近原作品纸张。

颜色也是书画修复中重要的部分,分析画面所用颜色的稳定性,俗称跑墨。

可以根据这一环节为清洗画心和全画做好准备。

对书画作品载体,颜色的分析同分析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存放环境一样都是前期工作,这部分工作准备越充分对接下来的修复工作越有利。

由此看来,在书画修复的整个工作中,要重视前期准备工作。

二、清洗作品(一)浮灰与易去除污渍的处理结合毕业创作《民国初年指书修复》,一副放置很久的作品,画面上自然会存在浮灰,即便是卷轴字画也存在这种状况。

当接手一副作品时把作品平放在宽平的裱画台上,慢慢展开,分析作品完成以后,就要着手进行修复了,对于这种易去掉的浮灰和污渍可以用吹风机或软毛刷轻轻扫掉就可以了。

但是有些残损特别严重的作品却不能适用此方法。

例如,我的毕业创作修复的作品,画面已经碎成小片,彼此分开,如果用吹风机会把原来的残片吹乱,用软毛刷也会扫乱碎片的位置。

再如,我修复过的晚清时期画家葛月潭的作品,由于自然和历史因素已经变得酥脆,犹如干了的煎饼几近成碎末。

这种情况就更不能如此处理了。

当然,清末民初这一时期的作品中破损如此严重的并不多见,若是遇到类似作品么可以直接水洗,先用毛巾覆盖再浇水,防止碎片变动,水对碎片有一定加固粘连作用。

(二)油渍的处理。

除去画面上的浮灰以后,有些作品保存不善存在油渍污染。

油渍不能用水洗掉,对于附着力强的油渍可以用火烧去油法和高温去油法来处理。

1、火烧去油法。

把沾有油污的地方用水渗透,用湿毛巾把油污处圈起,在上面平铺一张宣纸,然后取浓度百分之七十五的酒精适量倒在油污上面的宣纸上点燃酒精,让酒精燃烧片刻用湿抹布盖灭火焰然后用宣纸洗掉水分即可。

原理是酒精密度比水大,会漂浮在水的上面,点燃酒精不会燃烧作品但起到了加热油污的作用,油渍遇热会溶化,用宣纸吸掉溶化的油便达到了去油的目的。

2、高温去油法。

我在修复毕业创作时便是用的此方法,达到了很好的去油效果。

这种方法原理类似高温去油,方法比火烧去油便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