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推拿手法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 推拿手法学基础知识


2、牢记“圆”、“软”、“远”。 “圆”:练功时躯干和肢体要保持圆弧形, 四肢关节不僵直,利于血气流通。 “软”:颈部、躯干、四肢肌肉、全身关节 都要放松,运动时保持一定松软度。 “远”:要看得远,两目平视前方。垂帘内 视时也要求不可上视、下视或斜视。
3、掌握“意”、“气”、“行”。 “意”:意念 “气”:呼吸 “行”:姿势 三者协调统一,才能形神合一,疏通经络, 调和阴阳。
一、手法 的命名 1、手法动作形态用直观描述
2、手法动作及着力部位 3、手法及其施术部位与操作方向 4、受术者的体位和施术部位 掌揉 颈椎斜板法 捏脊
5、根据单一手法的数量 6、根据动作形态的取类比象 7、根据手法的功效主治 8、根据手法的主要技术要领
按揉 黄蜂入洞 运水入土 一指禅
二、手法的分类 (一)依据手法的繁简 (单式、复合、复式)
推拿练功的目的、特点与作用
目的:主要是提高人体素质,根据手法的需要将 练力与练气相结合,提高手法的技巧与治疗效果 特点: 全面锻炼,提高素质。 积精养气,培蓄内劲 医练结合
作用:提高功力,“精气神”合一,活血通络 , 增强体质
推拿练功的要求
1、做到“松”、“静”、“自然”。 “松”:肢体与精神双重放松。松中有紧,放 松而不懈怠。 “静”:内静,精神宁静,排除杂念,使心神 处于一种高度安静,轻松舒适的特殊练功运动 状态。 “自然”:练功时的姿势、呼吸、意念活动都 应该在自然的前提之下,贵乎自然。
第四节 手法的操作注意事项
一、体位的选择 二、手法刺激强度的把握 三、手法操作过程中的施力原则 四、手法的变换和衔接 五、其他: 明确诊断;注意卫生、集中注意力
第五节 推拿介质与热敷
一、介质
推拿时,为了减少对皮肤的摩擦损伤,或者为 了借助某些药物的辅助作用,可在推拿部位的皮肤 上涂些液体,膏剂,或洒些粉末,这摩乳 5.大补益摩膏 6.摩腰膏 7.连膏 8.万灵膏 9.外用药酒
(二)介质的选择:
1、辩证选择 2、辨病选择 3、根据年龄选择
(三)介质操作推拿方法:
1、合适体位 2、适量均匀 3、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4、保暖
二、热敷
热敷疗法
是采用药物和适当的辅料经过加热处理后,敷于患 部或腧穴的一种方法。 它借助温热之力,将药性由表达里,通过皮肤毛孔, 循经运行,内达脏腑,温中散寒,畅通气机,镇痛 消肿,调整脏腑阴阳,从而达到治病目的。
推拿手法
就是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分,按照各种特定的 技术规范化动作,在患者体表进行操作,使之 获得良性刺激,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 种技巧动作。 手法与日常活动的关联与区别。
推拿手法学
是研究推拿手法的流派、特点、操 作方法、作用机制及应用规律的一 门学科,是推拿专业的基础技能课 程之一。
第三节 手法的基本技术要求
一、松解类手法的基本技术要求 1.持久 2、有力 操作时间、动作和力量 力度、功力;非暴力、因人而异
3、均匀
4、柔和 5、渗透
动作的幅度、频率和手法的压力
稳柔灵活 感应和疗效
体能是基础,技术是关键,练习是保障
持久 深透 有力
均匀
柔和
二、整复类手法的基本技术要求
1.稳 2、准 3、巧 4、快
常用药物
推拿手法的基本作用※ 1、疏通经络 2、促进气血运行 3、调整脏腑机能 4、滑利关节 5、调整阴阳,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二)依据手法的动作形态特点※ 摆动类 摩擦类
挤压类
振动类
叩击类
运动关节类等
(三)依据手法的主要作用机理 (松解类、运动关节类)
(四)依据手法作用力的方向分类 垂直 平面 对抗合力 对抗分离 复合用力
(按、压) (摩、擦) (拿、搓) (扳、拔伸法) (摇法、背法)
(五)依据手法的应用对象分类
(成人、小儿)
治疗原理
通过热力与药力联合作用于肌表,内传经络 脏腑,达到祛邪扶正,疏畅气机,调理脏腑之目 的。 局扩张血管和促进血液运行 调节经络系统平衡的作用 药物的自身作用 神经反射作用
(二)疗法分类
普通热敷
热水袋敷、水湿热敷、沙热敷、铁末热敷、泥热敷、 蜡热敷、盐热敷法、姜热敷法、姜热敷法、醋热敷 法;
4、树立“信心”、“决心”、“恒心”。 “信心”:相信通过练功可以强身健体、提 高疗效。 “决心”:作为针推专业,必须下决心学好 推拿练功。 “恒心”:练功虽苦,一定要做到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5、功到自然成。 “功”:练功量,包括练功的强度、密度、 时间、数量和练功项目。
三、推拿手法学的学习方法
(一)介质的种类和作用
1.滑石粉:润滑皮肤;夏季常用,适用于各种病症, 临床常用介质,小儿推拿中多用. 2.爽身粉:润滑皮肤,吸水作用; 3.葱姜汁:多浸泡于75%的乙醇中使用,加强温热 散寒作用,常用于冬春季及小儿虚寒证. 4.白酒:成人推拿常用,活血祛风,通经活络作 用,可以降温,多用于急性扭挫伤.
药物热敷
药包热敷、药饼热敷、药末热敷、药液热敷、药渣 热敷
湿热敷
1湿热方; 2操作方法 将药物置于布袋内,扎口,放入锅内,加适量清 水煮沸数分钟,趁热将毛巾浸透后绞干,叠成方形或 其他形状(视部位而定),敷患部,一般换2~3次即 可。 (可在热敷时施以轻拍法。亦有在患部先用擦法。)
3 操作方法 皮肤感染、破损处,过敏不得施以本法。
第二章
学习目的
推拿手法基础理论
学习要点
第一节 概述
一、推拿学与推拿手法
狭义来讲只是两种手法名称 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中医辨 证论治的原则,运用手法作用于患者 的穴位和患处,通过手法本身的作用 和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达到防病治 病目的的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
推 拿
推拿学
是在中医学和现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阐述和研究运 用手法和功法训练防治疾病的方法、规律和原理的一 门学科。 包括推拿手法学、推拿功法学、推拿治疗学、康复推拿 学、小儿推拿学等等
7.凉水:清凉肌肤和退热作用,用于外感热证.
8.麻油:加强手法透热效果,常用于刮痧疗法. 9.蛋清:清凉去热,祛积消食作用,小儿推拿用.
1.冬青膏:由冬青油,薄荷脑,凡士林,和少许麝香配制成, 具有温经声散寒和润滑作用,用于软组织损伤及小儿虚 寒性腹泻.
2.红花油:冬青油,红花,薄荷脑配制成,消肿止痛等作用, 用于急性或慢性软组织损伤. 3.传导油:由玉树油,甘油,松节油,酒精,蒸馏水等量配 制而成.有消肿止痛,祛风散寒作用,用于软组织慢性劳 损和痹症.
关于膏药和药膏
药膏是软膏,将药物研成细末,用饴糖,凡 士林,羊脂,油脂,油腊等基质混合,煎熬 后制成;或用水,蜜,酒,香油,醋等将药末 调拌成糊状而成. 膏药是硬膏,用中医外用药中一种特有的 剂型,先将药物研成细末,然后配合香油, 黄丹,蜂蜡等基质熬炼而成,乘热软化时 涂于布或纸上.膏药遇热则软化而具有粘 性,能牢牢地粘贴在患部.
由于治疗时要充分暴露患处或治疗部位。热熨后宜避风 保暖,静卧休息。
严格掌握热熨的温度。50-60℃ 毛巾需折叠平整。 辩证辨病选药。
热敷应在手法后。
干热敷
干热方
操作方法 又称温熨法,即将所有药物研成碎末,放入锅内 炒热(或加白酒、醋等作料拌匀)或隔水蒸热后 ,装入一布袋中(如系蒸热,宜先装袋后再蒸) ,取药袋趁势熨摩特定部位或患处,多用来治疗 痛证、寒证。使用时药注意药温适度,防止烫伤 皮肤。
医疗和保健推拿手法的区别
1、二者的目的不同。 2、技术要求不同。 3、是否辩证论治。 4、功法练习。 5、标准不同。 6、医学理论指导。
二、推拿学与推拿功法 推拿练功学: 是中医《推拿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 是研究推拿练功的理论与方法,增强人体“ 力”与“气”,以提高推拿临床工作者的体 能、技能与疗效的一门学科。
5. 薄荷水:取5%的薄荷脑5g,浸入75%的乙醇100ml内配 制成;具有温经散寒,清凉解表,清利头目和润滑作用,用 于治疗小儿虚寒性腹泻以及软组织损伤,用于擦法,按揉 法可以加强透热效果. 6.木香水:取木香少许,用开水浸泡后放凉去渣后使用, 有行气,活血,止痛作用;用于急性扭挫伤及肝气郁结所 致的两胁疼痛等.
一、基本功的练习
目的:锻炼技巧和功力。
要领:
姿势: 沉肩、垂肘、蓄腹收臀、 身体正直、并呼吸自然。 均衡:
26×16的布袋一只,插图。 练习一指禅推法、滚法和摩法、揉法等
持久:
二、人体练习:
分为:头面部、颈项部、肩背部、上肢部、 下肢部、腰臀部、胸腹部。 注意修剪指甲,不要带装饰品。
第二节 手法的命名和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