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稻育种及管理

水稻育种及管理



(一) 在引种上的应用 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互有差异,在相互引种时必须考虑品种的 光温反应特性。凡对温、光反应钝感而适应性广的品种,只要生 育季节能够保证,且能满足品种所要求的有效积温,引种比较容 易成功。 不同纬度地区之间的引种,如北种南引,缩短生育期。反则, 延长生育期。

从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引种(低种高引),由于高海拔地 区温度较低,品种发育延迟,生育期也相应延长,因而应引用同的地区之间,因两地光温条件大体相同, 相互引种的品种生育期变化较小,引种较易成功。 (二) 在栽培上的应用 为保证高产稳产,同样需要考虑品种的光温特性。迟熟品种要 求有效积温较多,较耐迟播迟栽,秧龄稍长不易老化拔节;而早 熟品种,由于全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少,感温性较强,短日高 温生育期缩短。
水稻育种及管理
育种的方法


1、选择育种(自然突变,选择繁殖)
2、杂交育种 3、回交育种 4、远缘杂交 5、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化学处理引诱突变,选择有利突变) 6、生物技术育种(基因工程)
(选择特殊亲本杂交,利用杂种优势)

7、倍性育种(增加繁殖或减少染色体组)
一、水稻播种及管理

花药培要一般采用N6培养基,水稻花粉植株有50%~~60%的发自 染色体加倍成二倍体(即双单倍体),约有40%为单倍体,5%为 多倍体或非整倍体,单倍体采用秋水仙碱处理,促使染色体加倍, 加快育种过程。
三、水稻育种的基本理论
1、杨守仁观点:
(1)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结合才是水稻能高产育种的大方向。


亲缘关系近的不同生态型品种间杂交,也属于品种间杂交。 品种间的杂交育种特点:一般不存在生殖隔离 ;杂交性状稳定 快,育成品种周期较短;利用回交或复交和选择鉴定,容易育成 综合形状优良的品种。 杂交育种是现在常用选育高产多抗和优质品种的主要育种方法。


三)籼粳亚种间的杂交育种
籼稻和粳稻是普通栽培稻的两个亚种,彼此间存在生殖隔离或育性 不亲和。育种家期望把粳稻的耐寒性,耐肥抗到,叶片坚硬,出米 率高等性状与籼稻的省肥,生长旺盛,谷粒较长等性状结合起来。 经过不懈的努力,育成了植株高大,穗大粒多,发芽势强,分蘖势 强,茎粗抗倒,根系发达,抗逆能力强等杂种优势。
注意事项:

1、确定做杂交的水稻要分期播种,每个7~~10天为一期,分3~4期播种。 2、水稻田间水量的要保持合适,既不能旱着水稻,也不能淹没水稻,比较好 的方法就是了解水稻的需水特点:水稻 需水分为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种稻 一般实行水层灌溉,不仅是为了保证水稻生理需水,更重要的是创造适宜水 稻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

坝上草原蒙牛公司青贮玉米
玉米是禾本科一年生高产作物,青贮玉米并不指玉米品种,而是
鉴于用途,青贮玉米是将新鲜玉米存放到青贮窖中(即进行青贮 ),经发酵制成饲料或工业原料。青贮玉米是鉴于农业生产习惯 对一类用途玉米的统称。青贮玉米与普通籽实玉米不同,主要区 别是:1、青贮玉米植株高大,在2.5~3.5m,最高可达4m,以生产 鲜秸秆为主,而籽实玉米则以产玉米籽实为主。2、收获期不同: 青贮玉米的最佳收获期为籽粒的乳熟末期至蜡熟前期,此时产量 最高,营养价值也最好,而籽实玉米的收获期必须在完熟期以后 。3、青贮玉米主要用于饲料,而籽实玉米除用于饲料外,还是重 要的粮食和工业原料。 优势 选择专用的玉米品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也有一些种植单位把普 通的籽实用玉米提前收割用于青贮,但往往产量较低。一般在中 等地力条件下,专用青贮玉米品种亩产鲜秸秆可达4.5~6.3吨。而 普通籽实用玉米却只有2.5~3.5吨。种植2~3亩地青贮玉米即可解
栽培管理技术



2、播种期:与大田作物播种期相同,在北方大部分地区一般在5 月上旬播种。
3、播种量:合理密植有利于高产,若采用精量点播机播种,播 种量为2~2.5kg/亩,若采用人工播种,播种量为2.5~3.5kg/亩。 一般青贮玉米的亩保苗数为5000~6000株。 4、播种方法:采用大垅条播,实行垅作,行距30~~40cm,株距 15~20cm,单条播或双条播都可,但双条播可获得较高产量。



1、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性的利用 不育系:指雄性器官退化或发育不正常,无花粉 或不能产生正常花粉; 雌性器官正常,自交不结实,异交结实的 品种或品系。 保持系:给不育系授粉,能使不育系保持不育 性的品种或品系。能自 交结实,保持系给不育系授粉所得后代 是不育系。 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能使不育系恢复正常结 实的品种或品系。能 自交结实。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的后代 (F1)能正常结实,F2分离 三系杂交水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育种,不 育系为生产大量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 用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来生产雄性恢复且有优势的杂交稻。 2、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的利用 两系杂交稻:一种为光温敏不育系的水稻,其育性转换与日照长短和 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在长日高温条件下,它表现雄性不育;在短日 平温条件下,恢复雄性可育。利用光温敏不育系发展杂交水稻,在夏 季长日照下可用来与恢复系制种,在秋季或在海南春季可以繁殖自身, 不再需要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因此用光温敏不育系配制的杂交 稻叫做两系杂交稻。 3、化学杀雄剂的应用:甲基砷酸锌,甲基砷酸钠的杀雄效果较好。

玉米青贮料营养丰富、气味芳香、消化率较高,鲜样中含 粗蛋白质可达3%以上,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糖类。用玉米青贮料饲 喂奶牛,每头奶牛一年可增产鲜奶500kg以上,而且还可节省1/5 的精饲料。青贮玉米制作所占空间小,而且可长期保存,一年四 季可均衡供应,是解决牛、羊、鹿等所需青粗饲料的最有效途径。 1、选地与整地:方法与普通籽实用玉米相同,土质疏松肥沃, 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地块有利于获得高产。


5、混播:青贮玉米与豆类混播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同时还 可大大提高青贮玉米的品质。以玉米为主作物,在株间混种豆。 豆科作物,根系有固氮功能,并且耐阴,可与玉米互相补充合理 利用地上地下资源,从而提高产量,改善营养价值。混播量为: 青贮玉米1.5~2.0kg,豆类2.0~2.5kg。
6、田间管理:与大田作物管理方法相同,需要进行除草、间苗、 施肥及中耕等。施肥量为10~15kg/亩。 收获与制作 收获及青贮制作
(六)花药(花粉)培养技术

花药培养和花粉培养指在合成培养基上改变其正常生长的发育途 径,由单个花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花药属于组织器官,花 药培养属于组织(包括药壁,花丝,花壁)培养,而花粉是花粉 粒(小孢子)属于细胞培养。直接用花粉培养就减少上述其他细 胞的的麻烦,但是花粉培养技术难度大,很难获得大量水稻花粉 植株。

如育秧期间温度偏高求能及时揭膜,插入大田易早穗,使产量难 以提高。因此,在栽培上,应注意培育适龄嫩壮秧,并加强稻田 前期管理,争取在短期内发足所需的苗数。早稻品种“翻秋”作 晚稻栽培,更应注意控制秧龄,加强前期管理,以防高温季节发 育加快,营养生长期缩短而导致减产。 (三) 在育种上的应用 在进行杂交育种时,为了使两本花期相遇,可根据亲本的光温 反应特性加以调控。如对感光性强的亲本采取适当迟播;或者对 感光性强的亲本进行人工短日处理,促使提早出穗、开花。同样 也可采用延长光照时间,使出穗、开花延迟,借以调节两亲本的 花期,另外,为了缩短育种进程,或者加速种子繁殖,育种工作 者多利用济南和广西等省区秋、冬季节短日高温条件进行“南 繁”。

水稻种植:



1、天津地区水稻播种时间是每年四月一号到四月八号,安全期(最晚种水稻 时期,在晚于这个时候很可能就不能正常成熟)是四月二十七日。
2、插秧时间在每年五月二十五日左右。 3、八月十一日到二十三是抽穗时期,也是做杂交的时间。 4、九月二十七成熟,适合人工收割。稻谷和稻杆没有分离,稻谷依然可以吸 收一定养分。 5、十月九号适合机械收获。必须要在完全成熟,才能进行机械收获。

1、收获时期: 青贮玉米的最适收割期为玉米籽实的乳熟末期至腊熟前期,此时 收获可获得产量和营养价值的最佳值。在北方的第一、第二积温 带可在8月中旬收获,而在第三、第四积温带则在8月下旬~9月 上旬收获。收获时应选择晴好天气,避开雨季收获,以免因雨水 过多而影响青贮饲料品质。青贮玉米一旦收割,应在近量短的时 间内青贮完成,不可拖延时间过长,避免因降雨或本身发酵而造 成损失。
(2)要特别重视优化性状配组。 (3)要应用高效率、有把握的选择方法。
(4)三好理论“植株高矮好,穗子大小好,分蘖力好”
2、袁隆平提出的高产模式(参考: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 袁隆平 (国家杂 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 长沙 410125))
(1)株高 100 cm 左右, 秆长70 cm 左右, 穗长25 cm 左右。 (2)上部三叶 的形态特点如下: 修长。剑叶 50 cm 左右, 高出穗尖 20 cm 以上, 倒二叶 比剑叶长 10% 以上, 并高过穗尖, 倒三叶尖达到穗中部。 挺直。剑叶、倒 二叶和倒三叶的角度分别为 5° , 10°和 20°左右, 且直立状态经久不倾 斜, 直到成熟,窄凹。叶片向内微卷, 表现较窄, 但展开的宽度为 2 cm 左 右,较厚。( 3) 株型。适度紧凑, 分蘖力中等, 灌浆后稻穗下 垂, 穗尖离 地面 60 cm 左右, 冠层只见挺立的稻叶而 不见稻穗, 即典型的“叶下禾” 或“叶里藏金”稻。


二、水稻育种

一、杂交育种

(一)杂交水稻的定义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农作物的产 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 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 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 (二)品种间的杂交育种 品种间杂交指籼稻或粳稻亚种内的品种之间的杂交,而籼稻品种 和粳稻品种之间杂交,则称亚种间杂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