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至威宁高速公路毕节至威宁段第七合同段天桥特大桥墩柱施工方案编制:______复核:______审核:______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铜仁至威宁高速公路毕节至威宁段第七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〇年十一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桥墩墩柱结构形式 (2)三、工程数量 (4)四、施工方案 (4)4.1 主墩液压爬模方案 (4)4.1.1液压爬模施工工艺 (4)4.1.2爬模安装 (5)4.1.3液压自爬模程序 (12)4.1.4砼浇筑养护后内外模板拆模和退模 (14)4.1.5安装挂座体和埋件支座 (14)4.1.6提升导轨 (14)4.1.7拆卸埋件支座、挂座体和爬锥 (15)4.1.8提升爬模架 (15)4.1.9液压系统操作规程 (16)4.1.10合模 (17)4.1.11安全施工管理 (18)4.2 空心薄壁墩整体施工支架方案 (19)4.2.1方案计算 (20)4.2.2施工工艺 (29)4.2.3 施工注意事项 (30)4.2.4 施工措施保证 (31)4.2.5 施工安全措施保证 (31)4.3 满堂支架施工 (32)4.3.1 满堂支架验算 (33)4.3.2 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35)天桥特大桥墩柱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天桥特大桥左幅全长为881.640m,右幅为901.640m。
桥型布置左幅为1-20米预应力空心板+7×40米预应力砼T梁+106+200+106米预应力砼箱形梁连续刚构+4×40米预应力砼T梁,右幅为8×40米预应力砼T梁+106+200+106米预应力砼箱形梁连续刚构+4×40米预应力砼T梁。
其中9#、10#墩为主墩,9#、10#墩为刚性固接的钢筋混凝土箱型墩,其上部50米墩身为双肢薄壁矩形墩,下部为单箱3室矩形箱墩,连接处设置4米实心段转换层,顶、底部各有一段矩形实心段;双肢薄壁墩身部分横桥向宽8.5米,顺桥向宽3.5米,双肢间净距为6.0米;下部箱墩横桥向顶面宽度为8.5米。
两侧按40:1的坡度加宽,顺桥向宽度为13米。
本桥工程为我部控制性工程。
二、桥墩墩柱结构形式本桥下部结构形式主要由空心薄壁墩、双圆柱实心墩,具体参数见表1 天桥特大桥墩柱结构形式统计表。
双圆柱实心墩主要采用满堂支架施工,主墩采用液压爬模施工方案,空心薄壁墩主要采用整体性施工支架进行施工。
具体墩柱施工方案参照表1天桥特大桥墩柱结构形式统计表三、工程数量天桥特大桥墩柱工程数量见附件(天桥特大桥墩柱结构形式统计表)四、施工方案4.1 主墩液压爬模方案液压爬模方案是在传统翻模的基础上增加了液压顶升装置,因此它在爬升操作时能依靠自身的顶升装置自身完成,且不需拆开模板,提升速度快、对位准确度高,安全系数大。
特别是在百米以上的高墩施工中,累计节约时间明显,质量和安全保障较高。
4.1.1液压爬模施工工艺本液压爬模由液压爬升体系、模板体系和工作平台体系组成。
该体系每节混凝土浇筑高度为4.5m。
图1图1 爬模结构图液压爬升体系包括:锥形套、爬轨悬挂件、爬轨、自锁提升件、千斤顶、油泵。
爬升系统由8台千斤顶,两台油泵,一个操作控制箱组成。
钢模板体系:外模由钢模板、调节支撑杆,滑动调节丝杠组成,平面模板13.5×13m,内模面板用5mm钢板,背肋采用槽10,内拉杆为Φ20精轧螺纹钢筋。
外拉杆采用Φ25精轧螺纹钢筋。
工作平台体系:工作平台共分3层,一个上部工作平台、一个主工作平台、一个下部工作平台。
主工作平台用于调节和支立外侧模,用于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1#平台主要用于爬升操作,-2#平台用于预应力施工,包括:穿束、张拉、压浆、封锚。
见图1爬模结构图4.1.2爬模安装爬模安装按照设计图、预埋图进行安装。
一、第一节实心段浇筑(见图2)A、一次浇筑H=4650mm高度的墙体。
B、合模前按照埋件安装流程图在模板上固定埋件总成。
C、模板就位后,现场搭设钢管脚手架、安装穿墙螺栓。
D、浇筑混凝土图2 第一次实心段浇筑图二、安装埋件(见图3、图4、图5)A、依次折除模板加固钢管、对拉螺杆后退模,清理模板。
B、按照埋件安装流程图,安装埋件系统(埋件支座、受力螺栓等)。
C、依次安装外墙挂座体、受力螺栓、埋件支座。
D受力螺栓拧紧到位。
三、组装外墙承重三角架(见图6)将外墙主梁、承重立杆、可调斜撑组装为承重三角架,并安装附墙装置。
图6 承重三角架的组装四、吊装外墙承重三角架将承重楔插入外墙埋件支座腰形孔,按图7示吊点吊装外墙承重三角架准确就位。
图7 外墙承重三角架吊装图五、安装外墙操作(0#)平台A、及时吊装支承槽钢,将各榀承重单元连接起来,并保证各榀承重单元间的距离。
B、搭设主平台跳板,搭设时预留人孔,制作爬梯,配置人孔盖板。
图8 外墙操作(0#)平台六、安装爬模(1#)平台及模板A、组装外墙后移装置、斜撑、1#平台。
B、吊装外墙后移装置、斜撑、1#平台的组装体,插入销子及发卡并调整斜撑。
C、所有模板上指定位置安装埋件总成。
D、吊装模板就位。
E、搭设外架平台钢管。
F、搭设上平台跳板,搭设时预留人孔,制作爬梯,配置人孔盖板。
G、吊装结束后,将各1#平台用钢管连接并加固。
H、搭设1#平台跳板,搭设时预留人孔,制作爬梯,配置人孔盖板。
I、浇筑混凝土。
图9 1#平台及模板的安装七、退模安装埋件系统、液压装置A、调整可调斜撑使模板脱离墙面,并用搬手转动齿轮轴使后移装置移动。
B、清扫模板安装埋件系统。
C八、安装导轨并爬升爬模架A、拆去导轨下方的滚轮装置。
B、塔吊提导轨自上而下的插入、先通过两个埋件支座,主梁限位板、上轭盖、上轭底、下轭盖、下轭底和附墙滚轮装置、防坠器、直到导轨承载舌与第一个埋件支座相抵为止。
注意:插入导轨过程当中如需要向上提起导轨必须将上、下轭摇臂转动到导轨提升状况,即摇臂倾斜如下图11图11 导轨提升状况下摇臂倾斜C、安装导轨下部滚轮装置。
D、安装-1#、-2#平台,并搭设台跳板,搭设时预留人孔,制作爬梯,丁轩人孔盖板。
在平台上搭设防护坠落板。
E、各平台搭设完毕后,进行整体爬模架的加固。
4.1.3液压自爬模程序安装完液压爬模系统后,墩柱施工按照每模4.5米进行施工,具体施工图见下图12爬模循环工步图4.1.4砼浇筑养护后内外模板拆模和退模外墙模板退模操作要点主要掌握以下几点:(1)松开穿墙螺栓,接着退出内外模板。
(2)外墙模板退模前务必拧转斜撑,扳动角度5O(或控制模板上口退出后距离墙面500mm),务使滚轮与主梁滚动面充分接触,外墙上平台与斜撑的重量压在该处滚轮上。
(3)清理主梁面上的垃圾。
(4)将固定具销插入主梁的齿销孔中(暂不要插入过深)松开主梁与后移装置间的紧固螺杆,外墙模板后移540mm立即向主梁插入销子和发卡,在后移过程中突起大风险时,操作人员立即用榔头砸打销,就可立刻制止上平台的移动。
4.1.5安装挂座体和埋件支座1、安装挂座体(1)检查爬锥埋设是否正确。
方法是:弹线检查爬锥左右是否在与爬升轨迹成90O的直线上;拉线(仰爬和俯爬采取吊线附的方法)检查爬锥上下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并检查爬锥埋设点处墙面是否平整,墙面严重凸起的应修正。
如发现内外墙双挂座体的双爬锥有高低差≥5mm,则应对低的受力螺栓垫上相应厚度钢板,保证双爬锥在同一水平面上。
(2)套入挂座体,斜爬模面上下挂座体偏离预定是否端正。
2、推入埋件支座(1)从挂座体的一侧推入埋件支座。
(2)用拉线(仰爬和俯爬采用吊线坠的方法)检查所推入的埋件支座是否与下方的两个埋件支座在同一垂线上。
4.1.6提升导轨1、清理上、下轭的水泥块等防碍正常提升导轨的杂物。
2、用黄油涂抹在上轭盖的导轨滑动沟槽,每次提升导轨前检查有否黄油。
3、用黄油涂抹在主梁头上,每次提升导轨前检查是否有黄油。
4、液压控制台开机,并调整液压系统工作压力≤18Mpa。
5、检查最上方的埋件支座,调整并确认这层埋件支座与下方两层埋件支座在同一直线上,与同层埋件支座在同一高度上,偏差均不大于6mm。
6、扳转各机位上轭和下轭的摇臂方向,检查并确认各轭下棘爪已切实退离导轨,上棘爪顶靠导轨。
各操作工从各机位轭体之窥视孔里上棘爪外露红色油漆,叛断各操作工操作准确到位。
7、各片操作工向液压操作工报告检查结果。
8、总指挥下令开始提升导轨,各操作工随时巡视各机位棘爪动作是否到位,以上提升导轨动作重复进行七次。
9、各操作人员到达主平台,检查导轨提升上方是否将会与埋件支座相抵即导轨能否自如地插入上方的埋件支座并穿过。
如有阻碍,可用大锤敲打校正,确认后方可完成最后一次导轨提升过程。
10、确认导轨最后提升已超出最上方埋件支座后即可停止提升,各机位扳动上轭摇臂方向,确认各轭上棘爪退离导轨,下棘爪顶靠导轨。
11、各操作规程工从各机位轭体之窥视孔里下棘爪外露红色油漆判断操作准确到位后向总指挥报告检查结果。
总指挥下令反向给油,导轨就位于最上方的埋件支座上,提升结束。
4.1.7拆卸埋件支座、挂座体和爬锥1、埋件支座的拆卸2、可用绳索吊起埋件支座后锤子敲打埋件支座侧边,推出埋件支座。
3、爬锥的拆卸,用专用工具套入拧出爬锥。
4.1.8提升爬模架1、排除爬模架顶升过程中任何有碍顶升的障碍物(如绑扎钢筋临时搭设的钢管脚手架等),否则液压力将摧毁这些障碍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确认已全部清除障碍后方可进入爬模架的提升阶段。
2、主管技术员在安全检查表上签字后方可正式提升,提升前主管技术员知会安全科。
3、主管技术员通知爬模架上非爬操作人员一律撤离爬模架并确认已撤空后下令提升。
4、检查各机位上、下轭的摇臂方向,确认各轭下棘爪顶靠导轨,上棘爪远离导轨。
5、各操作工从各机位轭体窥视体孔里下棘爪外露红色油漆,判断本片各操作工操作准确无误。
6、提升爬模架一个行程,各操作工在油缸行程到位后由各轭轭体之窥视孔里下棘爪外露红色油漆来检查和判断动作无误。
7、拆除承重楔。
8、提升爬模架两个行程,各操作工在每次油缸行程到位后都应由各轭轭体之窥视孔里下棘爪外露红色油漆来检查和判断动作无误。
9、检查附墙装置是否会在下一个行程之间顶碰埋件支座和挂座体,如有少许碰撞,允许大锤敲打埋件支座排除障碍。
10、提升爬模架两个行程,各操作工在每次油缸行程到位后都应由各轭轭体之窥孔里下棘爪外露红色油漆来检查和判断动作无误。
11、检查主梁侧板会否在下一个行程中顶碰最上方的埋件支座,如果会碰,应及时排除。
12、提升爬模模架最后一个行程,不必等完成全部油缸行程700mm只要各机位主梁侧板越过埋件支座腰形孔即可终止行程。
13、插入承重楔,注意插入深度不影响爬模架即将就位承重楔上时跳板被干涉。
14、扳动上轭摇臂方向,确定各机位上轭的上棘爪顶靠导轨,下棘爪退离导轨。
各操作工都应同各轭轭体之窥视孔里上棘爪外露红色油漆检查和判断动作无误准确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