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劳动法》
意义:从法律上保障了企业自主用工、个人自主择
业的权利
成果: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
构逐渐优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就业管理体制正在形成。
时期 背景
改革前 经济计划
改革后 市场经济
就业 制度
统包统配
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 业,政府促进就业
没有竞争,少了压力
有竞争,增加就业压力
产生“等、靠、要”的惰 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人们提
第21课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王先生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毕业生,文科 出身的他,毕业后分到供销系统工作。对这份工 作,王先生说不上是感激还是无奈。不过,生出 类似感慨的,不仅仅是他一人。
在这个故事中的王先生分配工作的方式是什 么?其弊端是什么?(提示:从个人和企业两个 角度来考虑)
统包统配
养成了等、要、靠的依赖 思想,不利于人才特长的发挥 ,企业用人不能择才而用,不 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A.“统包统配” B.实行劳动合同制
C.自主择业
D.完全由市场调节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范畴的是 ()
A.最低生活保障 B.证券监督管理 C.医疗保险制度 D.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3、使我国两千多年的“养儿防老”风俗得到 改变的是( )
A.养老保险
B.失业保险
C.最低生活保障 D.医疗保险制度
上世纪90年代,儿子小王进入大学,却没有 赶上 “统一分配”的末班车。1999年,小王大学 毕业,家里安排他进事业单位工作。一直想创业 的小王却来到武汉办起了公司,现在,资产已近 百万。“当时,听说大学生毕业不包分配了,虽 然高兴但又很担心。现在看来,还是好的。”王 先生告诉记者。
这个故事中的王先生的儿子就业的方式反应出了我国 的哪种就业模式?其积极作用是什么?
99年5月起职工本人缴纳养老保险的月标准为21.5/元~107.5/元之间。
单位应同时依法为你缴费。 退休后,你可按月领取政府的养老金和享 受其它的养老待遇。 政府提供的养老金逐年提高
年份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人均月养老金额(元) 129 136 169 216 309 334 396 455 525
2.社会保障制度的地位及意义?
地位:是现代国家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 意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的稳定 起到重要作用。
• 方向:建立统一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新体制
• 目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稳定的当务之 急。
4、改革前初步建立了一套社会保障制度 ➢退休金
➢劳保医疗、公费医疗 由国家支付 仅限于企事业单位职工 由单位管理
性思想,安于现状。
高自己的素质
评价 企业不能择才而用 个人择业不能扬长避短, 不易人尽其才
企业能择才而用
利于自主择业,发挥自己的才 干,先富起来
促进人才的流动,促进地区经 济、文化的交流
返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含义
指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 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 一种制度。
彻底
4、王老师是上世纪6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当年他 参加工作的方式是( )
A.自主择业
B.通过网络联系就业
C.学校统一分配 D.职业介绍所介绍就业
谢谢!
管理方 式
单位管理
社会化管理
保障范 围
不能完全实施
完全实施
保障效 自我保障意识淡薄 果
自我保障意识强化
相 同 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点
退休职工的生活
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简称“新农合”, 是指由政府组织、引 导、支持,农民自愿 参加,个人、集体和 政府多方筹资,以大 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 疗互助共济制度。采 取个人缴费、集体扶 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 筹集资金。
个人自主择业
• (完全由市场调节)
• 政府搭台(政府促进就业) • 个人唱戏(劳动者自主就业) • 市场卖票(市场调节就业) • 影响: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了城乡之间的
劳动力的交流,促进了城乡之间经济的发展。
劳动者自主就业 市场调节就业 政府促进就业
大学生"村官"赴村任职
城里人到农村种蘑菇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 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内容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 核心的内容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 险和失业保险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就业管理体制改革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 高了经济发展的效率,但在企事“减员增效”过 程中出现的下岗现象,以及城镇失业人员基本生 活、养老、医疗等方面缺乏保障的问题也凸显出 来。
• 保障了社会成员的生活,维护了社 会稳定。
• 消除了企业和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增强了人们的养老保险意识,促进 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改革前后对比
改革前
改革后
实施背 在经济计划背景下实 在市场经济和劳动就业
不景施
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实施
同 费用支 点付
国家或单位支付
个人交纳部分费用
失业保险是职工在暂时失去工作或转换职业期间,没 有经济收入,生活发生困难时,由政府提供物质帮助的 一项社会福利制度。
政府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并以税收优惠的形式负担部分费用, 职工和用人单位按工资收入的不同比例,按月向社会保险经办机 构缴费,职工失业后,可持有关证明,向当地劳动就业机构申请 领取政府的失业救济金。
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 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
劳就业
堂
小
法律依据:《劳动法》
结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改革背景
2、改革成果
(1)养老保险制度(2)医疗保险制度
(3)失业保险制度(4)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我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 )
5、改革后的保障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成为全社会成员的保障
社会化支付 社会化管理
养老保险是劳动者在年老退出劳动岗位以后,由政府提供 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项社会福利制度.政府 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并以税收优惠的形式负担部分费用, 职工和用人单位按工资收入的不同比例,按月向社会保险 经办机构缴费。
----指政府对军属、烈属、复员转业军人、残 废军人所进行的优待抚恤制度;也包括对因 公致残或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及其家庭给予 的物质上的帮助或照顾。
它是对特定阶层,比如对军人和军烈属的
优待和安置,它是一种带有褒扬、优待和抚 恤性质的特殊保障制度。
2006年5月8日,宁夏永宁县胜利乡卫生院 医生邹静(中)在为村民介绍《医疗证》的 使用。当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第二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启动。 新华社 特供本报图片
医疗保险是劳动者因患病需要治疗时,由政府向其提 供必需的医疗服务的一项社会福利制度 .
政府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其以税收优惠的形式负担部分 费用,职工和用人单位按工资收入的不同比例,按月向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费(职工退休后,不再缴费)。
指政府对生活在社会基本生活水平以下的 贫困地区或贫困居民所给予的基本生活保 障。 社会救济的主要对象是:孤老、孤儿、无 赡养人又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以及因某些 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人等 社会救济是属于低层次的社会保障 我国目前的社会救济包括两种:一是对长 期无法解决生活困难的社会贫困成员的定 期救助;二是对受意外灾害的社会成员的 临时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