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力,应考虑修复或 更换磨损零件。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3)零件对设备性能和操作的影响。 如齿轮传动噪声增大、效率下降、平稳性差、 零件间相互位置产生偏移等,应修复和更换
(4)零件对设备生产率的影响。如机床导轨磨 损,配合表面研伤,丝杠副磨损和弯曲等, 应修复和更换。
(5)零件对强度和刚度的影响。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典型轴类零件实物图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轴类零件的表达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1.1.3 设备修理方案的确定
§
§ 1.按产品工艺要求和精度标准能否满足生产 需要。
§ 2.对多发性重复故障部位,分析改进设计。 § 3.对关键零、部件,企业技术水平和条件
能否胜任。 § 4.对基础件,在本企业或其它企业实现的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1.3 机械设备的拆卸和清洗
§ 1.3.1 机械设备的拆卸 § 拆卸是机械设备修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任何机械设
备是由许多零部件组成的,进行修理时,必须经过 拆卸才能对失效零部件进行修复或更换。如果拆卸 不当会造成零件损坏,设备精度、性能下降。拆卸 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清洗、检查和修理。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思考题
§ 1、什么是疲劳断裂? § 2、什么是机械零件的磨损? § 3、什么是机械零件的变形? § 4、机械零件失效修复更换的原则是什么? § 5、怎样防止和减少机械零件变形的对策? § 6、齿轮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些?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失效零件实例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典型零件主要失效形式
1.安全可靠性 2.准确性 3.经济性 4.可能性 5. 时间性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三、确定零件修换应考虑的因素
1.磨损零件对完成预定使用功能的影响 2.磨损零件对设备精度的影响 3.磨损零件对机器生产率的影响 4.磨损零件对机器性能和操作的影响 5.磨损零件对其本身刚度和强度的影响 6.磨损零件对磨损条件恶化的影响 7.从经济性上加以分析
设备上某些零件磨损后,直接影响设备的工作精度 ,应考虑磨损零件的修复或更换。例如车床主轴轴 承和床身导轨副磨损,有关几何精度项目实际误差 增大,使工作精度下降。当机床不能保证工件精度 时,应修复或更换磨损的零件。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2)零件对完成规定功能的影响 当零件磨损后,不能完成规定的使用功能时, 例如,离合器因磨损不能传递规定的转矩,齿 轮油泵因泵体或齿轮磨损达不到规定的出油压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概述 (续)
§ 本章主要研究和讨论机械设备维修技术的基本知识, 首先介绍什么是机械设备?
§ 机械设备种类繁多,机械设备运行时,其一些部件 甚至其本身可进行不同形式的机械运动。通常,机 械设备由:驱动装置、变速装置、传动装置、工作 装置、制动装置、防护装置、润滑系统、电气控制 系统等部分组成。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2020/11/18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第1章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1.1 概述
§ 机械设备是企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作为现代化 的生产工具在各行、业有广泛的应用。
§ 机械设备维修技术是以机械设备为研究对象,探讨 设备出现性能劣化的原因,研究并寻找减缓和防止 设备性能劣化的技术方法,保持或恢复设备的规定 功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本章主要内容:1)机械 设备修理的一般工艺过程、2)设备修理方案的确 定、3)设备维修前的准备工作、4)设备零件失效 及修理 更换的原则。
§ 设备故障有自然故障和事故性故障两类。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机械零件失效修复更换的原则
§ 机件磨损失效的修复或更换标准是什么?
§ 在什么情况下磨损的零件可继续使用,或必须更换 主要取决于对零件的磨损程度及其设备精度性能的
影响。①若零件磨损到不能满足设备使用中的精度
要求时,②磨损后的零件不能保证完成预定作用,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1.3 机械设备的拆卸和清洗
1.3.1机械设备拆卸的一般规则和要求
1.拆卸前的准备工作
1)拆卸场地的选择与清理 2)保护措施 3)拆前放油 4)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2.拆卸的一般原则
§ 1 )了解机械设备的结构特 点,性能和工作原理
§ 2)选择合理的拆卸步骤 § 3)合理拆卸 § 4)正确使用拆卸工具和设
解体前检查
拆卸部件
部件解体
检查部件 修理装配 总装配
空运转试车 负荷试车 精度检验
竣工验收。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主轴部件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二)编制大修理技术文件
§
§ 1.编制设备修理技术任务书:
§
1)设备修理前技术状况
§
2)主要修理内容
§
3)修理质量要求
2.编制修换件明细表
3.编制材料明细表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磨损
变形
机械零件失效模式
断裂
蚀损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1.机械零件的磨损及其对策
零
§ 相接触的物体相互移动时发生
件
阻力的现象称为摩擦。相对运动零
的
件的摩擦表面发生尺寸、形状和表
磨
损
面质量变化的现象称为磨损。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减少磨损的对策
§ 1.正确选择零件材质。 § 2.采用多种零件表面处理方法。 § 3.采用合适的润滑材料和润滑方法。 § 4.正确进行摩擦副结构设计。 § 5.正确进行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防止和减少零件变形的对策
§ 1.设计 § § 2.加工 § 3.修理 § § 4.使用
1)正确选材;2)合理选择 结构尺寸;3)应用三新技术。 采取工艺措施防止和减少变形。 应制定有关标准和修理规范, 大力推广三新技术。 加强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3.机械零件的断裂及其对策
4.编制修理工艺规程
5.大修理质量标准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1.1.4 设备修理前的物质准备
§
设备修理前的物质准备是一项非常重要
的工作,是搞好维修工作的物质条件。实际
工作中经常由于备品配件供应不上而影响修
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延长修理停歇时间,造
成“窝工”现象,使生产受到损失。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维修人员在编制好修换件明细表和材料明细表后, 应及时将明细表交给备件、材料管理人员。备件、材 料管理人员在核对库存后提出订货。主修技术人员在 制定好修理工艺后,应及时把专用工、检具明细表和 图样交给工具管理人员。工具管理人员经校对库存后, 把所需用的库存专用工、检具,送有关部门鉴定,按 鉴定结果,如需修理提请有关部门安排修理,同时要 对新的专用的工、检具,提出订货。
§ 零件磨损,强度下降,间隙增大,导致冲击 加重,应考虑修复和更换。
§ (6)零件对磨损条件恶化的影响。零件磨损 加剧,效率下降、发热、轴类零件表面如渗 碳或氮化失去硬化层,应考虑修复和更换。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二、修复零件应满足的要求
零件磨损后,在保证设备精度的前提下,能够 修复的应尽量修复,要尽量减少更换新件。对失效 零件进行修复,可节约材料、减少配件的加工、减 少备件的储备量,从而降低修理成本和缩短修理时 间。对失效的零件是修复还是更换根据下列原则确 定: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第二节 机械零件失效及修换原则
一、零件失效
§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机械零件由于设计、材
料、工艺及装配等各种原因,丧失规定的功能,无
法继续工作的现象称为失效(故障)。当设备的零
部件失效时,就意味着设备处于故障状态。
§ 机器发生故障后,其技术经济指标部分或全部 下降而达不到预定要求,如功率下降、精度降低、 出现不正常的声响等。
§
断裂是零件在机械、热、磁、腐蚀
§
等作用下遭到破坏,发生局部开裂的现象。
§
零件断裂后不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
§
且还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
零件断裂一般分为延性断裂、脆性断
§
裂、疲劳断裂和环境断裂等四种形式。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减少或消除零件断裂的对策
§
1.设计 设计上要合理,尽可能减少
§ 或避免应力集中,合理选择材料。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齿轮常见失效形式
轮齿折断
疲劳点蚀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齿轮常见失效形式
齿面胶合
齿面磨损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齿轮常见失效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1.2.3机械零件修理更换的原则
§ 1.确定零件修换应考虑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 (1)对设备工作精度的影响
备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 腐蚀是指零件受周围介质的化学及电化学作用,表层金
§ 属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穴蚀是指零件在温度变化和介质作
§
用下,表面产生针状孔洞,并不断扩大的现象。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减少或消除零件蚀损的对策
§ 1.正确选材 § 2.合理设计 § 3.覆盖保护层 § 4.电化学保护 § 5.添加缓蚀剂 § 6. 改变环境条件
§ 机械设备是根据其用途而得名。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1.1.1机械设备修理的类别
§ 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由于磨损、疲劳、断 裂、变腐蚀和老化、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设备性能下降以致 出现故障。为保持或恢复机械设备应有的精度、性能和效率 必须进行修理。机械设备修理类别按内容、技术要求和工作 量大小可分为大修、项修、小修和定期精度调整。
可能性和经济性。 § 5.为缩短时间,哪些采用新部件比修复原
有零件更经济。 § 6.哪些修理作业需委托外企业协作。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