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周围神经阻滞麻醉

周围神经阻滞麻醉

b、药物即使未注入神经内,出现周围 神经异常时,仍可能存在周围神经损伤.
3、神经刺激器
0.1 ~10.0mA 低电流电冲通过神经刺激器连 接的绝缘针,传至周围神经近端。刺激运动 神经纤维进行神经定位。
4、并发症
局麻药毒性反应 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内注射、体位性损伤 注射部位疼痛 局部血肿
5、禁忌症
2 、成功的标志:针随腋动脉搏动而摆动;回 抽无血;注药后呈棱形扩散;
同时病人可诉上肢发麻;
上肢尤其前臂不能
抬动皮肤表面血管
扩张
3 ,阻滞桡神经 尺神经
(四)、坐骨神经阻滞:经典入路
1、坐骨神经阻滞可完善阻滞单侧足底部和小腿。
2、定位:将股骨大转子和骼后上棘连接画线, 在其中点上垂直地向尾侧画线处作为穿刺点,垂直 进针,将0 .4%罗派卡因加0 .5%利多卡因共2 5毫升注入.
(2)、操作方法
颈部皮肤常规消毒,右手持长 3~ 4cm 穿 刺针垂直刺入皮肤。略向脚侧推进,知道出现异 感为好。
若用神经刺激器,可出现肱二头肌收缩,
只要穿刺部位、进针方向及深度正确,可取得良 好的阻滞作用。
(三)、腋路臂丛组织
1 、体位定位:病人仰卧、头偏向对侧,患肢 外展 90度,屈肘 90度,前臂外旋,手背贴床,呈 “举手礼“状。先触及腋动脉波动,略向下取动 脉搏动最高点为穿刺点。
周围神经阻滞麻醉
肖成轩
? 概念:神经阻滞也称传导阻滞 或传导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射 至神经干(丛)旁,暂时地阻滞 神经的传导功能,达到手术无 痛的方法.
? 一、基本理论 1、局麻药的选择和计量。
局麻药
浓度
最大计量(mg)
(%)
布比卡因 175/225
0.25-0.5
利多卡因 300/500
1.0-1.5
3,可出现腓肠肌收缩
(五)、腰丛神经阻滞
1、神经支配区域:大腿感觉和运动 功能的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和闭孔 神经。
2、定位:腰3、4间隙旁开5cm,垂 直进针,给以神经刺.35~0.4,仍出现肌肉收缩,然后 给以注入局麻药.
谢谢大家!
病人拒绝或反对“术中保持清醒” 阻滞部位局部感染 凝血病 并存神经病变
6、术前用药和镇静
(1)、最佳术前准备是向病人详细说 明神经阻滞操作过程。
(2)、辅助用药,静脉注射芬太尼 50~100μg;需病人遗忘时,静脉注射咪 达唑仑1 ~3mg。
(3)、监测同全身麻醉病人的监测
? 7 局麻药配制
?
罗派卡因 200mg
罗派卡因 250
0.25-0.5
用法
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
起效 (作用时间)
4-12 1-3
5-8
2、神经定位
(1)、施行周围神经阻滞时,熟悉 拟阻滞神经与骨性标志或动脉之间的关系, 可增加阻滞成功的可能。
a、异感被认为是神经定位的基本征 象,但必须谨慎,避免药物注入神经内。药 物注入神经的表现为注药时病人疼痛或痉挛。
?
利多卡因 200mg
?
0.9%NS 20ml
?
(一)、臂神经丛阻滞 1、适应症:上肢及肩关节手术或上肢关节复
位术。 2、臂神经丛阻滞方法: { 肌间沟阻滞法
腋路阻滞法 锁骨上阻滞法 锁骨下阻滞法
(二)、肌间沟阻滞法
(1)、体位和定位:去枕仰卧位,头偏向对侧, 手尽量下垂,显露患侧颈部。让病人抬头,显露 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在锁骨头后缘,可触前斜 角肌,前斜角肌外缘即中斜角肌,前斜角肌间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