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更年期偏执状态
又名更年期妄想症。首次发病于中年过渡到老 年这一年龄阶段,临床特点从具有一定程度系 统化之偏执性妄想为主,同时并焦虑不安、紧 张不宁的情绪障碍,伴随各种自主神经和内分 泌功能紊乱,人格相对完整,预后比较良好。 一般认为机体走向衰老,内分泌功能失调,各 种躯体疾患易发,器官功能相应减退,机体敏 感,对精神因素的耐受力也趋脆弱。
病因学
Nilsson:旅途精神病的发病原因有三点: ①由于语言知识贫乏而引起的言语隔阂;
②疲劳引起的活力减低;
③病前有分裂性或癔症性的个性。
“旅途精神病的综合因素分析”研究结 果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①多数为初次乘车,文化程度低、以农民及打工者居多, 青壮年为主,乘车时间长,连续不眠。 ②列车超员严重,车厢内CO2浓度高,大部分患者无座位, 站立或困于一隅,身体活动受限,极度疲劳。 ③长时间不进食或很少,饮水减少,身体内环境失代偿, 出现生理指标的异常。 ④心理评定得知:患者具有内向或偏执的性格。故此病具 有一定的易感心理素质。 ⑤患者往往上车前就有焦虑不安大多是首次出门,携带有 来之不易的创业本钱,处于陌生的车厢内,缺乏人际交 流;有强烈的不安全感,持续高度的警戒状态。 ⑥发病有一定的地理和时间分布规律:从内地至乌鲁木齐 的兰新线一段最多;1月至3月春运高峰期间最多。
21偏执性精神病
ICD-10中归为“持久的妄想性障碍”: 一组不能归类为器质性障碍、精神分裂症或情感性 障碍的以长期持续性妄想为唯一或最突出临床特征 的各种障碍。 包含:偏执狂、偏执性精神病、偏执状态,妄想痴 呆(晚发性)、关系妄想;排除以妄想为主的急性 精神病性障碍,如偏执性反应、心因性偏执性精神 病及感应性妄想性障碍;不包含偏执性人格障碍。
CCMD-3 [症状标准]在旅行途中(铁路、公路、水路,或空中 旅行等),急性起病。病前有明显精神应激、过度疲 劳、过分拥挤、慢性缺氧、睡眠缺乏、营养水分缺乏 等综合因素作用。常可出现意识障碍,片断的妄想、 幻觉,或行为紊乱。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 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 ]病程短暂,停止旅行与充分休息后,数小 时至1周内自行缓解。 [排除标准]排除癔症和旅途中发生 的其他精神障碍,如分裂症、 情感性精神障碍等。
短暂精神病性障碍
概念 短暂精神病性障碍是一组短暂的、精神病 性障碍。起病急骤,缓解迅速。ICD-10 将此类疾病作为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性障 碍。 病因 发病前受到一件或多件在类似环境下对该 文化环境中大多数人构成应激事件发生, 可数小时,急性起病, 一般一月内可痊愈。
诊断标准
急性起病(2周以内),有相应的急性应激。 CCMD-3: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指一组起病急骤, 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的短暂精神障碍,多数病 人能缓解或基本缓解。 [症状标准 ]精神病性症状,至少需符合下列 1项: ⑴片断妄想,或多种妄想; ⑵片断幻觉,或多种幻觉; ⑶言语紊乱; ⑷行为紊乱或紧张症。
临床治疗
对有危害社会行为者,应严加监护;必要 时需较长时间住院监护、管理、治疗。 1.治疗时应尽量与患者保持良好关系,对其 处境,表示同情,适时开导,避免被卷入 其妄想中。 2.心理治疗是一种很重要的、甚至是必不可 少的治疗手段。 3.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同时进行。先帮助病 人解决一些他所关心的症状。 4.电抽搐可改变疾病严重期的妄想、幻觉。
偏执狂是一种很少见的疾病。多发于中年,男性 约占70%,脑力劳动者发生率较高。病因和发 病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在本症发生 中的作用可能不明显。 病前大多具有特殊的个性缺陷,表现为主观、固 执、自负、敏感多疑、易激动、自尊心过强等。 推理过程具有一定逻辑性,条理清楚,自成体系。 病人的人格保持完整,情感活跃与思维、行为相 协调一致,没有幻觉或其他精神异常。患者谈吐 清晰,讲话头头是道。若妄想不暴露,则与常人 无异。
Bleuler(1911)认为是“建立在不真实 前提下的一种具有逻辑性结构的不可动摇 的妄想系统,其他精神活动完整无损,没 有任何形式的分离现象,但病人对其妄想 系统丧失全部自知力”。 从本病与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关系和随访结 果看,其中大多数病人最后发展为精神分 裂症,而且家族中精神病患者也多属于精 神分裂症。
偏执性精神病和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同济大学精神医学教研室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陆峥
偏执性精神病
概述
偏执性精神病,又称妄想性精神病。 其命名、分类、转归及与分裂症关系有争议 基本特征以妄想为主要症状。有系统化倾向, 可伴有幻觉,病程演进较慢,一般不导致人 格衰退及智能缺损,有一定的工作与社会适 应能力。
23感应性精神病
以系统妄想为突出症状的精神障碍,往往发生于同 一环境或家庭中两个关系极为密切的亲属或挚友中 (如母女、姐妹、夫妻、师生等),其妄想内容相 似。 [症状标准] 23 ⑴起病前已有一位长期相处、关系密切的亲人患有 妄想症状的精神病,继而病人出现精神病,且妄想 内容相似; ⑵病人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家庭中,外界交往少。被 感应病人与原发病人有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感应者 处权威地位,被感应者具有驯服、依赖等人格特点; ⑶以妄想为主要临床相。Fra bibliotek类偏执狂
又称偏执状态。与偏执狂类似的一种状态。 其妄想系统化程度较差,可能有泛化,有时 出现幻觉。 起病年龄多在30岁以后。多数学者认为: 本症是不健全人格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发 生的。 多缓慢起病,病程迁延,不发生精神衰退, 但经治疗,半数以上的病人可获好转。
临床表现
症状主要为妄想,多为被迫害妄想,可见 夸大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等。是对 现实中某一事件的曲解。 妄想的系统性、严密性和牢固性都不如偏 执狂。无休止地纠缠他人,攻击妄想对象 或“仇人”,反复诉讼不止,可偶然出现 幻觉,内容与妄想紧密配合。 人格保持完整,工作、学习和社会适应尚 好,智能完好无缺。
预防措施:
①积极改善车厢内空气流动及供暖空调效果,加强列 车上饮水及食物供应。 ②减低列车超载率,增加客运车次,开行高速列车, 减少旅行时间。 ③限制客运高峰期外出打工者出乘,加强对首次外出 打工者的监护及早期发现病人。 ④提高乘务员服务质量,加强对精神病防治知识的培 训。 ⑤通过列车广播等宣传旅行常识,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减少或消除旅途精神病的发生,确保旅途安全及客 运的正常进行。
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虽以偏执妄想为主,但妄想系统 性不强,结构简单,内容常见嫉妒妄想、 被害妄想、关系妄想、疑病妄想、虚无妄 想等。 可伴有听、嗅、味等幻觉,常与妄想相关。
诊断与鉴别诊断
偏执性精神障碍指一组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而病 因未明的精神障碍,若有幻觉则历时短暂且不突出。 在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无明显的其他心理方面异常。 30岁以后起病者较多。 CCMD-3: 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内容较固定,并有一定的现 实性,不经了解,难辨真伪。主要表现为被害、嫉妒、 夸大、疑病,或钟情等内容。 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和自知力障碍。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3个月。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 致精神障碍、分裂症,或情感性精神障碍。
[ 严重标准 ] 日常生活、社会功能严重受 损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 病程标准 ]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 少已数小时到1个月。 [ 排除标准 ]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 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分裂症,或情感性精神障碍。
妄想阵发
一般无明显发病诱因,常突然急性起病,多在1周内 症状达到高峰,以短暂妄想为主,可有情感和行为 障碍。多见于青壮年,不发生于儿童,50岁以后罕 见。 [诊断标准] 22。3 ⑴符合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的症状标准。以突然产生多 种结构松散,变换不定的妄想为主,如被害、夸大、 嫉妒,或宗教妄想。可伴有恍惚、错觉、短暂幻觉、 人格解体,或运动增多或减少; ⑵病程短暂,但部分病例可长达3个月; ⑶排除反应性精神病、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 致精神障碍,或有持续性幻觉与特征性思维障碍的 分裂样精神病。
临床表现(2)
5.妄想有一定的现实性,不经深入调查,多 难辨是非。 6.除了与妄想或妄想系统直接相关的行为、 态度和情感以外,患者的言语、待人接物 均为正常。 7.病程中可间断地出现抑郁症状。 8.起病常在中年,确信身体畸形的病例可在 成年早期发病。
偏执狂
一类逐渐发病的慢性系统性妄想状态。 Kalbaum(1863)首先提出偏执(paranoia) 将没有幻觉而有严密系统化妄想的病例称为 偏执狂,明确列为疾病单元。 定义是:“一种由内因所引起的、以妄想为疾病 最突出的症状,逐渐形成一个牢固的妄想系统, 但在思维、意志及行为方面没有什么不一致,情 感亦相协调的精神病”。
病程和转归:病程多在数小时至1周左右
治疗:
①对主动向乘务员反映有头昏、紧张等表现的旅客,除 耐心安慰外,应改善患者的旅行环境,充分休息,可给予 地西泮5mg口服,注意观察,专人监护。 ②当患者意识障碍较轻,无冲动或兴奋紊乱时,可给与氟 哌啶醇4mg口服,或氯丙嗪50mg口服,4~6小时一次, 同时加强监护。 ③当患者出现恐怖性幻觉、错觉,或有被害妄想时,须肌 肉注射地西泮5~10mg,4~6小时一次。病情不见好转, 可肌肉注射氟哌啶醇,每次5~10mg,合并东莨菪碱 0.3mg,4~6小时一次,症状缓解后改用口服片剂,每 次6mg,4~6小时一次。由于患者的惊恐反应,易出现 自杀、自残和伤人行为,故必须隔离保护,必要时用保护 带约束病人。必要时就近停止旅行,护送至医院给予治疗。
症状学
症状学表现的R型聚类分析得出四类症状群: 第一类为地点定向障碍、伤人、人物定向障碍、 自我定向障碍、时间定向障碍、无法有效交谈、 焦虑; 第二类是眼神迷茫、无目的行为、其他妄想、幻 嗅、毁物; 第三类是被害妄想、恐怖、跳车、幻听、胡言乱 语、错觉、遗忘、痴笑、理解困难、言语零乱; 第四类是关系妄想、哭泣、幻视、幻味、忧郁。 从临床分型可归纳为两类: 一类以意识障碍为主,一类以思维障碍及行为障 碍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