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PPT课件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PPT课件
精神病学(第8版)
一、概述
2. 流行病学资料 • 由于概念及诊断标准不统一,因此,此病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难于获得。但一般认为不常见 • 多发生于20岁到30多岁的年轻人,女性多于男性,这一流行病学特点明显不同于精神分裂症 • 低社会经济阶层并遭受了灾难和文化变迁(如移民)者易患此病 • 遭遇重大心理社会应激源是其后罹患此病的危险因素 • 常与表演型、自恋型、偏执型、分裂型及边缘型人格障碍共病
被禁止的幻想、不能满足的欲望或逃避痛苦处境的一种防御方式
精神病学(第8版)
三、临床特征
• 患者通常在2周内或更短时间内出现急性的精神病状态,症状多变,每天之间甚至一天之内都 有明显变化。
• 表现为片断的妄想或幻觉,妄想和幻觉形式多种多样 • 亦可表现为言语紊乱 • 情绪可表现为淡漠、迷惑恍惚、焦虑激越等;也可以表现情绪反复无常 • 可表现行为紊乱或怪异行为、缄默不语或尖叫、近事记忆受损。这些提示有谵妄的可能,需进
的精神病性综合征。其特点是:既往精神状况正常的个体在没有任何前驱期症状的情况下急性起 病,在两周内达到疾病的顶峰状态,并通常伴有社会和职业功能的急剧恶化。症状包括妄想、幻 觉、思维形式和结构障碍、困惑或意识模糊及情感与心境障碍。也可出现紧张症样症状。症状的 性质与强度通常在每天之间甚至一天之内都有快速、明显的变化。病程不超过3个月,大多持续数 天到1个月。缓解完全。
精神病学(第8版)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 病因不明 • 应激因素和躯体素质因素在病因学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 不良的人格特征,尤其是有边缘型、分裂样、分裂型,或偏执型人格特征者是发生精神症状的
生物和心理易感素质 • 有些患者有精神分裂症或心境障碍家族史,但这些发现与该病的关系尚无定论 • 精神动力学机制强调患者的精神症状与不恰当的应对机制及患者的继发性获益有关,是患者对
精神病学(第8版)
五、治疗与预后
1. 治疗 • 短期住院有利于评估和保护患者;评估症状变化以及有无潜在危险 • 提供安静和结构化的病房环境;必要时隔离、保护 • 药物治疗:兴奋激越者可用氟哌啶醇、齐拉西酮肌注,或奥氮平等口服,BZDs可短期使用 • 心理治疗:解释应激源与精神疾病发作之间的关系,探索和发展新的应对策略 2. 预后 • 国外随访发现,首诊患者约半数发展成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等疾病,但整体预后较好 • 无论是急性发作期还是发作后的抑郁期,都要防止患者自杀 • 提示预后良好的因素:病前适应能力良好;病前无分裂特质;有严重促发因素;起病急;情感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精神病学(第8版)
一、概述
1. 概念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acute and transient psychotic disorder)是一类急性发作、病程短暂
症状明显;发作期有意识模糊;无情感迟钝;症状持续时间短;无精神分裂症家族史
精神病学(第8版)
七、治疗与康复
总体治疗原则
• 不论是首发或复发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 • 健康教育、工娱治疗、心理社会干预应贯穿治疗的全过程 • 药物治疗不佳和(或)有木僵违拗、自杀、攻击冲动者,可以单用或合用电抽搐治疗或其
行仔细的检查 • 部分患者在疾病发作前有应激源 • 病程一般为几天到一个月,少数患者可达3个月
精神病学(第8版)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当急性起病的精神病性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3个月(DSM-5要求不超过1个月),且表明精神 症状不能用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分裂情感障碍、妄想性障碍及物质使用或躯体疾病等所致精 神障碍来更好的解释时,诊断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是合适的。
感谢观看
他治疗
本章小结
1. 本章重点介绍了目前精神科住院患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精神分裂症, 包括其概念、流行病学现状、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 断、病程与预后及治疗与康复。 2. 对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包括分裂情感性障碍、妄想性障碍及急性短暂性 精神病性障碍,从概念、流行病学现状、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 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也进行了简洁的讲解。
(二)鉴别诊断
如果精神病性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则需考虑是否是精神分裂症、SAP、伴有精神病性症 状的心境障碍及妄想性障碍等。
其他:做作性障碍的症状是故意产生的;诈病是为了某种特殊目的而装精神病;与躯体疾病 及物质使用有关的精神障碍,通过医学和药学检查可以明确病因。还需与分离性身份障碍以及与 边缘型和分裂型人格障碍有关的精神病性发作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