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教学生活化

英语教学生活化

英语教学生活化一、提出背景2005年9月,农村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学生在对英语充满了好奇的同时,又感觉英语远离生活,有畏难情绪。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提出“让英语教学生活化”,让学生觉得英语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二、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

“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的生长点。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昭示了教育的生活意义,意味着生活会有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

因此,英语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学生在认识、学习和利用英语交际的过程中感悟“回归生活”的乐趣。

《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语言是为了表达和交流。

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活的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

三、方法、过程(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内容是教学之本,孩子学习英语年龄越小,我们越要注重教育的生活化。

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使孩子们感到亲切、自然、易学,能使孩子适应学习,得到发展。

现在我们使用的这套教材是一套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教材,话题包括:数字、颜色、身体、食品、玩具、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等,使我们很容易将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

1、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胖瘦、爱好、性格等许多方面。

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样式让学生学会表达的方式。

2、学生家庭的生活内容家庭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因此,家庭成员及他们的职业、家用电器等都是学生急于了解的教学内容。

每项内容我们还可以进行拓展。

如,让学生带着家庭成员的照片,介绍他们是谁,他们的职业、兴趣爱好等,学生很愿意主动学习与表达,并互相进行交流。

3、学生的学校生活内容学生的很多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在这个大家庭里学习、生活、运动还可以认识好多朋友、老师,在学校进行的各种运动,如:play football、play basketball、play table tennis等都是学生很想学到的语言。

当然,与校园生活相关还有好多词汇句子。

(二)、创建生活化课堂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教师应在《新课标》指引下,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学习到生活化的语言,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让生活走进课堂,使学生在展示自我的课堂上多一次生活舞台中的语言实践,并增强学习的信心。

1、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如:在教学新课标英语第三册“Happy Birthday”这一课时,教师精心准备生日蛋糕、生日歌曲,然后让学生学唱歌曲“Happy Birthday to you”,最后让学生再来模拟表演这部分内容,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了英语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

我们在渗透教学Teacher’s Day /Christmas Day/Children’s Day时,要适时让学生为这些节日策划活动,学生在期待这些日子到来的同时,对英语学习充满了兴趣和渴望。

2、编排恰当的游戏游戏是对生活的一种模仿。

活泼有趣的游戏是课堂教学的兴奋剂,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更轻松,更活跃。

⑴、“Stop!—Go!”游戏。

找6—8名学生站在一起,组成一组。

教师发令“Go!”,学生开始没有规则地走动,几秒钟后,教师发令“Stop!”大家停止走动,让位置最靠近的两个学生开始就本课的语言现象交谈,如问候、自我介绍、谈论天气、颜色、数字等。

交流结束后,教师再次发令,游戏重新开始。

⑵、“Guess words”游戏。

教师手拿单词卡片,让卡片背对学生问:“What’s this?”学生如果猜对了,则予以表扬。

如果猜错了,则继续猜,直到猜对为止,目的是让学生反复训练所学单词。

⑶、“Say and do”游戏。

学完现在进行时后,教师可找几个学生站在前面,第一个学生边说句子边做动作,但所做的动作不能与所说句子一致。

如这个学生一边做跑的动作,一边说“I’m jumping/ singing/sleeping…”但不可说“I’m running”第二个学生按第一个学生所说的句子,但必须说出另外一个句子,依此类推,如果有人说的句子与所做的动作一致,则被淘汰。

3、创设情境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运用语言做事情,为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语言情境,如可借助看病、问路、借物、节日等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或一些故事、短剧等,让学生进行表演。

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另一方面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进行交流,可以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和学习兴趣。

把语言交际贯穿在英语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句型的基础上,提高语言实践能力。

对于学生的表演,教师要正确引导,及时表扬、鼓励,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同时,可利用现代媒体,营造各种不同的情境,模拟各种各样比较真实的情景。

【课例】Unit We have a big family dinner(新课标英语第三册Module 7 Festivals)【课型】新授课课前:根据教学目标,我布置学生课下搜集过春节时的一些习俗,这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后:利用所学句型,交流过节时的风俗习惯。

1、学习目标⑴、Happy New Year。

⑵、At Spring Festival,we have a big family dinner。

⑶、表达节日问候以及描述过节时的风俗习惯。

2、教学程序⑴、热身复习师:出示准备好的一些食物卡片,询问学生:“What do you like?”引导学生回答:“I like…”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不同的食物卡片分发给学生,询问学生:“What have you got?”引导学生回答:“I’ve got…”⑵、课文导入师:播放过春节的音乐,音乐完毕,学生交流后询问学生:“What is it about?”老师借机讲解新单词——Spring Festival。

然后老师继续提出问题:“What do we say at Spring Festival?What do we have at Spring Festival?”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全班汇报。

⑶、课文教学①、师:把本课的挂图贴在黑板上,播放录音呈现SB Unit1活动1的内容。

生:边看图,边听录音,尽可能多地理解课文内容。

师提问:“What’s the book about?What is Spring Festival?At Spring Festival,what do we have?”生:带着问题听第二遍录音,试着回答问题。

②、完成SB Unit 1活动2生:听课文录音,并逐句跟读,老师注意纠正学生的语言。

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故事,根据当地习俗,改编课文中的故事。

⑷、拓展练习①、生:准备两张大纸,分别写下“True”和“False”。

师:根据课文内容说句子,学生判断正误,比一比看谁的反应又快又准确,比一比看谁的反应又快又准确。

②、师:播放春节时的乐曲,红包,红包里面是许多张有关食物的图片。

生:听音乐,传红包,教师随时停止音乐,拿到红包的同学,运用句型“At Spring Festival,we have…”表达所抽到的食物内容。

师:如学生表述正确,发给他糖果、花生等以示鼓励。

③、师:以小组为单位出示春节的照片,春节场景图。

生:为图画、照片配解说文字。

师:所有学生的图画拼贴画贴到一张大纸板上,将其命名为“Chinese New Year”,评选“最佳墙报奖”。

⑶、课后作业①、听录音,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

②、收集有其他节日的图画或照片,了解风俗习惯。

如:中秋节、端午节人们吃什么、做什么。

下一节课前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收集、了解到的节日知识。

三、课外实践生活化,在生活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英语课程实验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校园文化的布置布置富有英语信息的校园环境,校园标语牌可采用双语制,教室里设立英语角、英语墙报、介绍国外风俗习惯的图片、开设英语小广播等。

2、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由地观察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去捕捉、收集一些带有英文标记的图片、广告语、交流标记及一些常用专业术语它们来自于生活,许多都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熟悉的或能反映一定时代气息的内容。

如WC(厕所)、Women’s(女厕)、CCTV(中央电视台)、WTO(世界贸易组织)、No Smoking(禁止吸烟)等,由于这些来自于生活,更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3、编排恰当的儿童剧,演唱英文歌曲。

每学完一个模块,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本模块的重点自编自演一段话。

通过自编自演,学生有了自主发挥的时空,全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大大培养和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

同时也可将所学单词、句子编成学生较熟悉的曲调,如“找朋友”、“新年好”等,教他们演唱,教学效果颇佳。

四、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1、英语教学生活化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2、推动了小学英语教学中注重知识目标向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转化的进程。

总之,英语教学生活化是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在研究中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体验了学习成功,享受了学习的乐趣。

但是我们的研究刚刚起步,英语教师还很年轻,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

我们坚信我们的研究将更加成熟。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要更加注重理论学习,总结实践经验,保留更多有价值的材料。

(作者单位: 251511山东省临邑县林子镇教育办公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