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驱驱油机理解析
聚驱区块年产油量 1044.4×104t
三采年产油量
1234.9×104t
三次采油概论
9
8
7
)6 吨 万 (5 量 物 合4 聚 注 年3
2
1.80
1
0 1996
大庆油田逐年注聚量
6.42
6.61
6.99
3.73
4.68
1997
1998
1999
2000
时间(年)
2001
三次采油概论
8.62
8.80
室内 研究
1965年
探索 试验
1972年
先导 试验
1989年
工业 试验
1991年
推广 应用
1995年
三次采油概论
? 聚合物驱形成的主要配套技术
(1)聚合物产品质量检测技术 (11)聚合物驱采油工艺技术
(2)聚合物驱油效果实验评价技术 (12)聚合物驱分层注聚技术
(3)深度调剖剂性能评价技术 (13)聚合物驱深度调剖技术
三次采油概论
目前世界上已形成成熟的四大三次采油技术系列
1.热力采油技术 (1) 蒸汽采油技术。有蒸汽吞吐采油技术和蒸汽驱采油技术两类。 (2) 油层就地燃烧技术。
2.气体混相驱(或非混相驱)采油技术 (1) 烃类驱采油。有液化轻烃混相驱采油、富气驱采油 (混相或非混相〉 和贫气驱采油三类。 (2) C02混相或非混相驱采油。 (3) 氯气驱采油。
化学驱油机理
在油田上应用的增稠剂一般需要具备 剪切稳定性、热稳 定性、耐盐性和抗生物降解能力,聚丙烯酰胺的水溶液
经过剪切其粘度有某些下降,但是不妨碍它作为增稠剂。在使用温 度上,在 70℃以下它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抗生物降解能力。但是它 的耐盐性较差,特别是地层水中有高价阳离子存在时,可能出现沉 淀而降低其增稠能力。因此,聚丙烯酰胺适用于油层水中含盐度较 低,埋藏深度不太大 (油藏温度不高 )的油藏。
化学驱油机理
常用的增稠剂有 化学制剂 和 生物化学制剂两大类。常用的化
学增稠剂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这是一类高分子化合物,它的增 稠能力主要由其分子量来决定。常用的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度为 25-30 %,平均分子量为几百万到上千万。聚丙烯酰胺不是一种单纯化合 物,它的分子量有一个分布范围,一般说来,分子量的分布范围愈 窄愈好。
需要添加防腐杀菌剂。从上面两种增稠剂的分子结构特性上看, 聚 丙烯酰胺为柔性链,而黄原胶为半刚性链,因此,在用 作增稠剂时聚丙烯酰胺在驱油方面更为有利。但在一些特殊
E = Ew × Es × Er
化学驱油机理
Ew: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
为了提高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可以用提高井网密度 来实现。一般说来,油田开发后期加密钻井是提高石油采收 率的一个重要措施。井网加密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由经济因 素而不仅由技术因素来决定。
化学驱油机理
Es:注入液的体积波及效率
在驱替过程中如果驱替工作剂的流度高于它所驱动的流体的 流度时将出现粘性指进现象。驱油剂指进的结果将大大降低其波 及效率而增加工作剂的耗用量。此外,油藏岩石的非均质性同样 也会降低波及效率。例如大庆油田葡萄花油层是一套正韵律沉积, 下粗上细 ,下部的渗透率比上部高,在水驱油时水往往沿着底部推 进而在油层上部则留下大量的未被驱扫的石油。提高注入水的粘 度将有助于提高波及效率。为这一目的而使用的化学添加剂常被 称为增稠剂。改善驱替流体与被驱替流体之间的流度比可以降低 粘性指进 ,从而提高驱油效率。
(19)聚合物驱现场应用效果评价技术
(10)聚合物驱射孔技术
(20)聚合物驱油经济效益评价技术
? 聚合物驱工业化推广应用效果
注聚区块
27个
注聚面积
321.36km2
动用地质储量
5.367×108t
聚驱总井数
5603口
累积注入干粉量 46.89×104t
三采累积产油量 6771.89×104t
三采累积增油量 2709.67×104t
聚合物驱油机理认识
作为一种非再生的化石能源,石油采收率不仅是石油 工业界,而且是整个工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由于石油是 一种流体矿藏,具有独特的开采方式,所以在各种矿物中 石油的采收率是比较低的。石油的采收率平均约在 3O%-60 %之间,在目前条件下,当一个油藏停止开采时,油藏中 仍然残留着大量石油,而采出的油量仅占其中较少的一部 份。如何把遗留在油藏中的石油经济有效地开采出来,是 石油工作者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
2002
2003
大庆油田逐年聚驱产油量
三次采油概论
1300
1200
1100
1000
900
)
吨 800
万
( 700 量 600
油
产 500
年
400
300
200
100
0
294.5
1996
558.8
1997
816.9
827.0
906.5
1998
1999 2000 时间(年)
953.3
2001
1134.6
化学驱油机理
生物化学制剂中用得比较多的是生物多糖型增稠剂,其中比较 普遍和常用的是 黄原胶 ,黄原胶是淀粉经过某一类特定的菌种发醇 后的产物,它是一种多用途的生物化学制剂与聚丙烯酰胺相比,它 的增稠能力较高,耐盐性较好。虽然它也有剪切变稀的特性,但是 变稀的溶液经过短时间的静止 (剪切应力消失 ),很快就能恢复其原 有的粘度。它的耐温性和抗生物降解能力却比较弱,为此在使用时
(4)聚合物驱数值模拟技术
(14)聚合物驱综合调整技术
(5)聚合物驱规划指标预测技术 (15)污水抗盐聚合物驱油技术
(6)聚合物驱布井方案优化技术 (16)聚合物驱产出液处理工艺技术
(7)聚合物驱油方案优化技术 (17)聚合物驱动态监测技术
(8)聚合物配制工艺技术
(18)聚合物驱综合管理002 2003
目前最为成熟的化学驱方法是聚合物驱,在 大庆油田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三元复合驱在 大庆油田发展较快,成为化学驱中最有潜力,提 高采收率幅度最大的储备技术。
化学驱采油原理
化学驱油机理
采收率由三个因素来决定:一是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 (Ew),二是注入液的体积波及效率(Es),三是水驱油的效率 Er,总的采收率E将是这三个效率的乘积,即:
3.化学驱采油 (1) 聚合物驱采油。 (2) 表面活性剂驱采油(或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采油) (3) 碱驱采油 (4) 聚合物/表活剂/碱驱采油
4.微生物采油
包括微生物调剖或微生物驱油。
三次采油概论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技术逐步形成了驱油机理 及油藏适应性、注入参数及注入方式优化、聚驱 过程中综合调整等配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