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


在1790年、1791年两次访问法国期间,与法国姑娘阿内特·瓦隆 恋爱,生有一女。
• 华兹华斯之后结识柯勒律治 和骚塞。由于他们三人曾一 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德 兰湖区,先后在格拉斯米尔 和文德美尔两个湖畔居住, 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 “湖畔派诗人"之称,华兹华 斯是“湖畔派诗人"的领袖, 在思想上有过大起大落,由
萝西与他最为亲近。住
在寄宿学校中,与兄弟 姐妹们分开生活。
• 华兹华斯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是十分贫寒的。但是他生活地区的美 丽自然风光,疗救和补偿了他在物质与亲情上的缺失,因而华兹 华斯的对早年的回忆并不觉得贫苦。他对自然有着“虔诚的爱”,
将自然看成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受学校老师的影响,开始写诗。 华兹华斯的第一首诗歌完成于1784年。
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
• The Daffodils
• By Wordsworth
• 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 A host,of golden daffodils; • Beside the lake,beneath the trees, •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 沉思,
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
那是孤独之中的福;
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 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 这是华兹华斯抒情的代表 作之一,写于1804年。据 说此诗是根据诗人兄妹俩 一起外出游玩时深深地被 大自然的妩媚所吸引这一 经历写成的,体现了诗人 关于诗歌应描写"平静中回 忆起来的情感(emotion recollected in tranquility) 这一诗学主张。
连绵不绝,如繁星灿烂, 在银河里闪闪发光, 它们沿着湖湾的边缘 延伸成无穷无尽的一行; 我一眼看见了一万朵, 在欢舞之中起伏颠簸。
粼粼波光也跳着舞, 水仙的欢欣却胜过水波; 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 诗人怎能不满心快乐! 我久久凝望,却想象不 到
• For oft, when on my couch i lie • In vacant or in pensive mood, • 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 Which is the bliss of solitude; • 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 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
初期对法国大革命的热烈向 往,变成了遁迹山水的自然 崇拜,在诗意上形成了划时 代的革新,以至有人称他为 第一个现代诗人。
桂冠诗人
• 据希腊神话所述,当阿波罗快要追上达 Nhomakorabea涅时,她变成了一棵月桂树。阿波 罗随即把月桂作为他的标志,并决定把月桂枝条或桂冠作为给诗人及优胜者 的荣誉奖赏。
• 从阿波罗神话到英国的桂冠诗人,一脉相承,沿袭了国王和首领们供养宫廷 诗人为其歌功颂德的古老传统。为宫廷娱乐而设的专职诗人,
• 1787年他进入剑桥大学圣 约翰学院学习,1790年和 1791年两次赴法。当时正 是法国大革命的年代,他 对法国革命怀有热情,认 为这场革命表现了人性的 完美,将拯救帝制之下处 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年 轻的华兹华斯对革命深表 同情与向往。
• 但他的舅父对他的政治活 动表示不满,不愿再予接济。 正在走投无路时,一位一直 同情并钦佩他的老同学去世, 留给他900英镑。于是在 1795年10月,他与多萝西一 起迁居乡间,实现接近自然 并探讨人生意义的宿愿。多 萝西聪慧体贴,给他创造了 创作的条件。后来她也成为 了诗人。一直与他作伴,终 身未嫁。
William Wordsworth
--诗是强烈情感的
自然流露,来源于诗人宁静的回忆。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英国浪漫主义诗 人,曾当上桂冠诗人。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
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他是文艺复兴
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其诗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 (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被作为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的格言。
• 这首诗写于诗人从法国回来不久。诗 人带着对自由的向往去了法国,参加 一些革命活动。但法国革命没有带来 预期的结果,随之而来的是混乱。诗 人的失望和受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后来在他的朋友和妹妹的帮助下,情 绪才得以艰难地恢复。这首诗就写于 诗人的心情平静之后不久。
• 在诗的开头,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朵 孤独的流云,孤单地在高高的天空飘 荡。孤傲的诗人发现一大片金色的水 仙,它们欢快地遍地开放。在诗人的 心中,水仙已经不是一种植物了,而 是一种象征,代表了一种灵魂,代表 了一种精神。
我孤独的漫游,像一朵云 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 忽然见我看见一群 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 在树荫下,在湖水边, 迎着微风起舞翩翩
• 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 And twinkle on the Milky Way, • They stretched in never-ending line • Along the margin of a bay: • 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 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
• The waves beside them danced, but they • Out-did the sparking waves in glee: • A Poet could not but be gay • In such a jocund company: • I gazed—and gazed—but little thought • What wealth the show to me had brought:
• 水仙很多,如天上的星星,都在闪烁。 水仙似乎是动的,沿着弯屈的海岸线 向前方伸展。诗人为有这样的旅伴而 欢欣鼓舞、欢呼跳跃。在诗人的心中, 水仙代表了自然的精华,是自然心灵 的美妙表现。但是,欢快的水仙并不 能时时伴在诗人的身边,诗人离开了 水仙,心中不时冒出忧郁孤寂的情绪。 这时诗人写出了一种对社会、世界的 感受:那高傲、纯洁的灵魂在现实的 世界只能郁郁寡欢。当然,诗人的脑 海深处会不时浮现水仙那美妙的景象, 这时的诗人双情绪振奋,欢欣鼓 舞。
1、LIFE EXPERIENCE 2、POETRY APPRECIATION
LIFE EXPERIENCE
1770年4月7日生于北 部昆布兰郡科克茅斯的 一个律师之家。
1850年4月23日卒于 里多蒙特。
• 华兹华斯排行第二,上 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
妹妹和两个弟弟。其父 是个律师。华兹华斯8 岁丧母,13岁丧父,他 和弟兄们由舅父照管, 妹妹多萝西(Dorothy) 则由外祖父母抚养。多
诗歌的基调是浪漫的,同时带着浓烈的象 征主义色彩。可以说,诗人的一生只在自 然中找到了寄托。而那平静、欢欣的水仙 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在诗中,诗人的心 灵和水仙的景象融合了。这首诗虽然是在 咏水仙,但同时也是诗人自己心灵的抒发 和感情的外化。
诗人有强烈的表达自我的意识,那在山谷 上的高傲形象,那水仙的欢欣,那郁郁的 独眠或是诗人自己的描述,或是诗人内心 的向往。诗人的心灵又是外向的,在自然 中找到了自己意识的象征。那自然就进入 了诗人的心灵,在诗人的心中化为了象征 的意象。
定桂冠诗人); • 阿尔弗雷德·奥斯丁,1896—1913; • 罗伯特·布里吉斯,1913—1930;
POETRY APPRECIATION
• (1) 抒情诗: 《抒情歌谣集》、《丁登寺旁》 • (2) 长诗: 《序曲》、《远游》 • (3) 自传体叙事诗 :《革命与独立》 • (4)诗歌:《露西》、《咏水仙》、《不朽的征 兆》
• 1998年之前的桂冠诗人是终身的,自安德鲁·莫辛开始,桂冠诗人制度出现 变革,此后桂冠诗人不再是终身的,而改为十年任期。同时,桂冠诗人的年 薪也不再是象征性的100英镑外加一桶雪莉葡萄酒,而是变为大约5000英镑 外加一桶雪莉葡萄酒。
• 托马斯·沙德韦尔,1689—1692;
• 内厄姆·泰特,1692—1715; • 尼古拉斯·罗,1715—1718; • 劳伦斯·尤斯登,1718—1730; • 科利·西伯,1730—1757; • 威廉·怀特黑德,1757—1785; • 托马斯·沃顿,(Thomas Warton)1785—1790; • 亨利·詹姆斯·派伊,1790—1813; • 罗伯特·骚塞,(Robert Southey)1813—1843; •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843—1850; •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1850—1892(丁尼生死后,4年没有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