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志年学号: 01100289指导教师:王晓琳开始时间: 2013-7-6结束时间: 2013-7-12成绩: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志年学号: 01100289 年(班)级:工业工程10-2班地点:课程设计题目:液压转向器总平面布置设计课程设计容与要求:《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设计》容与要求如下:1、液压转向器厂物流分析。

2、液压转向器厂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3、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相当于A3图样的坐标纸1。

4、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相当于A3图样的坐标纸1。

5、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图三个方案,A3图样三。

6、评价择优,选出最佳总平面布置图。

7、编写设计说明书,工作量不少于12000字。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评语前言设施规划与物流工程是工业工程专业重要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是工业工程学科中公认的重要研究领域和分支之一。

学好它是我们工业工程人员的责任。

我们知道其中的设施规划与设计着重研究工厂总平面布置、车间布置及物料搬运等容,其任务是通过对工厂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包括物流与分物流)的分析,再进行合理布置,目的是得到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工厂作为一个生产系统是由人员、设备、技术、资金、土地等多种因素所构成,整个系统的效益即总投入与总产出之比应尽可能达到最高水平。

因此,工厂布置设计就是一项多因素,多目标的系统优化设计课题。

但在设计工厂总平面布置图时,考虑的因素非常多,我们不可能全部考虑到,解决方法是只考虑重要的影响因素。

由于社会需要的多样性,生产不同产品工厂的模式必然存在着差异,这就给工厂布置设计带来了难题。

系统布置设计(SLP)方法提供了一种以作业单位物流与非物流的相互关系分析为主线的规划设计方法,采用一套表达力极强的图例符号和简明表格,通过一套条理清晰的设计程序进行工厂布置设计。

这种方法为设施设计人员与生产管理人员广泛采用,实践效果良好。

系统布置设计不是一种严密的设计理论,而是一套实践性非常强的设计模式和规的设计程序。

学习和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直接参与设计工作。

另外,在此特别感在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对我给予很大帮助的老师和同学。

目录1.设计容概述 (5)1.1 设计题目 (5)1.2 设计目的 (5)1.3 课程设计容与要求 (5)1.4 原始给定条件 (6)2.总平面布置设计过程 (7)2.1基本要素分析 (7)2.1.1产品分析 (7)2.1.2作业单位分析 (10)2.1.3工艺过程分析 (10)2.1.4 自然气象条件 (16)2.2物流分析 (16)2.2.1产品工艺过程分析 (16)2.2.2、物流分析 (21)2.3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关表——非物流 (24)2.5绘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30)2.6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34)2.7绘制工厂总平面布置可行方案图 (36)2.8评价择优 (38)设计总结 (40)参考文献 (41)1.设计容概述1.1 设计题目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设计。

1.2 设计目的《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是工业工程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和分支之一。

设施规划与设计着重研究设施总平面布置、车间布置及物料搬运等容,目标是通过对设施的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分析,合理布置,得到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重要时间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规定的工业实施布置设计的一次基本训练。

其目的是:1)、能正确运用工业工程基本原理及有关知识,学会对工业设施进行系统分析;2)、通过对工程设施布置的实际设计,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的规程序;3)、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学会如何编写有关技术文件;4)、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课程设计容与要求《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设计》容与要求如下:1)、液压转向器厂物流分析。

2)、液压转向器厂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3)、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相当于A3图样的坐标纸1。

4)、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相当于A3图样的坐标纸1。

5)、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图三个方案,A3图样三。

6)、评价择优,选出最佳总平面布置图。

7)、编写设计说明书,工作量不少4于12000字。

1.4 原始给定条件当地现有一叉车修理厂,占地面积为20000m2,厂区南北长为200m,东西宽为100m,所处地理位置如图1-1所示。

该厂职工人数300人,计划改建成年产量6500套液压转向器的生产厂,需要完成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

北图1-1 待建液压转向器厂厂区图2.总平面布置设计过程良好的设计程序是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成功的关键,为保证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效率,我们可以根据以下步骤对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设计。

2.1基本要素分析2.1.1产品分析1)产品名称:液压转向器2)产品结构及有关参数:液压转向器的基本结构如图2-1所示,有22个零、组件构成,每个零、组件的名称、材料单件重量及年需求量均列于表2-1中。

计划年产量为6500套。

图2-1 液压转向器结构表2-1 零件明细表工厂名称:液压转向器厂产品名称液压转向器产品代号计划年产量序号零件名称零件代号自制外购材料总计划需求量零件图号形状尺寸单件重量(Kg)说明1 连接块组件√20 6500 0.092 前盖√HT250 6500 0.903 X型密封圈√橡胶6700 0.044 挡环√20 6500 0.035 滑环√20 6500 0.036 弹簧片√65Mn 45500 0.017 拔销√65Mn 6700 0.028 联动轴√45 6500 0.279 阀体√HT250 6500 7.0010 阀芯√45 6500 0.6续表2-1 零件明细表工厂名称:液压转向器厂2.1.2作业单位分析根据液压转向器结构及工艺特点,液压转向器厂设立如表2-2所示12个作业单位,分别承担原材料存储、备料、热处理、加工与装配、产品性能试验、生产管理与服务等各项生产任务。

表2-2 作业单位建筑物汇总表续表2-2 作业单位建筑物汇总表2.1.3工艺过程分析由于液压转向器结构比较简单,因此其生产工艺过程也很简单,总的工艺过程可分为零、组件制作与外购,半成品暂存,组装,性能试验与成品存储等阶段。

1)零、组件制作与外购液压转向器上的标准件、异形件如塑料护盖、铝制标牌等都是采用外购、外协的方法获得,入厂后由半成品库保存。

其它零件由本厂自制,其工艺过程分别见表2-3至表2-15。

表中各工序加工前工件重量为:该工序加工后工件重量/该工序材料利用率。

2)标准件、外购件与半成品暂存生产的零、组件经车间检验合格后,送入半成品库暂存。

定期订购的标准件和外协件均存放在半成品库。

3)组装所有零、组件在组装车间集中组装成液压转向器成品。

4)性能试验所有组装出的液压转向器均需进行性能试验,试验合格的成品送入成品库,试验不合格的返回组装车间进行修复。

一次组装合格率估计值为80%,二次组装合格率为100%。

5)成品存储所有合格液压转向器存放在成品库待出厂。

表2-3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4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5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2-6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7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8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9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10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11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13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14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15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2.1.4 自然气象条件自然环境以本地气象条件为主,主要考虑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

2.2物流分析物流分析是机械制造厂平面布置的基础,只有进行准确的物流分析后,才有可能得到合乎需要的布置方案。

2.2.1产品工艺过程分析1)分析给定的工艺过程表,通过对产品加工、组装、检验等各加工阶段及各工艺过程路线的分析,计算每个工艺过程的各工序中加工前工件单件重量及产生的废料重量,并折算成全年重量。

见表2-16。

表2-16 原料重量与成品重量对比表2)各个自制零、组件工艺过程图(见图2-2)原材料:20连接块组件原材料:20挡环292.5原材料:HT250滑环原材料:20阀套910图2-2a 图2-2b隔盘520后盖图2-2c 图2-2d阀芯39.394 限位柱28.139 图2-2e 图2-2f前盖阀体1539.474图2-2h图2-2i定子转子联动器图2-2g 图2-2k 图2-2m注:自制零部件工艺过程图(单位:kg) 3)汇总形成产品总的工艺过程图(图2-3)原材料:原材料:原材料:原材料:原材料:图2-3 液压转向器总工艺流程图 (单位:kg)2.2.2、物流分析1)根据产品总的工艺过程图,统计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强度。

当存在逆向物流时,物流强度等于正、逆物流强度之和,统计的结果填入物流强度汇总表。

这里用当量系数法进行分析,所以先计算当量系数(仅考虑物料的重量因素),然后计算物流强度,并对物流强度进行分析,分别如表2-17、2-18所示:当量物流量的计算公式为:上式中f ——当量物流量,单位:当量吨/年,当量吨/月 ——某种物料的当量物流量,单位:当量吨,当量公斤 ——单位时间某种物料的运输重量,单位:吨,公斤——单位时间流经某一区域或路径的单元数,单位:单元数/年假设:根据总工艺流程图,找出作业单位对之间的最大运输重量,并分为4、3、2、1和0五个等级,设作业之间没有关系的作业对为0级。

等级参照表如表2-17所示:表2-17 等级参照表2)物流强度等级分析。

物流分析包括确定物料移动的顺序和移动量两个方面。

如果通过工艺流程分析能够正确的安排各工序的或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前后顺序),那么各条线∑∑==+==ti i i i t i i i K a n q n f 11)1(路上的物料移动量就是反映工序或作业单位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基本衡量标准。

由于直接分析大量物流数据比较困难,而且也无必要,SLP中将物流强度化成5个等级,分别用符号A、E、I、O、U表示,其物流强度逐渐减小,对应着超高物流强度、特高物流强度、较大物流强度、一般物流强度和可忽略搬运5种等级,应按物流路线比例或承担的物流量比例来确定。

可参考如下表2-19:表2-19 物流强度等级划分表由2-17的等级划分标准可对该系统的物流强度进行分析,如下表2-20所示:表2-20 物流强度分析表3)填写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