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变电站)110kV主变压器技术协议1、适用范围本技术条件适用于主变压器的招标订货,是相关设备订货合同的技术条款。
2、采用标准卖方应使用最新颁布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买方同意时可以使用其他性能更高的标准。
行业标准中已对产品质量分等做出规定的条款,卖方所提供的产品性能应达到优等品的标准。
当以上标准中的条款与本技术条件发生偏差时,应以本技术条件为准。
3、设备规范:3.1 设备名称:三相双绕组油浸风冷式有载调压升压变压器设备规格: SF-200000/1103.2 主要技术要求3.2.1 使用环境条件1)安装地点:,户外2)海拔高度:≤1000m3)环境温度: -25℃~+40℃4)相对湿度(25℃): 80%5)抗震能力: VII度6)最大日温差: 25℃7)日照强度(风速0.5m/s时):0.1w/cm28)日照强度(风速0.5m/s时):0.1w/cm29)最大风速:≤35m/s10)最大覆冰厚度: 10mm11)防污等级 IV级3.2.2 运行条件1)额定工作电压: 115/13.8 kV2)系统概况:系统标称电压 110 kV系统最高电压 126 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接地或不接地3)额定频率: 50Hz3.2.3 性能参数1)额定容量: 200MVA2)电压比: 115±2×2.5%/13.8kV3)接线组别: YNd114)短路阻抗: 13% (在额定分接下,允许偏差±7.5%)5)在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下的空载电流: 0.3%(允许偏差+30%)6)在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下的空载损耗(kW):120 (允许偏差+15%)7)在75℃下的负载损耗(kW): 575 (允许偏差+15%)8)总损耗:总损耗=空载损耗+负载损耗 (允许偏差+10%)9)冷却方式(容量):ONAN/ONAF 67%/10010)变压器的温升:绕组/顶层油温/铁芯本体、油箱及结构表面:65k/55k/80k11)噪声水平:≤75dB(A)/0.3m12)绝缘水平:A、吸收比≥1.3B、每个绕组对其他绕组及地≥5000MΩ;C、铁芯对地≥600MΩ14)整体介损:≤0.5%(在20℃时)15)局部放电量:在高、低压侧测试局部放电量≤100pC(1.3Um/3)16)二次端子回路一分钟工频耐压:1kV;17)承受突发短路的能力:变压器应能承受外部短路40kA(有效值),时间为2s,变压器应无损伤。
并应能承受外部短路100kA(峰值)冲击,绕组及铁芯等不应有不允许的变形和位移。
短路后线圈最热点温度不高于250℃,保证该变压器可继续运行。
18)过电压能力:环境温度为+40℃时对应于任意分接应能承受的工频过电压变压器负载能力和事故过负荷能力应满足GB/T15164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的要求。
20)变压器油:采用克拉玛依炼油厂生产的环烷基25号变压器油。
变压器出厂试验应使用随变压器供货的新变压器油,并在出厂试验前后进行油化验。
提供的变压器油应经过真空过滤脱气脱水和机械过滤除去杂质。
需用油罐装运时应采用干净的、密封良好的专用油罐,并随油罐提供装罐以后的油化验报告。
变压器充油运输时应提供变压器内的油化验报告。
其指标应符合GB2536要求,油中应不含有害的PCB成分。
要求油中气体分析总烃小于10ppm,油中不含有乙炔,氢含量小于10ppm,油的击穿电压不低于40kV/2.5mm。
油中的微水含量不高于15ppm,油介质损耗小于0.3%(90℃)。
3.2.4 结构尺寸及技术要求产品应采用设计及制造经验成熟、结构简单可靠和经过运行考验的产品;在保证变压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噪声和损耗以及节省投资。
1)线圈:变压器线圈应采用优质的半硬无氧铜电磁线绕制,凡采用换位导线的应使用自粘型的换位导线,导线绝缘良好无破损。
线圈绕制应紧密,同一段的相邻导线间不得有明显的空隙。
导线换位处应加包绝缘,纠结线段过弯处应垫平,使导线平滑过渡,不对导线绝缘产生剪切力。
变压器线圈上的垫块应采用高密度纸板制成,并进行倒角处理。
线圈应采用整体套装工艺和恒压干燥工艺。
器身组装时应采用油压千斤顶压紧线圈,使线圈压紧力达到设计的规定值。
当采用压钉结构时每一相压钉的数量应不少于8个。
变压器线圈的上压板应采用整圆的层压木压板,应使A、C相线圈的外侧以及上铁轭下部的线圈也得到有效的压紧,并在上部压钉(压紧装置)的位置上增加辅助压板,应尽可能使线圈下部的支撑面以及上部的压紧面积足够大。
变压器线圈内所用的撑条和绝缘压紧件应进行预密化处理或采用高密度纸板,低压线圈和调压线圈应采用内衬硬纸筒。
套管引线外部应包扎绝缘。
线圈引出线应有足够强度的导线夹固定。
线圈的出线段和调压线段的导线引出处应加包绝缘并绑扎牢固。
2)变压器铁芯和器身变压器的铁芯应采用优质的硅钢片制造,铁芯的剪切毛刺和叠装间隙应小于规定值,铁芯绑扎、夹紧牢固,绝缘良好。
铁芯夹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夹件绝缘良好,上、下夹件与铁芯之间的绝缘纸板应至少高于铁芯最外一级硅钢片每边10 mm。
夹件与油箱的连接应正确可靠。
变压器的器身结构应带下夹件,需要时能在现场进行吊芯检修工作。
变压器的器身与油箱间应牢固固定,可承受运输中加速度为3g以上的冲击,并有足够的裕度,变压器应允许在运输过程中倾斜15度。
3)变压器油箱:a. 变压器油箱以及除储油柜以外的所有附件均应能承受残压小于133Pa的全真空试验和正压0.1MPa的机械强度试验,油箱不得有损伤和超过油箱厚度两倍的变形。
b. 变压器油箱以及所有附件均应能承受在储油柜上施加的50kPa油压渗漏试验,72小时无渗漏。
c. 变压器油箱采用钟罩结构,上下节油箱的连接法兰(箱沿)厚度≥20m m。
钟罩箱沿上的档圈应严格控制其厚度。
最外层挡圈应为分段,留出的间断便于挡圈内的清理。
d. 变压器油箱上应有足够数量和强度的支点、吊点(考虑变压器和上节油箱起吊平衡)和牵引点(四个方向)。
e. 变压器油箱上的有载开关(本工程无)一侧下部应设有人孔,低压套管侧应有接线手孔。
f. 所有带安装螺孔的法兰其螺孔都应采用盲孔,不采用栽丝。
所有密封盖板应有足够厚度,在螺栓压紧处不得变形。
g. 所有法兰盘密封垫的接触面应进行精细的加工,每一对法兰应有一面带槽,槽的边缘应导角,槽的深度和宽度应能保证密封垫合适的压缩量。
h. 变压器油箱表面涂漆前应经过喷沙除锈处理,漆膜牢固、均匀,无损伤锈蚀。
油箱内外按涂漆工艺喷涂底漆和面漆,油箱内部涂以浅色漆,并与油有良好的相容性。
油箱外部面漆至少两层,涂漆应均匀,色泽明亮。
i. 变压器油箱底部应在两侧分别设一个接地装置。
j. 为使油箱中的气体易于汇集在气体继电器内,要求升高座的连管、变压器与储油柜的连管与水平面有约1.5度的升高坡度。
变压器的箱顶盖应有坡度内部不得有存气死角,外部不得积水。
k. 变压器油箱壁不得采用夹层结构。
4)设计寿命年限:在正常运行和维修条件下30年。
5)对变压器安装尺寸和重量的要求:必须订货附图要求,否则按厂家标准配置。
6)对变压器套管出线方向和主要附件布置的要求:必须订货附图要求,否则按厂家标准配置。
7)对变压器运输尺寸和重量的要求:无4、附件及材料变压器的所有附件都应采用通过鉴定并经过行业质量检查合格的厂家的优质产品,附件进厂后应进行逐个检查(应试漏的进行单独的试漏),并进行规定的验收试验。
出厂前所有附件都应进行整体试装,整体充油压试漏后方可出厂。
4.1 有载分接开关: (本工程无)4.1.1 采用高压中性点调压,有载开关型式:型有载分接开关。
4.1.2 有载开关调压范围:110±8×1.25% kV4.1.3 有载开关电动机构,为电动机构提供的交流电源为三相380/220V,50Hz,各种继电器动作可靠,电气限位和机械限位开关动作正确,无卡死和越位现象。
电动机构设有防连调、反相序拒动措施,机构应不得有连调现象。
电动机构开关位置指示正确,内、外指示相符。
控制箱密封良好(IP54),不得进水。
4.1.4 卖方提供安装在控制室的带有数字显示的分接位置指示器,还应具备一套输出有载分接位置无源BCD码输出端子,用于买方连接计算机或远程监视装置。
4.2 套管4.2.1 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采用油纸电容式(带试验抽头)变压器套管,泄漏比距:≥3.1cm/kV。
油纸电容式套管电容末屏试验端子采用小套管结构引出,并应保证接地装置拆卸自如,接地可靠,便于买方对套管进行定期试验和带电监测。
电容式套管出厂时套管内应有充足的油量可供现场采油样进行化验。
穿缆引线外部应包扎绝缘。
穿缆头应使用原厂所配,并采用磷铜焊。
/√3),介损电容式套管及油/油式套管:出厂时的局部放电量不大于5pC(1.5Um/√3kV下及试验温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介损值不大于0.5%,值不大于0.5%,在10-Um并不应有明显变化(变化量不应大于±0.1%)。
油中C2H2含量为0 ppm,H2含量不大于50ppm,总烃含量不大于 10 ppm。
4.2.2 35kV及以下套管采用纯瓷充油型带法兰的套管,上部瓷压碗均改为铜压碗,并有放气结构,带接线端子,泄漏比距:≥3.1cm/kV。
4.3 气体继电器:本体及有载开关气体继电器均为单浮子抗震档板型,顶部加装匹配防雨罩。
本体气体继电器带轻、重瓦斯接点分别接信号和跳闸,有载开关的气体继电器靠油流动作,只带重瓦斯接点用于跳闸,不带轻瓦斯接点。
在本体气体继电器两侧水平管路上装有钢板蝶阀,便于气体继电器检修。
气体继电器的位置应远离套管的带电部位,以保证变压器运行中采集气体时的人身安全。
4.4 温度计:变压器应装设压力式温度计一块,用于测量变压器顶层油温过高报警。
温度计带三对可调的接点,带有最高温度指针,接点容量为220V交流负载不小于60VA,220V 直流有感负载≥15W。
压力式温度计的表盘部分应处于距变压器底部1.2m的位置,并应采取防震和减震的措施。
温度计可以远方显示并且提供4~20mA信号。
变压器上的温度计不得放在有载开关一侧,并且其安装位置应使得变压器运行中对温度计进行更换能方便地进行且保证检修人员与套管的带电部位有安全的距离。
4.5 储油柜4.5.1 用于本体的储油柜为胶囊密封式,胶囊寿命应大于15年。
带有磁力指针式油位计,储油柜应有足够的容积,其容积应不小于变压器油总容量的10%。
用于有载开关的储油柜为开放式带有磁力指针式油位计,有载开关储油柜与本体储油柜放在一起,其中心高度应与主储油柜的中心高度相同。
储油柜的注油管应采用管径为25~30mm的金属连接管,注油管和阀门应引下(离变压器底部1.2米),以便于注油。
气体继电器与储油柜的连管应伸进储油柜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