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翻译
他翻译的小说打破了传统章回体小说的限制,在一 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二十世纪初期新文学运动的开 展,为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开展起到了启蒙作用。由 此,林纾被公认为我国近代文学翻译的开山师祖及 翻译界的泰斗。
翻译思想
1.翻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外国史录,多引用古籍,又必兼综各国语言文字而后 得之。”
2.译文要忠实于原著;
林纾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卢, 祖籍福建闽县(今福州)。自幼学习勤奋。 1879年 入县学,1882年中举。此后却屡试屡败,只得放弃 求取功名的梦想。他自己不懂外文,根据别人口译, 以古文笔法描摹成篇。第一部译著《巴黎茶花女遗 事》(法国小仲马原作,现通译《茶花女》)与王 寿昌合作译出,1899年问世。因其叙事新奇生动, 译笔凄婉传神,受到读者赞誉。1901年,又与魏易 合易美国斯土活夫人)反映黑奴悲惨境遇的小说 《黑奴吁天录》(现通译《汤姆叔叔的小屋》), 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在数十 年的翻译生涯中,共译述了180余种(共约1200万 字)西洋小说,其中包括世界名著40余种。
“书中歌曲六七首,存其旨而易其辞,本意并不亡失, 非译者凭空虚构。证以原文,识者必能辨之。”
3.译名应统。
翻译目的
1.昌兴西学、开启民智。即学习西方,开拓 国民眼界。 2.励学明耻,翻译救国。 警醒国民,激发国人反帝救国的热情
“开民智” “以新吾亚之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