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纾和他的翻译

林纾和他的翻译

那格……始笑而终哭,哭声似带讴歌。曰:“嗟乎! 吾来十五年, 楼中咸谓我如名花之鲜妍。”——歌时,顿其左足,曰:“嗟夫天!” 又顿其右足,曰:“嗟夫天!十五年中未被人轻贱。竟有骚狐奔我前, 辱我令我肝肠颤!”
——林译 那格女士先狂笑而后嘤然以泣,为状至辛楚动人。疾呼曰:“十 五年来吾为此楼上下增光匪少。邀天之佑。”——言及此,力顿其左 足,复力顿其右足,顿且言曰:“吾未尝一日遭辱。胡意今日为此婢 所卖!其用心诡鄙极矣!其行事实玷吾侪,知礼义者无勿耻之。吾憎 之贱之,然而吾心伤矣!吾心滋伤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锺书
《巴黎茶花女遗事》,法国小仲马,林纾、王寿昌合译 《吟边燕语》,莎士比亚著[10],林纾、魏易合译。 《伊索寓言》,希腊伊索,与严培南、严璩合译。 《利俾瑟战血余腥记》,法国阿猛查德著,林纾、曾宗巩译 《黑奴吁天录》,即《汤姆叔叔的小屋》,林纾、魏易合译 《迦因小传》,英国哈葛德著 《埃及金字塔剖尸记》,英国哈葛德著,林纾、曾宗巩合译 《英孝子火山报仇录》,英国哈葛德著,林纾、魏易合译(1905) 《鬼山狼侠传》,即《百合娜达》,英国哈葛德著,林纾、曾宗巩合 译 《斐洲烟水愁城录》,英国哈葛德著,林纾、曾宗巩合译(1905) 《玉雪留痕》,英国哈葛德著,林纾、魏易合译(1905) 《埃斯兰情侠传》,英国哈葛德著,林纾、魏易合译(Eric Brighteyes, 1905) 《拿破仑本纪》,洛加德。林纾、魏易合译。 《撒克逊劫后英雄略》,沃尔特·司各
——钱译(仿林译笔法)
司圭尔先主……顾老而夫曰:“此为吾子小瓦克 福。……君但观其肥硕至于莫能容其衣。其肥乃日甚, 至于衣缝裂而铜钮断。”乃按其子之首处处以指戟其 身,曰:“此肉也。”又戟之曰:“此亦肉,肉韧而 坚。今吾试引其皮,乃附肉不能起。”方司圭尔引皮 时,而小瓦克福已大哭摩其肌曰:“翁乃苦我!”司 圭尔先生曰:“彼尚未饱。若饱食者,则力聚而气张, 虽有瓦屋,乃不能闷其身。……君试观其泪中乃有牛 羊之脂,由食足也。”
林纾的翻译
林纾(1852~1924年), 字琴南,号畏庐。近代文 学家、翻译家。福建人。 能诗,能文,能画,有狂 生的称号。光绪八年 (1882年)举人。二十六年 (1900年),在北京任五 城中学国文教员,后任北 京大学讲席。推重桐城派 古文。后在北京,专以译 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
事情起于一个叫王寿昌的人。此人是船政学堂的学生,从 法国留学归来。有次谈起法兰西文学的盛况,林纾听后大 为惊讶。他要王给他讲篇法兰西小说,王便把随身携带的 La Dame Camelias讲给他听。林纾一面听,一面记,最后 整理成文,取名为《茶花女遗事》。这篇小说发表以后, 引起了轰动。接着他不惜重金,通过各种渠道,购置欧美 文学原著。然后请人给他“口译”,再由他进行“笔述”。 其用力之勤,搜罗之广,译作数量之多,都是惊人的。
《剑底鸳鸯》,英司各特著,林纾、魏易合译(1907) 《神枢鬼藏录》[12],阿瑟毛利森(Arthur Morrison)原著。林纾、魏易合 译 《旅行述异》,英国华盛顿·欧文,林纾、魏易合译 《大食故宫余载》即《阿尔罕伯拉》,英国华盛顿·欧文,林纾、魏易合译 《空谷佳人》,英国博兰克巴勒著,林纾、魏易合译(1907) 《双孝子喋血酬恩记》,英国大隈克司蒂穆雷著,林纾、魏易合译 《孤星泪》,法国嚣俄(雨果)著,林纾、魏易合译(1907) 《旅行述异》,英国华盛顿·欧文,林纾、魏易合译(1907) 《爱国二童子传》,法国沛那,林纾、李世中合译(1907) 《花因》,几拉德原著,林纾、魏易合译(1907) 《藕孔避兵录》,菲利浦斯•奥本海姆原著,林纾、魏易合译 《孝女耐儿传》,即《老古玩店》,英国狄更斯,林纾、魏易合译(1908) 《贼史》,即《孤雏泪》英国狄更斯,林纾、魏易合译 《块肉余生录》,即《大卫·科波菲尔》,英国狄更斯,林纾、魏易合译 《块肉余生述后编》,英国狄更斯,林纾、魏易合译(1908) 《夏洛克奇案开场》,即推理小说《福尔摩斯》中的《血字的研究》,英柯 南达利著。
《鲁滨孙飘流记》(RobinSon Crusoe),英国丹尼尔·笛福,林纾、 曾宗巩译。(1905年) 《美洲童子万里寻亲记》,增米·亚丁著,林纾、曾宗巩合译。 (1905年) 《肉券》,林纾著。与魏易合译。(1905) 《女师饮剑记》,布司白(Guy Boothby)原著。(1905) 《洪罕女郎传》,英国哈葛德著,林纾、魏易合译(1906) 《雾中人》,英国哈葛德著,林纾、曾宗巩合译(1906) 《蛮荒志异》,英国哈葛德著,林纾、曾宗巩(1906) 《橡湖仙影》,英国哈葛德著,林纾、魏易合译(1906) 《红礁画桨录》,英国哈葛德著,林纾、魏易合译(1906) 《海外轩渠录》即《格理弗游记》英国乔纳森·斯威夫特,林纾、魏 易合译《拊掌录》,即《见闻札记》,华盛顿·欧文的短篇小说集, 林纾、魏易合译 《金风铁雨录》,阿瑟·柯南·道尔著林纾、魏易合译(1907) 《滑稽外史》,即《尼古拉斯·尼克尔贝》,英国狄更斯,林纾、魏 易合译《十字军英雄记》,英司各特著,魏易口译。(1907)
——林译《滑稽外史》
“林纾的翻译所起的‘媒’的作用,已经是文学史上公认的 事实。我自己就是读了他的翻译而增加学习外国语文的兴趣 的。商务印书馆发行的那两小箱《林译小说丛书》是我十一 二岁时的大发现,接触了林译,我才知道西洋小说会那么迷 人。我把林译里哈葛德、欧文、司各特、迭更司的作品津津 不厌地阅览。假如我当时学习英文有什么自己意识到的动机, 其中之一就是有一天能够痛痛快快地读遍哈葛德以及旁人的 探险小说。我这一次发现自己宁可读林纾的译文,不乐意读 哈葛德的原文。理由很简单:林纾的中文文笔比哈葛德的英 文文笔高明得多。”
林纾不懂外语,不能读外国原著,只能 “玩索译本,默印心中”,后来他与魏易、 王庆通等人合作,翻译外国小说,曾笔述 英、法、美、比、俄、挪威、瑞士、希腊、 日本和西班牙等国的作品。一生著译甚丰, 翻译小说达二百余种,为中国近代译界所 罕见,曾被人誉为“译界之王”。
《滑稽外史》第一七章写时装店里女店员领班那格女士 听见顾客说她是“老妪”,险些气破肚子,回到缝纫室里, 披头散发,大吵大闹,把满腔妒愤都发泄在年轻貌美的加 德身上,她手下一伙女孩子也附和着。林纾译文里有下面 一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