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压方桩监理细则

静压方桩监理细则

B13
吉田国际广场二期住宅6#、7#、8#、20#
及地下车库工程
监理规划细则
(预制方桩)
内容提要:
专业工程特点
监理工作流程
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目录
1.工程概况及设计要求本工程位于昆山市中华园路南侧,柏庐路东侧。

其主要功能为
32层住宅,地下室及车库采用抗拔预制方桩AZH-40-16C716根,19米试桩8根。

2
2.2监理工作程序3
3.施工监理程序及控制要点3 3.1桩的制作和运输3
3.2定位放线检查和监控 (9)
3.3预制桩运输、存放和起吊的监控要点 (9)
3.4压桩、送桩监控要点 (9)
3.5旁站要点 (11)
4.竣工验收-------------------------------------------
1.工程概况及设计要求本工程位于昆山市中华园路南侧,
柏庐路东侧。

其主要功能为32层住宅,地下室及车库采用
抗拔预制方桩AZH-40-16C716根,19米试桩8根。

2.监理依据及监理工作程序
监理工程师必须在学习和熟悉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地质变化和持力层在各桩位的标高,了解静压桩的沉桩机理、适用范围、设备造型、施工工艺、设计要求和有关压力计算的方法,按专业分工监控。

2.1监理依据
2.1.1业主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
2.1.2本项目施工阶段的监理合同
2.1.3业主提供的相关设计图纸及其要求
2.1.4相关施工规范、图集、法律、法规
方桩制作和静压质量验收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和国标04G361图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2监理工作程序
3.施工监理程序及控制要点
3.1桩的制作和运输
3.1.1、桩的制作
桩的制作可在工厂预制或施工现场制作两种,无论那种制作方式都必须控制原材料、钢筋分项、混凝土分项和外观检查四方面。

3.1.1.1原材料预控要点:对制桩所用的钢筋、水泥、砂、碎石、外加剂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合同要求,同时材料进场前必须做到相关证件齐全,并按规范规定的批量,按其型号及规格进行见证取样,待其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若施工现场预制,应对水泥标号、取样实验情况,砂、石含泥量和配合比试验以及混凝土拌制进行控制。

3.1.1.2钢筋分项工程质量监控要点:
①必须熟悉设计图纸,掌握各相关部位设计钢筋的品种、规格及焊接要求,当主筋采用闪光对焊和电弧焊时,受拉主筋不得超过50%,相临两根主筋接头截面应大于35d且不小于500mm,钢筋成
型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和验收规程,预制桩骨架的允许偏差:
②有关配筋变化的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通知单,施工时必须注意并严格执行。

③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图纸和规范进行钢筋放样时,应由专业人员对钢筋下料、成型、绑扎,对操作人员应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④在钢筋下料、成型、绑扎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到现场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方改正。

⑤巡视时应特别注意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等情况,受力筋位置、箍筋加密范围、接头设置及连接方式等问题的监控。

⑥施工单位应严格落实“三检”制度,钢筋工程施工完毕,经自检合格后向监理报验。

3.1.1.3砼分项工程质量监控的内容及施工技术要求主要包括:砼拌制、运输、浇筑。

监理工程师在巡视中应加强对这些环节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方改正;若工厂预制,监理工程师
应在巡视中加强对混凝土运输中塌落度损失检查和浇注环节中的检查。

3.1.1.4砼预制桩外观质量监控要点:
①每根桩的桩顶端平面必须平整、密实,并与桩纵向轴线垂直。

②桩的外表面应平直、密实,掉角深度不超过10mm,且局部蜂窝和掉角的缺陷总面积不得超过该面积的0.5%,并不得过分集中。

③砼的收缩裂缝深度不得大于20mm,宽度不得大于0.15mm,横向裂缝长度不得超过边长的1/2。

④桩顶、桩尖处不得有蜂窝、掉角、裂缝现象。

⑤桩横截面边长允许偏差(mm):±10
⑥桩顶对角线允许偏差(mm):10
⑦桩尖中心允许偏差(mm):±10
⑧桩身弯曲矢高<1%桩长且≯20
⑨桩顶平面对中心线的倾斜≦3
3.2定位放线检查和监控
3.2.1仪器、工具和控制点检查
3.2.1.1仪器品牌、精度检查:可采用全站仪和J2经纬仪和DS3型水准仪(查看说明书);
3.2.1.2查仪器报审有效证件;
3.2.1.3控制桩和测量角的检查,
(1)对测量方案的审查和批准;
(2)经测量工程师对定位点复查和对桩位点进行检查核实。

3.3预制桩运输、存放和起吊的监控要点
3.3.1、桩的砼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75%时方可起吊,达到设计强度100%时方可运输,运输并必须提供检验批强度报告。

3.3.2起吊时应采取相关措施,确保桩质量。

运输应有计划进行,同检验批桩应同批进场。

3.2.3水平运输时,应做到桩自身平衡放置,装卸时应保持桩身完整。

3.3.4桩的堆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按桩号排列,以便检查验收。

3.3.5垫木与起吊位置应保持在同一横断面上。

且各层垫木应上下对齐。

3.3.6成品桩堆放应根据施工路线合理布置,避免二次搬运。

3.4压桩、送桩监控要点
3.4.1压桩正式开始前监理工程师应做好如下检查工作:
(1)对施工方桩位轴线进行复核。

(2)对压桩机的型号、性能、配重、设备和计量仪表应进行严格检查。

(3)检查施工方压桩所用相关表格及技术资料是否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4)检查施工方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5)检查施工管理人员是否配备齐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6)特种专业必须持证上岗。

(7)检查现场施工环境和条件是否具备。

3.4.2为了减少压桩时由于桩挤土效应对临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影响,要求施工方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沉桩顺序。

3.4.3压桩过程中要求施工方对桩位、垂直度、桩身质量、标高、贯入度、终压值应有相应的控制措施,同时监理工程师在压桩过程中应做好对这方面的监督与检查工作。

3.4.4在压桩过程中如果出现下述情况监理工程师应监督施工方妥善处理。

(1)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压桩过程中桩身突然断裂。

(2)压桩过程中桩身严重倾斜且无法调整。

(3)桩位发生过大移位。

(4)送桩深度已达设计标高,但压力表读数与设计终压值偏差较大。

3.4.5桩位偏差(mm)应符合GB50202―5.1.3条相关要求,其允许偏差如下:
3.4.5.1盖有基础梁的桩:
(1)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允许偏差:100+0.01H。

(2)沿基础梁的中心线,允许偏差:150+0.01H。

3.4.5.2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位允许偏差:100。

3.4.5.3桩数为4—6根桩基的桩位允许偏差:1∕2桩径或边长。

3.4.5.4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位允许偏差:
(1)最外边的桩,允许偏差:1∕3桩径或边长。

(2)中间桩,允许偏差:1∕2桩径或边长。

3.4.5.5压桩施工中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方注意如下事项:(1)压桩施工前应对现场的土层情况了解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应做好设备的检查工作,保证其使用可靠,以免施工中途出现故障。

(2)压桩过程中,应随时注意使桩保持桩轴心受压,若有偏移,要及时调整。

(3)计量测压力等仪表应注意保养、及时检修,以减少量测误差。

(4)压桩机行驶道路的地基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必要时应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5)压桩结束后应督促施工方及时整理保存施工相关资料。

3.5旁站要点
3.5.1、标高控、垂直度控制
(1)按施工单位在送桩器上设置的标尺,令施工单位用水准仪对准送桩器轴线,随时控制。

(2)若桩顶标高已达到,压桩力不够,应先停止压桩,经业主、设计院、监理三方研究是否继续压桩。

(3)压桩力标值应经过试桩标定,若标定压桩力已达到,而送桩标高不到,应根据试桩条件(进入持力层情况)对比而定。

3.5.2、终压值控制
(1)按试桩标定的终压值严格控制。

(2)接近终压值时,应随时与标高控制旁站员联系,随时报告。

(3)施工过程中,若出现异常,及时与有关方联系汇报。

4.本分项工程完工验收:
4.1按各楼号设计桩根数压完,由施工单位质保体系责任人组织质保体系机构,对该楼号桩基施工全部桩进行检查,并作出质量评定记录。

4.2根据以上《评定》填写《工程桩质量验收表》,并经施工班长、质检员、质检机构负责人三级签认和桩基施工的全部资料,报监理部审查合格后,待开挖后及时组织五大责任主体初验。

4.3经初验后,由监理部依据验收情况写出《工程桩施工质量评估报告》,报业主组织各参建单位进行验收。

吉田国际广场二期项目监理部
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