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湘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中国美术作品概览(二)
湘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中国美术作品概览(二)
• 唐代花鸟画发展为独立画科 。 • 北宋---宋徽宗对绘画的特殊爱好,工笔花鸟画达到 颠峰水平。
• 南宋小品画出现一草一花、一鸟一鱼、数枝秋草、一 湾流水、一瓶花卉的题材小不见奇,不胜枚举。
• 元代,以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为目的,笔简意赅。 • 明代水墨大写意花鸟画兴起 ,更多的强调抒情言志 • 清代名家辈出,水墨写意画法十分盛行。
总结
中国画有哪些共同特点? 这节课主要学到了哪些知识? 这节课你还没学到哪些知识? 学习之后有什么心得和感悟?
课后拓展
1、找一幅自己喜欢的中国画,写一篇100字左 右 的评析短文。
2、借助网络搜集与中国美术史相关的学习资料。
壁北 墨 立故 笔 。宫 卷
北 宋
博本
物, 范
206.3
院长 ,
宽
其
特 点 厚 重 壮
厘 米 , 宽
阔
《 溪 山 行
103.3
, 气 势 雄 强 , 巨 峰
厘 米 , 收 藏 于 台
旅 图 》
分组展示
范宽,又名中正,字中 立,华原人(今陕西铜川耀 州区)。宋代著名的“北派” 山水画大师,为山水画“北 宋三大家”之一 。
黄家富贵 徐熙野逸
• 黄筌 《写生珍禽图》
徐人品 学养,推进 了花鸟画自 由写意的情 趣。
《
墨 竹 图
北 宋
》
(文 局同 部
)
明 徐渭《墨葡萄图》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徐渭将草书用笔融入到大写意笔 法中,开创了大写意体派。其笔下的 花鸟墨气酣畅淋漓、意趣横生。
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隋唐时期 张萱 《捣练图》局部
五代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明清 王石谷等人 《康熙南巡图》局部
分组讨论
在三分钟的时间内请全班同学分组讨论学习教材 上的中国画代表作品介绍,讨论完后每组派一位同学 上台,按照幻灯片作品图片排列顺序,看着幻灯片不 看资料给全班同学详细介绍几幅中国古代代表性的绘 画作品。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之法,得赵孟頫指 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世称“浅绛山水”。黄公望与吴 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为山 水画创作经验之谈。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 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
要求:吐字清楚、语言流畅、仪态大方
山水画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数千年来,山水是中国 人情感的重要寄托,山水画都是中国人情思中极为厚 重的沉淀。中国独立的山水画要比西方独立的风景画 早千余年。自隋以来,经过多次变法,到五代、宋元 时,中国山水画已高度成熟,形成了一个师法自然、 讲究笔墨意趣和独特空间表现的相对完整的体系。
范宽早年师从荆浩、李成,后来他觉悟到应当 重视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体验,因而长期生活于陕 西华山、终南山等处,观览云烟惨淡风月阴霁的微 妙变化,对景造意,将崇山峻岭的雄强气势老树密 林的荒寒景色,生动地现于笔下。他画山石落笔雄 健老硬,以短而有力的笔触(被后人称为雨点皴), 画出岩石的形貌质感。画上的大山巍然矗立,浑厚 壮观,具有压顶逼人的气势。范宽好酒,不拘世故, 能深入生活,穷究自然造化,终成一代大师,为山 水画形成期北方画派之主流画家,与两位师长并称 北宋初年的三大家。存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图》 《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元朝大书画家 赵孟頫称赞范宽的画“真古今绝笔也”,明朝大画 家董其昌评价范宽“宋画第一”。 2004年,美国 《生活》杂志将范宽评为上一千年对人类最有影响 的百大人物第59位。
中国花鸟画主要特点
全班小结
中国花鸟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形成了自 己独特的艺术传统。中国花鸟画笔简意赅,造 型追求“不似之似”与“似与不似之间” ,强 调抒情言志,同时体现画家自己的艺术个性。 以写生为基础,通过拟象寓意来以形写神、借 物托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花鸟画的发展历史
教师讲授
• 中国花鸟画早期萌芽于工艺美术的纹样上, 如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代表作品《彩绘陶缸》。
提问:画中国画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和材料?
• 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
认真观看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回答问题
• 1、中国画常画在什么之上? 纸、绢、帛、扇 • 2、画中国画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和材料? • 3、中国画的根源是什么?来源于3000多年前的陶器上的绘画 • 4、中国画的奥秘所在是什么? 墨的浓淡变化 • 5、中国画在造型上的特点是什么?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 · · ·
·
·
T
人 人 人 人 人 人人花 山山 人 山山花 山花山
顾 恺
顾 恺
马 王 堆
弋 射 收 获
之之 九 色
洛 女鹿
形 画 神 史本
帛 像 赋 箴生
画 砖 图 图图
顾
阎 立 本
张 萱
韩 滉
巨 然 荆 浩关
闳 中 韩 熙
范 郭 宽文 熙同
溪
石
沈 周
徐涛 渭
山
山载
山 庐 墨水
步 捣 五 匡 行 夜 早 行 墨 山 葡清
湘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
中国美术作品概览 (二)
之中国画发展简史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分组竞争
分数
引入竞争机制
请记分员上台!
提问:什么是中国画?
提问导入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区别于“西洋 画”的中国传统绘画,主要指的是用毛笔蘸水、 墨、彩画在宣纸、绢或帛上并加以装裱的绘画。
《富春山居图》足以代表他一生绘画的最高成就。图为长卷,山峰起 伏,林峦蜿蜒,平岗连绵,江水如镜,境界开阔辽远,雄秀苍莽,简洁 清润。凡数十峰,一峰一状;数百树,一树一态;变化无穷。其山或浓 或淡,都以干而枯的笔勾皴,疏朗简秀,清爽潇洒。
中国山水画主要特点
全班小结
中国古代山水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名家辈
看不清楚的同学可以看《课前学习资料》
认真观看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回答问题
• 1、中国画常画在什么之上? 宣纸、绢、帛、扇等 • 2、画中国画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和材料? • 3、中国画的根源是什么? • 4、中国画的奥秘所在是什么? • 5、中国画在造型上的特点是什么? • 6、诗词的加入对画面起什么作用? • 7、中国画的题材有哪些?它们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 哪三个方面?
“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 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 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 的。“外师造化“明确现实是艺术的根源,强调艺术家应当师法自然,是基 于坚持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唯物论基础上,带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色彩。从本质 上讲不是再现模仿,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 表现的高度统一。
辇 练 牛 庐 旅 宴 春 旅 竹 高 萄音
图 图 图 图 图 图 图 图 图 图 图图
春秋战国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
宋元
明清
中国画发展简史
这就是春秋战国楚墓出土《人物龙凤图》
春秋战国楚墓出土《人物驭龙图》
我国现存最早的独幅人物画作品
秦汉《马王堆T形帛画》
《弋射收获画像砖》
魏晋南北朝 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 6、诗词的加入对画面起什么作用? 画龙点睛
• 7、中国画的题材有哪些?它们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 哪三个方面?
人物、花鸟、山水。它们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 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生命的关系。
中国历代部分代表性国画作品览要 学习新知
人人 人人 物物 龙驭 凤龙 图图
· ·
· · · · · ·
出,群星璀璨。它有着独特的艺术传统和形式技法。 即要求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强调“外师造化,中得 心源”。中国古代山水画寄托了人们对自然山水的热
爱与陶醉之情,借物抒情、同时它是情与景的巧妙融
合,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的生动写照。
意境是通过有形的景物组合,创造出一种可给人以联想和思索的空间, 这个空间包含画家丰富的思想情感,这种空间是虚幻的,是大于画面真 实的景物的一种想象的心理空间,让观赏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让我 们回味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从这里体现出作品的价值。
湘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
中国美术作品概览 (二)
之中国画发展简史
认真观看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微课视频学习
• 1、中国画常画在什么之上? • 2、画中国画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和材料? • 3、中国画的根源是什么? • 4、中国画的奥秘所在是什么? • 5、中国画在造型上的特点是什么? • 6、诗词的加入对画面起什么作用? • 7、中国画的题材有哪些?它们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 哪三个方面?
知识扩展
北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北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作者以“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精密的笔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 山。画面千山万壑,江河交错,烟波浩淼,气势十分雄伟壮丽。在运笔上,作者 继承了传统青绿山水画法,更趋细腻严谨,点画晕染均能一丝不苟,人物虽小如 豆,却形象动态鲜明逼真。万顷碧波,皆一笔一笔画出。在用色上,作者于单纯 的青绿色中求变化,间以赭色为衬托,使画面层次分明,鲜艳如宝石之光,灿烂 夺目。布局交替采用深远、平远的构图法则,从不同视角展现千里江山之胜。此 图无作者款印。清初梁清标 签题为王希孟作。卷后有宋代蔡京、元代李溥光题 记,曾经南宋内府、元代李溥光、清代梁清标及乾隆内府收藏,现藏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