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正确认知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的缺陷或/和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慢性高血糖半导致多种组织,特别是眼,肾脏、神经、心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
所以,糖尿病的认知会有很多误区。
一、因为是慢性高血糖,起初并无自觉、自知症状,当然,我们绝大多数的了解是
糖尿病又称消渴症,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这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其实临床中发现大量的病人隐匿糖尿病好几年,是没有这些典型症状的。
仅是
因为某一次手术在常规术前检查时筛查出糖尿病,但客观的情况可能是己经发
病两三年了,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二、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是长期的慢性高血糖会导致全身的并发症,简单地讲
就是血液流经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生并发症。
用于糖尿病本身控制的费用远远低
于并发症的治疗费用。
三、出现治疗疾病本身的费用远低于治疗疾病引起并发症的费用的原因,归根结底
是病人的自我认知不足,没有能够坚持正确、积极的治疗方案,以至于时间的
累加就带来了并发症的累加。
尤其是出现一些不可逆病变时,就已经远超出了
糖尿病本身的范畴了。
四、发病之初,非常重视,认真学习了一些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并且积极配合治疗。
日子久了,就麻痹了。
感觉糖尿病其实并不吓人。
就可以放松要求,直到有一
天因为并发症再次入院才意识到自己不负责任。
甚至是都无法认识到自我原导
致的结果。
五、也有这样一部分患者,得知发病后,一直无法做到客观,平静的对待。
觉得前
途一片晦暗,对于治疗缺乏信心,严重的甚至到抑郁的地步(抑郁往往让医生
都无法查觉)也直接影响了本来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焦虑情绪是正常,抑郁
绝对是病态。
所以,心态很重要。
六、还有就是听信虚假宣传,经常听到某某医院可以手术根治糖尿病,某某新药的
靶向作用机制,能够让糖尿病患者摆脱药物依赖等等让人激动不己的好消息。
至目前为止,糖尿病仍是不治之症,因为糖尿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并没有真正换
出来。
谈根治就是笑话。
谁可以治愈糖尿病,一定拿诺贝尔奖了。
早就家喻户
晓了。
手术治疗糖尿病目前为止针对少部分肥胖的患者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甚
至可以做到停药很久,仅靠饮食,锻炼就可以基本保持正常生活状态。
但是成
功的病例仍然很少。
而且,这还需要长期随访才能证明真正是有效的。
七、迷信特效药,迷信偏方。
糖尿病到目前为止就是不治之症,也就不存在所谓的
特效药了,偏方更是弊大于利,中间蕴含多少潜在风险,请慎重。
糖尿病治疗
对于每一位患者来讲都是很个性的,不要指望一药医百人!每个人的具体情况
不一,治疗方案也呈现出很多区别。
到正规医院,找内分泌专业的医生作科学
地治疗才是最重要的。
八、盲目抵抗胰岛素,糖尿病治疗是一个立体的工程。
饮食控制、适量锻炼、口服
药、胰岛素、甚至手术均是不同的治疗手段。
糖尿病为我们所知(一知半解)
时间并不短了,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糖尿病治疗当中的胰岛素治疗仍存在相
当广泛的人群误解。
认为使用胰岛素意味着病情加重,恐惧心理抵制胰岛素;
认为胰岛素存在依赖性,越晚用越好,不然成瘾就完蛋了;对于现在的胰岛素
治疗的认识停留在若干年前,注射疼痛、打针麻烦最为常见。
胰岛素同口服药,
饮食控制、运动锻炼一样只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手段。
而且胰岛素治疗是目前
为止非常安全,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
尤其是现在的胰岛素类似物的出现。
现
在胰岛素注射装置也简便易用,注射过程基本无痛。
大大方便了病人的常规治
疗。
九、单纯关注点,缺乏全面的了解。
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都是即时血糖(点
血糖),只反映了当时的血糖水平,干扰因素众多,所以,点血糖是无法全面,
客观的反映糖尿病治疗的方案的效果的。
所以,要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的意义在于反映前三个月的平均控制效果。
更客观,更接近事实。
十、或者仅关注血糖,而忽视了同时要关注的血压、血脂等指标。
因为中老年人,
随着年纪增大,身体各项机能的行进性衰退。
血液三项都并不是孤立的。
所以
应该全面了解掌握自身的身体状况。
病症是自己的,要对自己负责,所以,需要多参加学习(正规的医院课堂,医
院举办的正规大患教活动,世界糖尿病日的公益活动)。
只有自己全面的掌握
了糖尿病的有关知识,才能够做到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获得高品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