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第二高级中学高效课堂高二生物必修3训练案一、(A层)基础知识巩固:1、蜂王能分泌一种物质,使失散的蜂群能重新聚集在自己的周围,这种在同种生物之间传递的信息属于(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激素调节2、美国科学家用浸有甲基丁香酚的纸片挂在柑橘园里,三天内诱得大量的雄性柑橘害虫。
这种药物属于( )A.性激素B.物理信息物质C.化学信息物质D.杀虫剂3、下列生物现象是受温度这一物理信息影响的是()A.蛾类在夜间活动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柑橘不能在北方栽种D.柳树喜欢在强光下生长4、生态系统的信息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下列不属于种间关系的是()A.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细胞内B.狼捕食兔子C.雌蚊能找准血管吸食哺乳动物的血液D.一个蜂巢中的蜂王和工蜂5、一阵微风吹过,蜘蛛在蛛网上静待不动;一阵狂风来袭,蜘蛛迅速逃离蛛网;一只小飞虫被粘在蛛网上拼命的挣扎,蜘蛛大步奔向小飞虫所在位置,美餐一顿。
由以上不同情况下蜘蛛的行为差异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蜘蛛可以从蛛网的振动中获得信息B.风的大小可以给蜘蛛提供是否有食物的信息C.蛛网上有给蜘蛛提供是否有食物的信息的化学物质D.小飞虫的挣扎为蜘蛛提供了行为信息6、雄孔雀开屏、蝙蝠捕虫时的“回声定位”,干旱季节蚯蚓的“深居”行为分别体现出动物的什么信息传递()A.行为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物理信息D.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7、一种萤火虫能以别种萤火虫的雄虫为食物,它会发出别种雌虫的回应闪光以骗取雄虫自投罗网。
它能以闪光信号吸引4种其他种类的雄虫。
当别的雄虫热切地接近它并欲行拥抱之际,正好走向死亡之渊。
萤火虫的闪光信息属于()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信息素8、以下现象属于生态系统行为信息起作用的是()A.蝙蝠的“回声定位”B.萤火虫发荧光C.蚊虫飞行时发出的声音D.雄鸟的“求偶炫耀”9、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起的作用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动物只有在求偶时才表现出行为信息10、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换毛现象是感受到外界环境中的什么信息引起的()A.温度B.光照强度C.光周期D.湿度11、鼬遇到危险时,由肛门排出有强烈恶臭味的气体,既有报警作用又有防御功能。
这种气体信息与下列哪种情况传递的信息是同一类型( )A.蒲公英即使在很弱的磁场下,开花也要晚很多B.鳗鱼、鲑鱼等能按照洋流形成的地电流来选择方向和路线C.胡桃树能分泌大量胡桃醌,对苹果起毒害作用D.地行鸟发现敌情时,雄鸟就会急速起飞,扇动两翼,给在孵卵的雌鸟发出逃避信号1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A.心猿意马 B.飞蛾扑火 C.花香引蝶 D.老马识途13、连年种植花生的土地里有大量的蛴螬(一种昆虫),严重危害花生的根系和果实。
人们发现,若花生与甘薯轮种(一年种花生,一年种甘薯),除了能大大减轻蛴螬的危害,还能够增产,原因是()A.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B.提高了对光能的利用率C.促进了农田的物质循环D.巧妙地利用了种间关系14、菊花通常在秋季开花,若要使其在夏季开花应当采取的措施是在适当的时期()A.补充光照,延长光照时间B.适当提高温度C.遮光使光照时间缩短D.适当多浇水15、右图所示为I和Ⅱ两种植物的开花时间和日照长度的关系曲线。
由图可以判断( )A.I是短日照植物,Ⅱ是长日照植物B.I是长日照植物,Ⅱ是短日照植物C.I是短日照植物,Ⅱ是中日照植物D.I是长日照植物,Ⅱ是中日照植物16、用黑光灯诱杀害虫是利用了生物的什么特性?这种信息属于哪一种类()A.趋光性、物理信息B.向光性、物理信息C.趋光性、行为信息D.向光性、化学信息17、下面有关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A.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信息传递B.信息传递使生态系统的所有成分形成一个统一整体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与信息传递没有关系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范围可以是同种生物之间,也可以是不同种生物之间,还可以是生物与环境之间18、生物根据环境信息的变化能()A、调整自己的生活和行为B、改变生物自身的遗传性C、调节繁殖速度D、进行自我保护19.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下列选项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 A.警犬嗅寻毒品 B.蜜蜂跳舞C.候鸟南飞 D.花香引蝶20.生活于茂密森林中的鸟类,最可能通过哪种方式传递信息()A.飞翔行为B.鸣叫声音C.性外激素D.鲜艳的羽毛21.利用电子仪器产生与蜜蜂跳舞的相同频率的声音。
当蜜蜂感受到这一信息后,就会飞到花园采蜜,这是利用什么信息提高作物产量(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 C.生物信息D.行为信息22.下列不属于行为信息的是( )A.孔雀开屏B.蜜蜂跳舞 C.雄鸟的求偶炫耀D.鸟类发出的声音23.感受物理信息的器官是()①洋葱表皮②叶③芽④皮肤⑤眼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④⑤ D.②④⑤24.夏季既是鱼类摄食与生长的旺季,又是昆虫大量滋生的季节。
有些养鱼专业户发明了一种夜间在鱼塘水面上方安装黑光灯诱集昆虫喂鱼的好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了昆虫的什么特性,给昆虫传递的是何种信息( )A.趋光性物理信息B.向光性物理信息C.趋光性行为信息D.向光性化学信息25.下列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 )A.绿色植物接受光刺激 B.蛾类具有趋光性C.狗通过尿液找到来路 D.刺猬全身硬刺竖立26.下面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 B.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C.并非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D.信息传递的作用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一样,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27.下图表示物种甲与物种乙的关系,则物种甲与物种乙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A.信息只能由甲传递给乙B.信息只能由乙传递给甲C.甲与乙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D.甲与乙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28.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 )A.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C.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 D.播放集群信号录音招引鸟类29.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
以上三个实例分析体现了哪一种信息的作用(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30.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是(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④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含氮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无机环境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1..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有许多方面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高农产品的产量B.提高畜产品的产量C.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D.用于提高农业害虫的繁殖能力32.蝙蝠的回声定位、莴苣种子必须接受光刺激才能萌发,说明 ( )A.生命活动的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的作用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D.信息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3.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是( )A.莴苣在适宜波长光下才能萌发生长B.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C.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D.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3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正确的叙述是( )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来自无机环境B.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35. 以下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谈不上对环境的适应,就不可避免地要被大自然所淘汰B.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C.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皮产量,这是对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D.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问题处于不可侵害的密切相关状态36.运用信息传递作用防治害虫的优点是( )①可以减少农药的用量②防止环境污染③防治效果肯定好于化学防治④容易操作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37.欧洲草原上有一种蓝蝶,它的幼虫能够发出一种与蚂蚁幼虫相似的气味,从而使得蓝蝶幼虫在蚂蚁的照顾下顺利孵化为成虫。
对于该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蓝蝶幼虫发出的气味是一种化学信息B.在生态系统中,任何生物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会被淘汰C.蓝蝶幼虫在发育过程中和蚂蚁之间只通过化学信息相互联系D.蓝蝶幼虫与蚂蚁之间存在着寄生关系3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及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物理信息只能来源于无机环境B.孔雀开屏和蜜蜂舞蹈均属于行为信息C.信息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是单向的D.信息只能在同种生物之间进行传递39. 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
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
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孵出较多的雌鳄。
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C. 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D.对后代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40.为研究影响莴苣种子萌发的因素,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每组实验种子为100粒):A.光照是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条件 B.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红光提供能量C.红光处理可能促进种子细胞内赤霉素的合成D.赤霉素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营养41.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 ) A.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C.播放集群信号录音招引鸟类 D.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42.右图不能用来准确表示哪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A.1表示生态系统信息种类,2—4分别表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B.1表示可遗传的变异,2—4分别表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C.1表示免疫系统,2—4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D.1表示细胞外液,2—4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43.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的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结群或远离农田,利用的信息是()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生物信息D.行为信息44.荧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向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可以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