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12月份考试数 学 试 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 1.已知集合{}1,0,1,2A =-,{}2|log (1)0B x x =+>,则A B =( )A .{}0,1,2B .(0,2]C .{}1,2D .[1,2]2.已知复数z 满足3z i i ⋅=-,则z =( ) A .1 B . 3 C .10 D .103.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36-=a ,216=S ,则5a 等于( ) A .3- B .1- C .1 D .44.下列函数中,图象的一部分如右图所示的是( ) (A )sin 6y x π⎛⎫=+⎪⎝⎭(B )sin 26y x π⎛⎫=-⎪⎝⎭(C )cos 43y x π⎛⎫=-⎪⎝⎭(D )cos 26y x π⎛⎫=-⎪⎝⎭5.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2-=n n S ,则++2221a a …2n a +等于( )A .2)12(-nB .)12(31-nC .14-nD .)14(31-n6.若两个非零向量,满足|+|=|﹣|=2||,则向量+与﹣的夹角是( ) A .B .C .D .7.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则z=﹣2x+y 的最小值为( )A . ﹣7B . ﹣6C . ﹣1D . 2 8、把函数sin()6y x π=+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12(纵坐标不变),再将图象向右平移3π个单位,那么所得图象的一条对称轴为( )9、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四棱锥的表面积是 A .2)7313(cm + B .2)3412(cm + C .2)7318(cm + D .2(93235)cm ++10、已知△ABC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点D 、E 分别是边AB 、BC 的中点,连接DE 并延长到点F ,使得EF DE 2=,则=⋅BC AF A .85- B .81 C .41 D .81111.已知非零向量,a b 的夹角为60,且满足22a b -=,则a b ⋅的最大值为( ) A .21B .1C .2D .3 12.已知点B A M ,,,)01(是椭圆1422=+y x 上的动点,且0MA MB ⋅=,则MA BA ⋅的取值范围是( ).A.⎥⎦⎤⎢⎣⎡132,B. ⎥⎦⎤⎢⎣⎡932, C. []91, D.⎥⎦⎤⎢⎣⎡336,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221,4()log ,4x x f x x x ⎧-≤=⎨>⎩,则((3))f f =_________________14.设F 为抛物线2:4C y x =的焦点,曲线ky x=(0k >)与抛物线C 交于点P ,PF ⊥x 轴,则k =_________15.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2,将它沿高AD 翻折,使点B 与点C 间的距离为,此时四面体ABCD外接球表面积为______. 16 .过双曲线=1(a >0,b >0)的左焦点F (﹣c ,0)作圆x 2+y 2=a 2的切线,切点为E ,延长FE 交抛物线y 2=4cx 于点P ,O 为原点,若,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选作题10分,其它每题12分,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n 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且232n n S a =-(*n N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若3log (1)n n b S =+,求数列{}2n b 的前n 项和n T 。
18.11(,)A x y , 22(,)B x y 为单位圆O 上的按逆时针排列的两个动点,且23AOB π∠= (1)若235x =-,245y =,求1y 的值。
(2)若A 在第一象限,求12y y +的取值范围。
19.已知点F 为抛物线2:4C y x =的焦点,点P 是准线l 上的动点,直线PF 交抛物线C 于,A B 两点,若点P 的纵坐标为(0)m m ≠,点D 为准线l 与x 轴的交点.(1)求直线PF 的方程; (2)求DAB ∆的面积S 范围;(3)设AF FB λ=,AP PB μ=,求证λμ+为定值 20. (本小题满分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0321222=+-+x y x 的圆心为M ,过点P (0,2)的斜率为k 的直线与圆M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1)求k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常数k ,使得向量OB OA +与MP 平行?若存在,求k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某校从参加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的学生中抽出60名学生,将其数学成绩(均为整数)分成六段[)50,40,[)60,50,[80,90),[]100,90,然后画出如下部分频率分布直方图.观察图形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求第四小组的频率,并补全这个频率分布直方图;(2)估计这次考试的及格率(60分及60分以上为及格)和平均分;(3)把从[80,90)分数段选取的最高分的两人组成B 组,[90,100]分数段的学生组成C 组,现从B ,C 两组中选两人参加科普知识竞赛,求这两个学生都来自C 组的概率.ABx yO D l PFA BO yx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曲线1:C cos ()sin x y θθθ=⎧⎨=⎩为参数,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的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取相同的单位长度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直线:(2sin )6l cos ρθθ-=. (1)将曲线1C 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伸长为原来的3、2倍后得到曲线2C ,试写出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和曲线2C 的参数方程;(2)在曲线2C 上求一点P ,使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最大,并求出此最大值. 参考答案:1.C2.C3.B4.D5.D6.C7. A8.A9.D 10.C 11.B12.B 二、填空题13、3 14、2 15.5π 16..(17) (Ⅰ) ∵232()n n S a n N *=-∈,∴当n ≥2时,11232n n S a --=-,两式相减得13n n a a -=.又当n =1时,11232S a =-,∴12a =. ∴ 数列{}n a 是首项为2,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 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123n n a -=⨯.(Ⅱ)由123n n a -=⨯可得123232n n S -=⨯⨯-,∴31n n S =- ∴33log (1)log 3n n n b S n =+==,………9分 ∴22n b n =. ∴2(22)24622n n n T n n n +=++++==+. 18.解:(1)由已知设x 轴正半轴为始边,OA 为终边的角为α,则终边为OB 的角为23πα+。
又点34(,)55B -所以23cos()35πα+=-,24sin()35πα+=……… 所以122sin sin()33y ππαα==+-… 4133334()()525-=⋅---=…… (2)122sin()sin 3y y παα+=++……1313sin cos sin sin cos 2222ααααα=-++=+sin()3πα=+……因为A 在第一象限,所以可设(0,)2πα∈,所以5(,)336πππα+∈, 1sin()(,1]32πα+∈……所以12y y +的取值范围为1(,1]2。
…19.解:(1)由题知点,P F 的坐标分别为(1,)m -,(1,0),于是直线PF 的斜率为2m -, 所以直线PF 的方程为(1)2my x =--,即为20mx y m +-=. (2)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122(,),(,)x y x y ,由24,(1),2y x my x ⎧=⎪⎨=--⎪⎩得2222(216)0m x m x m -++=, 所以2122216m x x m ++=,121x x =. 于是2122416||2m AB x x m+=++=. 点D 到直线20mx y m +-=的距离24d m =+,20.(1)圆的方程可化为4)6(22=+-y x ,直线可设为2+=kx y ,方法一:代入圆的方程,整理得036)3(4)1(22=+-++x k x k ,因为直线与圆M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得 0>∆⇒043<<-k ; 方法二:求过点P 的圆的切线,由点M 到直线的距离=2,求得0,43=-=k k ,结合图形,可知043<<-k . (2)设),(11y x A ,),(22y x B ,因P (0,2),M (6,0),OB OA +=),(2121y y x x ++,)2,6(-=,向量OB OA +与MP 平即)(6)(22121y y x x +-=+ ①.由036)3(4)1(22=+-++x k x k ,2211)3(4kk x x +--=+,2)(2121++=+x x k y y , 代入①式,得43-=k ,由03<<-k ,所以不存在满足要求的k 值.21.(1)0.3;(2)71;(322. 1)直线l :260x y --=,曲线2C :(2)点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