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考点精突破】【例题】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50 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C.在100 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 g过氧化氢和70 g水D.1.2 g碳与3.2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 g二氧化碳【解析】选D。
质量守恒定律描述的对象是化学变化。
水结冰与过氧化氢溶于水都属于物理变化,B项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与质量守恒定律无关。
【课时速达标】一、选择题1.现有化学反应:A+B====C,若将m g A和n g 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C的质量是()A.等于(m+n)gB.小于(m+n)gC.大于(m+n)gD.不大于(m+n)g【解析】选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和B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的质量为二者之和,即(m+n)g,但如果不完全反应,则生成C的质量小于(m+n)g。
2.下列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解析】选A。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或生成了气体,实验一定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否则影响实验结果。
.3.在化学反应前后:(1)原子的数目(2)原子的种类(3)物质的种类(4)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其中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A.(1)(2)(3)(4)B.(1)(2)(4)C.(2)(3)(4)D.(1)(3)(4)【解析】选B。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
4.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A.碳在空气中燃烧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B.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C.3.2克镁与3.2克氧气化合生成3.2克氧化镁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后固体的质量比原物质少【解析】选C。
依据化学方程式量的方面的含义:48份质量的镁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得到80份质量的氧化镁。
可知应生成氧化镁5.3克。
5.燃烧是测定有机物组成的常用方法。
某学习小组取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只得到二氧化碳和水。
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该有机物的组成正确的是()A.只含有C、H两种元素B.含有C、H、O三种元素C.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一定含有C、O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
该反应的表达式为:有机物氧气水【解析】选C 中++二氧化碳,水中的氢元素、二氧化碳的碳元素均来自有机物,由于反应物中有氧气,因而无法判断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二、非选择题,则反,水蒸气b g,燃烧后的质量为一段蜡烛燃烧前质量为m gn g,生成二氧化碳a g6.,所消耗的氧气的质_______g________g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之和是,参加反应的石蜡是。
________g,计算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是【解析】蜡烛燃烧的反应表达式为:水石蜡+二氧化碳氧气+)m-n(即反应的石蜡的质量为减少的质量,,g)a+b (故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g,因此所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是(a+b)g-(m-n)g,即(a+b+n-m)g。
答案:(a+b)(m-n)(a+b+n-m)质量守恒定律7.在天平两端各放等质量的两个锥形瓶(瓶口用单孔塞和导管连接起来,气球中装有等质量的大理石),如图所示,左盘锥形瓶中盛有m克水,右盘锥形瓶中盛有m克稀盐酸,天平平衡。
(1)实验开始时,将气球中的大理石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天平的指针_________(填“偏左”、“偏右”或“在标尺中央”,下同)。
(2)待上述实验的反应完成后,将锥形瓶瓶口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天平的指针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大理石倒入盐酸中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使气球变大,水与大理石不反应无明2显现象。
整个过程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质量无变化,天平仍然平衡。
(2)若将气球去掉,产生的CO会跑入空气中,使右盘质量变小。
2答案:(1)左盘锥形瓶中无明显现象,右盘锥形瓶中产生气泡,气球胀大在标尺中央(2)偏左右盘锥形瓶中产生的CO逸出,质量减小2【能力提升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Al—2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是()【解析】选D。
解决图像题时,需看懂图像包含的化学意义,否则会无从下手。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不变,故A、C错;此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无论时间如何变化,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变,故选D。
2.实验证明X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有水生成,仅根据此结果,对X的成分推测正确的是()A.X是氢气B.X是甲烷C.X含有氢元素D.X含有氢、氧两种元素HO, X+O水中的氢元素一定【解析】选C。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22来源于X中。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3. 质的质量如表:)的值(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A.50B.40C.10D.70(或增加)减少反应物的质量会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会增加,选D。
在化学反应中,【解析】++丁,根据质量守丙→乙的质量就是该物质反应(或生成)的质量,由此判断该反应为甲。
恒定律:x=20+70-50+30=70 )4.在化学反应中,一定能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的种类B.原子的个数原子的质量 D.分子的种类C.。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解析】选D 一定发生变化的为分子的种类。
化学反应中其他三项均不变。
发现反应剧烈并生成大5.小华在一次探究实验中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量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 B.CHA.H C.He D.NH342.【解析】选A。
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反应前有Na、H、O三种元素,生成物中只可能含有这三种元素。
6.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甲是单质1∶原子个数比为3丙分子中A、BB. 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D.A2。
所有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此反应中反应【解析】选C 2个分子,分子个数改变。
物为4个分子,生成物为 20分)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3小题,共混合,在一7 g B和2 g B 或分)已知反应:4 g A A+BC。
若将7 g A和7.(6 7.5 g ,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混合物9 g6 g C。
若A和B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均可以得到。
或___________gC,则此混合物中A的质量可能是_______g,的质量为4 g,则6 g C7 g A一定有剩余,即参加反应的A【解析】7 g A和2 g B生成B与7 g B一定有剩余,得出A,则2 g,同样4 g A和7 g B反应也生成6 g C的质量为B 。
2∶1反应的质量比为 y。
x,最少需要B的质量为的质量为设生成7.5 g C,最少需要A:5 6.5答案)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分)18.(7 元素。
元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膜,覆盖在铝的表面而达到“自O)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2Al32.我保护”作用。
氧化铝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解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推知:生成物中含有C、H、O三种元素,反应物中也一定含C、H、O三种元素,由于O是反应物之一,故在另一反应物2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但不一定含有O元素。
(2)在AlO中,m(Al)∶m(O)=(27×2)∶32(16×3)=9∶8。
答案:(1)C、H O (2)9∶89.(7分)某化学反应可用图中漫画表示,请根据图示回答:(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反应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生成的物质属于_______(填物质分类)。
(3)分析以上漫画图示,你还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均没有变化,据漫画知该反应可表示为:2H+O====2HO,属化合反应。
222答案:(1)化合(2)氧化物(3)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没有改变(答案不惟一。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10.为了探究物质在化学变化时,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某校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分别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进行实验】如图所示,甲小组把盛有适量CuSO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石灰水的烧杯中,乙小组把盛有4适量NaCO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然后将烧杯放到天平上,用砝码平衡;32接着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试管和烧杯内的两种溶液混合发生反应,待反应后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根据要求,请回答:【实验现象】反应后,甲小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_________,乙小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_________(选填“左边”、“右边”或“中间”)。
【解释与结论】甲小组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乙小组的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比较两个小组的实验设计,若使用的试剂不变,应改进的是;由此,你将得出新的结论: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____________。
【解析】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尽量选用不产生气体的药品,若选用产生气体的药品应注意装置的密闭性,否则会使天平不平衡,是因为气体逸出造成的。
甲小组无气体产生,天平平衡;乙小组产生CO气体,质量减小,天平向右偏,若将药品放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天平平衡,为防止气压过大,损坏容器,可连一气球进行缓冲。
答案:【实验现象】中间右边【解释与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中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并逸散到空气中,因此烧杯内总质量会减少【反思与评价】将乙小组中的烧杯改为密闭容器并使用气球等作为缓冲装置若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知识乐探究】如图所示是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情况的实验,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