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暑假生活》课件
捉知了
七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天,我和妈妈到宝山乡下的外婆家去度假。中午,炎
炎赤日把大地烤得发烫,我和外婆坐在鸿运扇旁,还觉得发闷。知了也在不停 地鸣叫:“热死了!热死了!”我心想,捉知了去,那多么有劲!于是对外婆 说:“这天实在太热了,这里太闷,我到树外那棵老榆树下乘凉去!”外婆同 意了。 我走下楼梯,正巧遇见邻居李刚,他同我一样读六年级。我对他说:“李 刚,你听知了叫得多欢啊,我们去捉知了吧!”“好啊!”李刚随声附和。
我们拿起套竿来到老榆树下。抬头细看,唷!几乎每根枝上都有知了,少
说也有几十只。我心里说不出的高兴,随手抢过李刚手中的套竿,小心翼翼地 用套兜向一只知了套去。我惟恐知了突然逃走,手微微抖动,谁知套竿刚刚碰 到树枝,那知了“吱——”地一声常鸣,张开翅膀飞走了。李刚一拍大腿说: “怎么搞的,让它飞了?”他一把夺过我手中的套竿,仰头眯眼,两手稳稳地 握住竹竿,向另一只知了套去。看他动作是那么慢。然而,当套兜离知了两三 寸时,他猛地一罩,知了惊慌失措,“噗噗噗”在兜里乱撞。
详着:“噢!我懂了,我的那只知了比你的这只比赛吧!”李刚一边摇头,一边对我说:“问题不是 小的不会叫,大的会叫。”说着他把知了肚皮朝天,指着两块半圆形的板块
说:“这是叫鸣器,你看,你的那只没有叫鸣器,所以不会发声。雄性的知
了像公鸡一样会啼鸣,而雌性知了像母鸡一样不能啼鸣。你的那只知了是雌 的,所以不会叫。”我听着听着,不由得对李刚肃然起敬。这个农村孩子, 知识可多呢! 今天玩知了,不仅懂了怎样捕捉,而且知道了它还有雌雄之分。玩知了 真有意义。
北京之旅(节选)
北京的太阳升得早,落得晚。我还没睡够呢,就被那耀眼的阳光弄醒了。 洗漱完,吃罢早餐,我们就来到了举世闻名的故宫博物院。我们到的时候, 便已是人山人海了。通过介绍,我了解了故宫博物院分为两大区,一区前半部分, 是明、清两代各个皇帝办公的地方。二区便是后半部分了,也叫“后宫”,是明、 清各太后、皇后及嫔妃居住的地方,她们和皇帝常常在这寻欢作乐。 我们主要在后宫参观,参观完太后、皇后居住的坤宁宫与慈宁宫,我们又去 了养心殿和御书房。这两处都是明、清两朝的皇帝们办公、议事、召见大臣的地 方。早朝退朝后,皇帝们往往在这批阅奏章…… 故宫只是我们北京之旅的第一站。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还去了好多地方比 如说长城、颐和园、圆明园等许多好玩的地方。另外,我们还去了两个充满百年 历史,洋溢着书香味的中国知名不府——清华与北大,我们行去了北京大学。一 踏进北大的校门,一股浓郁的书香扑鼻而来,名校就是名校,连古松都被它感化 了,成了教室中的一份子。忽然,一幢高大的建筑物映入眼帘,原来是北京大学 图书馆。它来头可不小,单凭那块匾,都是伟人邓小平亲笔题的呢!北大里景点 可真不少,有珍贵的校景亭,漂亮的近春园,高大的博雅塔,优美的景色让我流 连忘返。 啊!古老、神秘、迷人的北京!
习作要求:
1、写一段生活经历,这经历 发生在假期中。 2、要写出真情实感。 3、题目自定。
《暑假中的一段生活经历》 《快乐的暑假生活》 《暑假里,我笑得很灿烂》 《那里留下了我的欢笑》 《难忘的旅游》
我的暑假生活
•完成暑假作业、看书…… •外出旅游 •走亲戚 •与邻居小伙伴玩耍(踢足球、打 乒乓、下棋、捉知了、捣蜂窝……) •学习日常生活本领(烧菜煮饭、 学游泳、学骑自行车……)
我来采访
谈谈自己的暑假生活。
说具体、说细致
第一次进城
我是个农村孩子,不怕大家笑话,独自一人出远门,可从来没有。因为暑假要读学 校的推荐用书,我央求爸妈给我到城里新华书店买,可他们偏偏又没空。怎么办?我的 读书任务还怎么完成?唉,求人不如求己,我就不信自己就不能外出“闯闯江湖”?! 我憋着气决定自己去海门买书。 我带上爸爸特意给我画的一张草图,早早地坐上公共汽车。刚上车十分紧张,因为 听人说现在骗小孩的太多,我不敢跟陌生人说话。我扫视四周看看有没有熟人。哎呀, 太好啦,竟找到同班同学黄剑秋。原来他也是一个人去买书的。 “嘎——”汽车到站了,我们按图索骥找“席舒书屋”。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鳞次栉比的楼房拔地而起。我到处感到新奇,就像《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走着走着,我们竟晕头转向,找不着北了。“这下可好了,我们迷路了!”黄剑秋着急 起来。 “嗨,没关系的,问人不就行了呗?再不行就找民警或者打110!”我故作镇静地安 慰道。 “好吧!”他无奈,只得听从我。 刚准备去问,眼前突然一亮,一块黑字招牌映入眼帘。“那不就是席舒书屋嘛!” “哪儿?对对对,我看见了!吔,天助我也!”黄剑秋兴奋异常。“我说丢不了吧。” 我开始炫耀自己的能力。 我们进去逛了一圈,竟没有我们要买的书。接着我们又摸到了“海门书城”。这里 可是海门最大的书店,里面的书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我们对照推荐目录好不容易买齐 了书。
不一会儿,塑料袋中快装满知了了,估计总有二十多只。我就和李刚比
赛谁的知了叫得响。我们先各自从袋中摸出一只知了,用大拇指和食指在知 了的肚子上一捏,知了就“吱——”地大叫一声。比了两次,双方不相上下。 可是当我们拿出第三只时,他的那只像往常一样鸣叫,而我的那只任凭你怎 么捏,就是不肯作声。我感到奇怪,但是李刚却两手捂着肚子前俯后仰地笑 个不停。我真是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不知何故,便问:“你笑什么?” 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拿了两只知了,要我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我仔细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