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柳初中网络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方案为了加快推进我校教育信息的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跃式发展,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出我校网络数字校园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一、现状和背景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指导思想,学校先后建成微机室2间,交换机房1小间,1套校园广播系统,1套校园网络监控系统。
学校共有微机104多台,26个教室全部实现“班班通”,配备了展台,各处室办公室配备了办公电脑,学生的计算机配置已达到10 :1,任课教师的计算机配置已达到1:1。
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实效”为原则,以学校网络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教育资源、信息交换平台和应用软件建设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为核心,以管理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全面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为目的,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构建数字化校园体系,为实现我校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
三、总体目标
因我校2017年9月合并至原寿光二中老校区,许多设备需要重新配备设置,拟用1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数字校园”的规划、设计和实施。
其主要目标是:
1、提出并确定“数字校园”的体系结构,制定“数字校园”的信息标准与应用标准,以及各系统之间的网络接口标准;
2、争取建设一个为全校提供服务的数据中心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包括主机托管、虚拟主机、应用服务、数据存储服务、数据备份服务、数据安全服务等。
3、建立全校的网络安全体系,保证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实现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4、促进网络平台不断升级完善,确保校园网络高效稳定运行,构建一个具有田柳初中特色的数字化空间,拓展校园的时间、空间,扩宽校园网络功能。
四、组织保障
为实现总体目标,学校成立专门的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刘源
副组长:李建福朱相军
组员:王庆华庞桂龙田国伟及各班班主任
五、实施步骤
根据轻重缓急、应用优先、易于推广的原则,考虑我校信息化发展实际应用情况,计划分三个阶段分步实现总体目标。
第一阶段:
1、首先完成微机室的新建工作,配齐教师专用电脑。
全面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培训,要求在职教师全部参加,内容:计算机应用、网络应用、课件制作等,提高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力,优化课堂教
学,满足建设数字校园的需要。
2、设计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完善学校主页及网站中各类信息的发布和管理,实现统一的信息发布和规范,加强学校网开放管理、落实校园网中心机房维护日志,实现各级部门分级信息管理。
3、学校成立的“数字校园”建设专门管理部门,针对学校的现有信息系统,完成统一信息资源规划,规范“数字校园”建设标准,建成田柳初中“数字校园”的数据标准。
第二阶段:
1、校园网络是“数字校园”的基础,我校校园网络(教育局域网)的上网率达100%,但其设备设施还不够完善,需要更新、升级与整合,其主要内容是:核心交换机(采用双引擎双电源)、核心服务器、标准的网络主控室等关键设备,做好防静电及消防措施,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使校园网硬件平台扩展预留出接口,为“数字校园”建设的后期项目打好基础。
2、加强班级多媒体、展台、录播教室的使用及软件学习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熟练使用,真正使多媒体服务于教学。
3、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使之成为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品。
4、协同电教馆建立公共数据库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数据交换,互惠互用。
内容包括教育机构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继续教育管理、在校学生数字化学习(如视频学习),以及其他教育业务管理的网络支撑系统。
5、完善信息发布平台,整合学校主要信息的发布功能,不必通
过多个系统去实现,从而方便和简化用户的使用和日常工作。
第三阶段:
1、争取任课教师的微机由台式机向笔记本电脑转变,达到便携实用。
有线转无线网络,学生移动终端使用学习。
2、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业务系统,争取实现优质教学资源、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等资源共享。
3、落实在职教师的计算机应用培训,使在职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率达到100%,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合格率达到100%,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率达到100%,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率达到100%,保证校园网络(校园局域网)的上网率达100%,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信息化应用水平达到全县领先水平。
5、扩大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搞好信息技术教师再教育培训,整体提高教师学生信息科技的水平。
6、全面提高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教育行政管理、校务管理信息化。
六、建设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建设任务。
学校成立“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数字校园”建设工作的组织、计划、宣传动员、统筹协调等相关工作。
(二)争取资金投入,保障建设需要。
积极争取上级对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支持,逐步加大“数字校
园”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保障“数字校园”建设、维护和运行经费。
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机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拓展融资渠道,想方设法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努力实现年度“数字校园”建设,学生计算机生机比达到10:1,教师备课、教学和办公计算机配备率达100%以上。
(三)完善管理监督体系,保证建设质量。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需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统一标准、分步实施。
必须加强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和工程建设质量。
(四)采取有力措施,培养建设人才。
“数字校园”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人。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切实采取措施,有计划地开展对教师、技术人员师资信息能力培养培训工作,能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
鼓励教师开发特色资源、教师博客、学生博客、课件制作、电脑作品、素材库等,组织有关教师建设符合我校特色的校本教学资源。
使每位教师均达到一专多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确保“数字校园”建设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
田柳初中
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