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方案-六项目(1)

测量方案-六项目(1)

昌都市农村公路整体总承包项目施工第一标段测量方案第一章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1.编制依据(1)《昌都农村公路总承包项目施工第一标段施工图设计》;(2)《昌都市农村公路整体总承包项目施工第一标段施工组织设计》;(3)设计方提供的交桩资料;(4)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2.工程总体概况黑龙江省鼎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六项目在本项目中施工任务包括十条四级路,路线全长79.101Km。

设计路基宽度为4.5m,行车道宽度3.5m,路肩宽度2*0.5m,采用20cm厚水泥混凝土路面,15cm厚级配砂砾基层。

施工地点位于昌都市八宿县,海拔4200m以上,高寒缺氧,地跨二乡一镇,地域跨度达130公里。

主要工程量:路基挖方172959m3,路基填方206221m3,砂砾基层311426m2,水泥混凝土面层371774m2,钢波纹管涵484.3m/72道,钢筋混凝土盖板涵184.25m/34道,1-13米小桥一座。

3.测量控制重难点及总体设计施工地点位于昌都市八宿县,海拔4200m以上,高寒缺氧,地跨二乡一镇,地域跨度达130公里。

局部区域线路为盘山路,通视条件差,可能会造成已知点无法通视,阻碍交桩点复核、控制网加密和施工测量。

解决办法:针对不通视具体情况,进行分别考虑:1、交桩点全不通视情况下,控制点的复核和加密可采用载波相位差分型GPS-RTK双频接收机设备,进行GPS测量复核和加密;2、交桩点仅有两个点或三个点两两通视情况下,控制点的复核和加密可采用全站仪进行闭合导线测量加密,或采用载波相位差分型GPS-RTK双频接收机设备,进行GPS测量复核和加密;3、测量放样过程中,在满足精度要求情况下GPS测量放样与全站仪测量放样均可用;4、在有通视点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极坐标法在已知点建站放样;5、在无任何两个已知点通视,则可建站于可同时观测到至少两个已知点的未知点上,采用后方交会法进行测量放样。

6、个别部位待放样点和已知点之间无任何公共通视区,则临时转点测量,但必须于已施工构件或其他已知构件进行平面距离和角度复核。

3.1.总体设计根据上述本工程的重难点问题及解决办法可见,仅采用单一的测量设备将无法完成本工程的测量工作,故根据现场情况和作业内容的不同要求,经多项目部讨论,确定本标段施工测量基本方案为:GPS卫星定位测量、全站仪测量和水准仪高程测量,利用这三种测量仪器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互为补充,形成有效的测量体系,保证工程测量各环节万无一失。

本工程测量控制网根据设计院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交桩成果,进行建立,测量控制网建立复核审批后方可进行工程定位测量。

测量放样前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项目总工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测量组长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提前一天对具体测量作业任务进行安排。

4.测量组组成4.1测量组人员为确保本项目工程测量工作的有序顺利开展,项目工程技术部下设测量小组,测量组长:陈子先,副组长:刘鹏,组员:王小刚、杨海刚、刘勇等。

4.2测量组职责1、在工程开工前,对测量控制网进行复测,发现问题立即向监理单位呈报。

建立相应等级的施工控制加密网控制点至各施工工作面所需部位。

2、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生产计划安排及实施进度情况,积极配合各工程部门保质、保量、保安全的完成各项相关测量任务。

3、做好与外部及内部相关部门之间的技术交流、沟通工作,对外部文件及图纸进行分类保管。

4、负责各施工工作面的施工放样,定期检查,并将结果通知所在施工部位的技术员,做好交底记录。

5、提供符合设计要求的设计轴线,以满足规范要求,并负责检查与复核工作。

6、定期监测复核控制点的位移情况,如超出规范,应及时纠正,并向有关单位汇报。

4.3测量组人员岗位分工1、测量组长负责测量相关事务接洽、测量队正常运作和重大测量任务措施和方案制定与管理;2、测量副组长协助测量组长管理,直接负责整个施工处的测量任务的具体实施并负责施工测量放样、复核和检查工作;3、测量组员:共4人,专门负责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并负责外业测量实施、内业资料和外业测量原始资料积累记录,并统一汇总交由副队长整理上报。

配备相应数据后处理软件和电脑(4台)及交通工具满足施工要求。

5.测量工作基本原则和准备5.1施工测量原则(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

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5.2准备工作(1)正式施工图下发后立即开展施工图复核工作,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发现问题及早提出并上报监理、设计,协调解决。

(2)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坐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

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设计施工详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标高,对比承台、墩台身及上部结构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

6.施工测量工作程序7.施工测量工作内容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以下简称“施工规范”)和《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以下简称“测量规范”) 要求,本工程平面控制网等级选用四等,高程控制网等级选用三等。

其等级选择及精度要求如下图表表示: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等级选择平面控制测量精度技术要求桥梁施工高程控制等级选择高程控制测量精度技术要求7.1平面控制网、高程复核测量(1)项目进场后,立即编写测量方案,将实施方案上报总工办,经审核通过后实行。

(2)项目部及时对设计院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核测量,并报验监理认可后,进行加密测量。

根据验收规范要求,平面控制网采用三角测量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方法进行,高程测量控制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

本工程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现有技术条件和测量设备情况,拟定平面控制点加密方法采用边角后方交会测量法载波相位差分型GPS-RTK双频接收机法进行加密,高程控制点加密方法采用附合水准高程测量法进行加密,检查精度是否合格,并将成果及时报验监理,经监理认可后使用,开展下一步工作。

(3)GPS测量需满足的各项技术指标和要求,如下图标所示:GPS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GPS观测的主要技术指标GPS控制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6)附合导线水准测量需满足的各项技术指标和要求如下图标所示: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要求水准测量数据最小取位要求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7.2施工过程测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应制定严格的施工放样实施制度、放样成果检核制度、放样成果交底制度、测量成果报审制度和测量竣工资料收集整理制度。

控制测量统一由测量组进行测设。

测量分队根据区段里程划分进行施工测量放样作业并做好作业记录和相关资料整理,严格按照制定的工作流程和步骤方法进行操作。

7.2.1施工测量控制主要内容(1)基础施工测量:基础的外形尺寸、纵横向轴线位置中心坐标及底、顶面高程;(3)台身施工测量:中心坐标、外形尺寸、垂直度、支座垫石的位置、外形尺寸及标高;(4)梁板施工测量:梁板轴线坐标、外形尺寸、线型、细部尺寸,纵横向底面、顶面高程,以及支座中心位置和高度;(5)桥面系施工测量:沿线路中线的纵断面设计图,根据桥面设计横断面图,确定桥梁上部各部分的平面位置及标高。

(6)道路施工测量:沿线路中线的纵断面设计图,根据桥面设计横断面图,确定道路中轴线、边线和路面布置线,确定道路各施工层顶底面及路面上各功能结构标高。

7.2.2步骤和主要方法及技术要求(1)墩台身及台帽测量a、墩台身放样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放样或满足要求情况下采用GPS定位发放样,此方法先计算出各墩台桥梁工作线的交点的坐标。

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

确认无误后在标志旁加注记。

全部放样点放样完毕后,随机抽检规定数量的放样点并记录,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值。

b、作业结束后,观测员检查记录计算资料并签字。

c、测量放样负责人逐一将标注数据与记录结果比对,同时检查点位间的几何尺寸关系及与有关结构边线的相对关系尺寸并记录,以验证标注数据和所放样点位无误。

确认准确无误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墩台身测量允许偏差和验收标准(2)支座及垫石测量a、在支座施工前,必须进行平面控制点、高程点的复测及墩顶高程复测,并要与相邻标段联测平面和高程控制点。

b、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在墩顶放出支座垫石的角点准确位置,支座垫石顶面高程通过转点至各墩顶,并复核测量后进行水准高程测设。

c、全站仪坐标法测量放出支座垫石的平面位置,采用棱镜支架杆,平面测量误差要小于3mm。

并使用全站仪或钢尺复核相邻支座垫石的间距;支座垫石顶部高程使用精密水准测量法控制,将平整度相对误差控制在2mm以内。

确认准确无误后,经测量监理确认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支座及垫石测量允许偏差和验收标准(3)梁板及其他上部结构测量a、根据图纸计算出梁板底板边线坐标及高程,报监理测量工程师复核无误后再进行施工放样。

放出梁板底板轴线和边线,调整好底板标高后,报监理复核,无误后进入下道工序。

b、根据图纸计算出梁板翼板边线坐标及高程,报监理测量工程师复核无误后再进行施工放样。

放出梁翼板边线,调整好翼板标高后,报监理复核,无误后进入下道工序。

梁板结构测量允许偏差和验收标准其他上部结构测量允许偏差和验收标准严格按相应标准和规范执行。

(4)道路测量a、道路测量之前,根据道路纵向设计和路宽计算出道路中轴线和边桩里程坐标,同时更具横断面设计计算出道路各里程横向断面各施工层高程,并上报监理,审批后使用。

b、路基砂砾基层施工过程中为了减轻测量压力,采用边桩辅助中桩,进行控制。

桩位点布置间距为10m或20m,特殊变化地段进行必要加密。

c、桩点采用砂浆包裹保护,并以书面形式交付给道路施工作业队技术人员。

d、道路施工测量控制精度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将放样控制在10mm范围内,标高控制在±5mm范围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