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骈进(pián)强聒不舍(kuò)亵渎(dù)恪尽职守(kè)B.诘难(jí)锲而不舍(qiè)嗔怒(zhēn)味同嚼蜡(jiáo)C.扶掖(yè)吹毛求疵(cī)拮据(jié) 一抔黄土(póu)D.狡黠(xié)怒不可遏(yè)恣睢(suì)孜孜不倦(zī)2 .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学校"我爱我家”征文比赛中,王磊的文章构思别具匠心,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B.元旦小长假期间,到湿地公园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C.这座寺庙经过数月的修缮,如今己整修完毕,看上去惟妙惟肖。
D.小明把妈妈的话当做耳旁风,妈妈怎么说他也无动于衷。
3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在财政可承受能力内,解决重大项目资金需求。
B.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
C.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D.2017年成都市将大力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壮大培育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
4 . 下列作家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B.《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C.《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现代作家D.《最后一课》————都德————德国作家二、现代文阅读阅读梅贻涵的《长在心上的眼睛》,完成小题①小驴的爸爸妈妈扔下当时才三岁的小驴进城打工的第二年,奶奶的双眼突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走路只能拄着棍子。
可最近,小驴惊讶地发现,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
②做饭切菜时,明晃晃的菜刀紧挨着奶奶的手刷刷地飞,吓得小驴直吸冷气,可奶奶手下的菜切得又细又匀,刀丝毫没伤到手。
平时吃饭,奶奶总是将盛得满满的一碗给小驴,自己碗里的饭却浅浅的。
小驴很是心疼奶奶,有时趁奶奶不注意,偷偷地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可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
小驴以为奶奶的眼睛复明了,悄悄地将手指放在奶奶的眼睛前面晃了晃,可奶奶还是一点也感觉不到。
小驴想,奶奶一定具有了特异功能。
③小驴的爸爸妈妈每到秋天都给小驴邮鞋。
可这年秋天,鞋没有邮来。
小驴脚上的旧鞋,鞋底都快磨透了。
可他不想告诉奶奶,他知道奶奶没有钱买。
冬天很快来了,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五个脚指头冻成了胡萝卜头。
④到了晚上,小驴脚痛,睡不着觉,他发现奶奶到了深夜也不睡,总是背对着他坐着。
小驴问奶奶,奶奶说:“躺着累,坐一会儿。
”许多天过去了,奶奶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夜。
⑤周日,小驴一大早就来到村外的山上。
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
小驴用一把小铲子扒开积雪,挖出藏在雪下的一种草根根,宝贝似的装进一个红色塑料袋里。
这种草根很少,小驴四处寻找着,不知什么时候,小驴露在外面的脚趾被树枝扎破了,雪地上留下鲜红的血迹。
可小驴仍不停地找着,挖着,脚上的鞋也磨得没有了底。
⑥回来的路上,小驴遇到大胖。
大胖不解地说:“ 你真傻啊,怎么大冬天穿个没底儿的鞋四处跑?”平时,小驴就怕别人说他傻。
因为他听人说,因为他傻,爸爸妈妈才不要他了。
可这次小驴没生气,他笑了笑,转身一瘸一拐地往家跑。
回到家,小驴举着塑料袋冲奶奶喊:“奶奶,这是给你的药。
”奶奶赶紧接过来用手摸了摸:“ 驴儿,你这是在哪儿弄的?”“ 我在山上挖的。
王爷爷说,这草能治失眠。
”奶奶眼眶红了,急忙弯腰下去抓小驴的脚,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将小驴那两只脚放在自己的衣服里暖着。
过了一会儿,奶奶放下小驴的脚,从床头柜上拿起一双棉鞋:“ 穿上试试,看合脚不?”小驴突然明白了,原来奶奶夜里坐着不睡,是在黑暗中一针一线地给他做鞋。
他流着泪说:“ 奶奶,你是不是有特异功能?”奶奶摇摇头。
“那你怎么看到的?”⑦“用心。
”⑧“心上也长着眼睛?”小驴惊奇地问。
⑨“是的,每个人的心上都长着一双眼睛。
”奶奶笑了笑说。
5 .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一句中的“似乎”表现了小驴对奶奶切菜的熟练程度、发现饭碗被换等的疑惑,表达了小驴对奶奶的关注之情。
B.“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使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小驴脚上鞋的破旧,直接引出下文小驴在雪天给奶奶找药的情节。
C.文章通过大胖的眼睛真实地再现了小驴鞋子的破旧程度,穿着如此破旧的鞋子找药,衬托出小驴对奶奶的深厚情感。
D.小驴的鞋确实烂得不成样子,可小驴不想告诉奶奶,因为小驴是个懂事的孩子。
6 .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这句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②“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一句中的“颤抖”有何作用?7 . 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长在心上的眼睛”不如“ 奶奶的眼睛”好,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请说明理由。
8 . 本文的“奶奶”和《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的身上都闪耀着优秀的光辉,值得我们称赞。
请阅读本文第6、7节划线句子和链接材料,写出两个相同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并结合具体情节说说分别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链接)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选自《阿长与<山海经>》)(1) 相同的描写方法(写两个):(2) 人物形象:奶奶阿长关于“我们该怎么吃饭”的主题阅读,完成小题。
材料一:老鼠为什么爱大米人类问老鼠:“你为什么爱大米?”老鼠说:“它能填饱肚子,还能让我变得更聪明。
”这并非异想天开——日本名古屋明治大学的药理学家在老鼠身上进行了细致的实验。
实验显示出大米至今鲜为人知的神奇功能:老鼠喜爱的大米具有许多有益的特性,特别是能提高动物的智力。
随着实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人员发现,未被淘洗过的米对运动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着非常有益的作用。
吃这种米饭的老鼠,不易受β—淀粉状朊蛋白的影响(这种蛋白能杀死脑细胞,诱发早老性痴呆症。
这种疾病多发于人的老年阶段,最终会导致患者智力的完全丧失)。
同时,大米可谓容易发胖的人们的福音,它富含维生素,用它做成的食品不会刺激胃液分泌。
它所含的黏性淀粉能在胃里形成保护膜,让我们远离胃病。
材料二:主食不可偏废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主食在膳食中的比例应占70%。
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
甚至有关专家指出,降低主食比例可能会直接影响人的寿命。
材料三:相关的调查①上海市儿童保健所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84名2—6岁营养不良小儿中,粮食摄入量只占需要量的66%,严重不足的患儿粮食摄入量只占膳食总热量的40.48%。
换句话说,这些营养不良患儿中,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
②上海市疾控中心的调查报告称:有24.08%—30.23%的上海市大中小学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在上海市的一项调查中,1305名小学生和1277名中学生中,分别约有10%的小学生和中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
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
作为主食的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
孩子肚子虽然不饿,可是学习紧张,大脑却缺少能量,难免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到学习质量。
③目前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吃饭过快的现象,尤其是早餐和午餐。
营养学家认为,一般来说,孩子吃每顿饭的时间最好不要少于20分钟。
进食过快不利于身心健康。
吃得过快,使吃饭只起到填饱肚子的作用,既起不到激发和培养饮食乐趣的作用,也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④近二十年来,我国居民中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人数持续上升,米、面、粗粮等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
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五分之一。
有专家呼吁,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
⑤常有孩子以零食代替主食。
他们的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
这样,在吃主食时,他们就会缺乏食欲,吃得很少甚至根本不吃。
由于正餐进食太少,很快又会出现饥饿,他们就要再吃零食。
久而久之,人体消化系统正常的消化功能会被破坏,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9 . 统观二、三两则材料,可以看到我们在“吃饭”上存在哪些问题?请用简洁语言分条概括。
10 . 材料三中的画线句列举了一系列数字,请分析它们的作用。
11 . 在我们身边,常有同学午餐、晚餐时不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
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对这类同学进行规劝。
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
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簿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
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
②薄丛:贫瘠的丛林。
③不见:不被人知道。
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12 . 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A.可爱者甚蕃蕃:多B.亭亭净植植:竖立C.自古人知贵兰贵:珍贵D.来岁不改其性也性:本性13 . 下列各句与“花之隐逸者也”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D.清风过之14 . 请用“/”给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共断成4句。
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15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