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3
水势;气孔蒸腾原理;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3、本章难点 水势;气孔蒸腾原理及气孔开闭机理;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4、本章思考题及实训题目
(1)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 1mol·L 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水 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
(2)设计一个证明植物具有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 5、讲授内容
第六节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一、 作物的需水规律 二、合理灌溉的指标 三、灌溉的方法 四、合理灌溉增产的原因
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元素
1、教学目标 本章学习植物体内必需矿质元素,这些矿质元素的生理功能和研究方法,植物对氮
4
素的同化和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了解: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功能和缺素症状;影 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理解: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和吸收。掌握:植物必需 矿质元素的种类;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研究方法,施肥的生理学基础。 2、本章重点 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和吸收;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功能和缺素症状 3、本章难点 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研究方法,施肥的生理学基础 4、本章思考题及实训题目 (1)无土栽培在农业生产上有哪些应用? (2)自然界或栽种作物过程中,叶子出现红色,为什么? 5、讲授内容
3、教学重点难点 (1) 植物细胞生理 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各种细胞器、生物膜的超微结 构,掌握其生理功能特点以及植物细胞原生质的特性,植物细胞全能性和植物信号传导 的意义。 ( 2) 代谢生理 掌握呼吸代谢的主要途径,光合作用的机理(包括 C3、C4 和 CAM的 代谢途径),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蒸腾的基本理论,掌握离子吸收、运转的基本 规律和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理解同化物运输分配规律。 (3) 生长发育生理 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掌握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植物生长、成花、开花、结实和衰老的主要生理机制。 ( 4)环境生理 了解正常环境条件与植物的相互关系以及逆境(干旱、水涝、极 端高低温和大气污染等)引起植物异常生理变化的规律,掌握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可能方
2
[4] 曹仪植,宋占午主编。植物生理学,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8
[5] 张继澍主编 , 植物生理学 , 世界用书出版公司, 1999
8、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根据本课程实际情况填写)
根据学院规定,每一学期,考试课程按 18 周,考查课程按 17 周安排课程教学。
课程学时分配表
章次
教学内容 绪论
讲授课 学时数
第一节 植物的初生代谢和次生代谢 第二节 类萜
一、萜类的种类 二、萜类的生物合成
第三节 酚类 一、酚类的种类 二、酚类的生物合成 三、简单酚类 四、木质素 五、类黄酮类 六、鞣质
第四节 含氮次生化合物 一、生物碱 二、含氰苷
第五节 植物次生代谢的基因工程 一、花卉育种 二、农作物性状改良 三、药用植物的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
第一节 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一、植物的含水量 二、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 三、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一、扩散 二、集流 三、渗透作用
第三节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一、根系吸水的途径:共质体途径;质外体途径 二、的机理。 被动吸水:蒸腾拉力 三、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 土壤温度、土壤通气条件、土壤溶液浓度。
5、考核方式 考试课 6、选用教材 潘瑞炽 主编,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七版; 2012 年 7、教学参考书 [1] 李合生等编, 现代植物生理学 (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年,第二版; [2] 王忠主编,《植物生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年 10 月 [3] 庞士铨 , 植物逆境生理学基础,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990
揭示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科
学。它以数理化、生物化学、植物学等课程为基础,又是园林和生物科学等专业的专业
基础课和主干课。
2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了解植物体内主要代谢
活动机理,掌握植物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原理,植物形态建成的生理基础 以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深刻了解环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和植物对逆境的抗 性以及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了解一些主要植物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进行植物分析 的基本技术和原理,用植物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来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动 手能力。
一、呼吸作用与作物栽培 二、呼吸作用与粮食贮藏 三、呼吸作用与果蔬贮藏
1、教学目标
第五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
7
本章学习脂类及一些次生物质的代谢及有机物代谢间的联系。 2、本章重点 萜类;酚类 3、本章难点 生物碱;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 4、本章思考题及实训题目 生物体内存在哪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次生代谢产物? 5、讲授内容
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1、教学目标 了解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途径与特色,理解物质运输的机制。 2、本章重点 物质运输的途径、机制 3、本章难点 同化产物的再分配 4、本章思考题及实训题目 有机物的运输机制与水分是否相同? 5、讲授内容
温度、土壤通气、土壤溶液浓度、土壤 pH 值、微生物的活动
四、植物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第四节 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布
一、矿物质运输的形式、途径和速率
二、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第五节 植物对氮、硫、磷的同化
一、氮的同化
二、硫的同化 三、磷酸盐的同化
第六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学基础
一、作物施肥的规律 根据不同作物的特点施肥;按作物不同生育期施肥;施肥中的养分配化。
第五节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二、外部因素
光照强度:光饱和点、光补偿点;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饱和点、二氧化碳补 偿点;温度;水分;矿质元素。
第六节 植物对光能的利用 一、 植物对光能的利用率; 二、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第四章 呼吸作用
1、教学目标 本章学习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它的生理意义;呼吸作用量的指标;有氧呼吸的过程;影
绪论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
1、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必须在细胞含水充足的状况下才能
进行。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在农业生产上, 水是决定收成有无的重要因素之一, 懂得“有 收无收在于水”的道理。了解: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植物体内水分运输和 分配状况,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及其影响因素。理解:细胞和根系对水分吸收的机理及 其影响因素,作物的需用水规律。掌握:水势和根压的概念,气孔蒸腾原理及气孔开闭 机理;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2、本章重点
5
2、本章重点 光合作用的化学过程 3、本章难点 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4、本章思考题及实训题目 (1)如何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2)如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 O2 来源于水? (3)如何证明光合电子传递由两个光系统参与,并接力进行? 5、讲授内容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二、光合作用的意义; 三、光合作用量的指标:光合强度(光合速率) 、光合生产率。
对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在防止器官脱落、插条生根、促进萌发、防止倒 伏、控制休眠、调节生长、安全贮藏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春化作用和光周期现象的发现,对栽培引种和良种培育做出重大贡献;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和应用,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基础理论,为育种工作开辟了新的 途径; 掌握呼吸作用的基本规律,为种子萌发,防止烂秧,以及农产品贮藏提供了合理而 有效措施; 光合作用的研究,为合理密植,合理间种套作,合理利用光能和高光效培育良种提 供了理论依据; 通过对高温、低温、干旱、水涝、盐碱、有毒物资(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污染 以及病、虫危害等逆境对植物伤害的研究, 可在人们的干预下, 提高作物对环境的抗性;
二、合理追肥的指标
三、发挥肥效的措施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1、教学目标 本章介绍了光合作用的意义、叶绿体的结构、光合作用机理、光呼吸、影响光合速率
的外界条件以及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的关系。了解:光合作用概念和意义,参与光合作 用的色素,影响光合速度的外界条件。理解:光合色素的理化特性,光合作用的化学过 程。掌握: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第一节 植物体内的必需矿质元素
一、植物体内的元素
二、植物体内的必需矿质元素
三、作物缺乏矿质元素的诊断
一、生物膜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二、细胞吸收溶质的方式和机制
第三节 植物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一、根部对溶液中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二、根部对被土粒附着的矿质元素的吸收
三、影响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条件
0.5
讨论 ( 习题 ) 课 学时数
第一章
水分代谢
4
第二章
矿质代谢
4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6
第四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1.5
第五章
呼吸作用
4
第六章
植物生长物质
4
第七章
光形态建成
1
第八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
3
第九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
3
第十章
成熟和衰老
2
第十一章
抗逆生理
3
总计
36
二、教学内容
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 二、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植物生理学的展望
第四节 蒸腾作用
一、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和部位 二、气孔蒸腾:
气孔的结构、大小、数目及分布、气孔运动、气孔蒸腾过程与小孔定律, 气孔开闭的机理。 三、影响蒸腾作用的内、外条件: 温度、空气湿度、风速、光强等。
第五节 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 一、水分运输的途径 二、水分运输的速度 三、水分沿导管或管胞上升的动力
第二节 叶绿体及叶绿体色素 一、叶绿体的结构及成分; 二、光合色素的化学性质
叶绿体色素的种类、结构和化学性质; 三、光合色素的光学特性。 四、叶绿素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