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式与产品的工艺设计的分析第一部分:丰田公司简介丰田公司早期以制造纺织机械为主,创始人丰田喜一郎1933年在纺织机械制作所设立汽车部,从而开始了丰田汽车公司制造汽车的历史。
1935年,丰田AI型汽车试制成功,第二年即正式成立汽车工业公司。
但在整个数30年代和4 0年代该公司发展缓慢,只是到了二战之后,丰田汽车公司才加快了发展步伐。
它们通过引进欧美技术,在美国的汽车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的指导下,很快掌握了先进的汽车生产和管理技术,并根据日本民族的特点,创造了著名的丰田生产管理模式,并不断加以完善提高,大大提高了工厂生产效率和产品汽车在本世纪60年代末即大量涌入北美市场。
1972年,该公司累计生产汽车1000万辆。
70年代是丰田汽车公司飞速发展的黄金期,从1972年到期1976年仅四年时间,该公司就生产了1000万辆汽车,年产汽车达到200多万辆。
进入80年代,丰田汽车公司的产销量仍然直线上升,到90年代初,它年产汽车已经超过了400万辆接近500万辆,击败福特汽车公司,汽车产量名列世界第二。
丰田汽车公司60、70年代是日本国内自我成长期,80年代之后,开始了它全面走向世界的国际战略。
它先后在,美国、英国以及东南亚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并将汽车研究发展中心合建在当地,实施当地研究开发设计生产的国际化战略。
丰田汽车公司有很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而且十分注重研究顾客对汽车的需求。
因而在它的发展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创出不同的名牌产品,而且以快速的产品换型击败美欧竞争对手。
早期的丰田牌、皇冠、光冠、花冠汽车名噪一时,近来的克雷西达、列克萨斯豪华汽车也极负盛名。
丰田汽车公司总部在日本东京,现任社长丰田章一郎。
年产汽车近500万辆,出口比例接近50%。
第二部分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方式JIT的分析丰田的基本理念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
在这里,“更好的产品”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要“提供给客户高品质的产品”;二是要以“满意的价格”为客户提供产品。
为了确保实现以上两点,丰田公司在生产中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而形成了现今我们所熟知的丰田生产模式(TPS)。
其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采用不使次品流入到下一个流程的系统,各个流程均保证产品质量,从而保证得到高品质的产品。
二是通过不断改善(排除不必要的程序),以降低产品成本,确保产品拥有一个顾客满意的价格。
这两点可以说便是丰田生产模式(TPS)的精髓之所在。
而精益生产方式就是TPS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准时化生产JIT(JustIn Time)生产方式的赞誉称呼。
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效益。
1.JIT生产方式的诞生JIT(JustInTime)生产方式是丰田汽车公司在逐步扩大其生产规模、确立规模生产体制的过程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以丰田汽车公司的大野耐一等人为代表的JIT生产方式的创造者一开始就意识到需要采取一种更能灵活适应市场需求,尽快提高竞争力的生产方式。
2.JIT生产方式的含义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可用现在已经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来概括,即“只在需要时,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这也就是justintime一词所要表达的本来含义。
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种零库存、零浪费、零不良、零故障、零灾害、零停滞的较为完美的生产系统,并为此开发了包括看板在内的一系列具体方法,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体系。
JIT生产方式以准时生产为出发点,首先暴露出生产过量和其他方面的浪费,然后对设备、人员等进行淘汰、调整,达到降低成本、简化计划和提高控制的目的。
在生产现场控制技术方面,JIT的基本原则是在正确的时间,生产正确数量的零件或产品,即时生产。
它将传统生产过程中前道工序向后道工序送货,改为后道工序根据“看板”向前道工序取货,看板系统是JIT生产现场控制技术的核心,但JIT不仅仅是看板管理。
3.JIT实施手段附图明确而简洁地表示了丰田准时化生产方式的体系构造,同时也表明了该体系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它主要有生产流程化、生产均衡化和资源配置合理化三方面。
4.精益生产方式JIT的主要特征表现为(1) 品质--寻找、纠正和解决问题;(2)柔性--小批量、一个流;(3) 投放市场时间--把开发时间减至最小;(4) 产品多元化--缩短产品周期、减小规模效益影响;(5) 效率--提高生产率、减少浪费;(6) 适应性--标准尺寸总成、协调合作;(7) 学习--不断改善。
5.JIT生产方式的特点JIT生产方式的特点是零库存,并能够快速的应对市场的变化。
如图1所示,JIT生产方式要做到用一半的人员和生产周期、一半的场地和产品开发时间、一半的投资和少得多的库存,生产出品质更高、品种更为丰富的产品。
图1 JIT生产方式的显著特点6.JIT生产方式的考虑方法JIT生产方式考虑的方法是将其看作一个理想的生产方式,不断地追求零库存,零库存可以无限接近,但永远也达不到。
这样,就可以不断地降低库存,对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进行改进。
经过如此周而复始的优化,将库存降低到最低水平,如图2所示。
另外,JIT 是一个不断改进的动态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企业不断的持续改善才能达到目标。
图2 JIT生产方式考虑的方法7.JIT生产方式的避免浪费思想所谓浪费,在JIT生产方式的起源地丰田汽车公司,被定义为“只使成本增加的生产诸因素”,也就是说,不会带来任何附加价值的诸因素。
任何活动对于产出没有直接的效益便被视为浪费。
这其中,最主要的有生产过剩(即库存)所引起的浪费。
搬运的动作﹑机器准备、存货、不良品的重新加工等都被看作浪費。
从JIT的角度看来,浪费都是可以避免的,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浪费。
例如搬运这一动作,旧的观念认为搬运是不可缺少的,但是JIT可以将两个设备摆放在一起,中间产品完成一道工序后直接移到第二道工序中,这样就避免了原来搬运产生的浪费。
JIT中认为很多浪费问题都是由于员工的不良习惯造成的,为此,企业首先要通过培训和宣导等方式,用TPM、JIT等新的观念和方法来给员工“洗脑”,从而代替原有的旧观念和旧方法,使他们意识到JIT确实能够消除浪费。
对员工进行培训之后,企业还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操作办法,使员工能够按照新的操作方法和规定实施作业,并要制定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帮助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数据表明,一个人的习惯只要重复23次就可以改变。
因此,企业的管理层应该不断规范员工的行为,使之成为员工的习惯。
8.传统生产方式与JIT生产方式的比较传统的生产方式采用“推进式”控制系统,容易造成中间产品的积压,而JIT生产方式采用“拉动式”控制系统,能使物流和信息流有机的结合起来,避免人为的浪费。
因此,JIT生产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如下表所示,只有“拉动式”系统才能真正做到“适时、适量、适物”的生产。
传统生产方式与JIT生产方式的比较9.JIT生产方式的优点(1)零库存——客户(后工序)需要多少,就供应多少。
不会产生库存,不占用流动资金。
(2)最大节约——客户(后工序)不需要的产品,就不用生产,不用订购过多的备用原材料,可避免积压、防止过期质变等浪费,减少库存占用、降低管理费等。
并且,通过对各工序进行合理定额,把生产消耗降到最低限度。
(3)零废品——JIT能最大限度地限制废品流动所造成的损失。
废品只能停留在供应方(前工序),不可能送给客户(后工序)。
使各部门岗位的核算及考核能及时进行,并能有效地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强化员工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
(4)多品种少批量、短周期的生产方式,好处就在于真正实现了信息流与物流的结合,(5)JIT可以使生产资源合理利用,包括劳动力柔性和设备柔性。
当市场需求波动时,需求劳动力资源也做相应的调整,同时可通过适当调整具有多种技能操作者的操作来完成。
当需求量降低时,可采用减少生产班次,解雇临时工,以维护和维修设备,这就体现了劳动力柔性,而设备柔性就是在产品设计时就考虑加工问题,以发展多功能设备。
(6)强调全面质量管理。
可以消除不合格品,消除可能引起不合格品的根源,并解决问题,它批量小,零件很快移到下个工序,质量问题等问题及早得到发现。
(7)强调员工的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激发员工的创造能力。
因此,JIT生产方式能够真正做到“适时、适量、适物”的生产,节约产品的生产成本,最终产生经济效益。
10.JIT生产方式的缺点(1)凸显“零库存”弊端:随着现代企业生产朝着机械化和高科技化方向发展,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也在逐渐细化。
其中一项就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出现的压缩生产原材料库存的现象丰田公司名为“看板方式”的生产模式得到了全球企业界的赞赏,即在需要时购进相应的原材料,尽量降低库存的生产模式。
这种模式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这种低库存的现象就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2)要实行JIT生产,就必须要有快速换模具,先进的操作方法,合理的物硫系统,科学的定额和期量标准,员工的素质与设备完好率高等条件,如果其中一方面比较落后,就会使生产系统受破坏。
(3)JIT生产方式只使用与各方面能力很强的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很难适应。
丰田的JIT生产方式最重要的就是对“零库存”弊端的解决,可以有少的存货来面临图发事件带的困难,同时要努力提高员工的素质,要配备专业人员负责每天的积蓄设备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对于中小型的企业应该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运用JIT生产方式。
第三部分丰田公司的模具制造技术的分析丰田汽车公司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是世界一流水平,它的管理和技术有许多独到之处。
世界汽车模具制造技术正在向这些方向发展:计算机前的操作逐步代替现场操作,以高精度加工代替人的手工劳动,模具的设计、制造高度标准化,单件生产方式向流水线式生产方式发展等等。
丰田把模具设计分成三个工序:工序设计、模面设计和结构设计,分工明确,分别由专门人员负责。
工序设计主要完成工序草图、dl图设计、作详细的模具设计任务书、模面构想等,模具设计的主要创造性劳动都在这一步靠人脑完成。
模面设计几乎是单纯的曲面造型,结构设计的重点在于模具结构的具体实现。
具体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冲压工艺设计(1)精细模面设计丰田在设计阶段通过计算机的曲面造型,完成模面的精细设计。
比如:针对进料量不同设计各种拉延筋,同一套模不同部位的拉延筋截面不同,防回弹、过拉延处理,最小压料面设计,凸凹模不等间隙设计等等(2)板料成型分析技术应用情况丰田公司从5-6年前,开始应用有限元法做计算机模拟板料成型分析,目前,丰田建立了一个整车身各种典型件的分析结果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