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评估,常见症状.docx

健康评估,常见症状.docx

健康评估常见症状
第一节发热
1.稽留热:伤寒,大叶性肺炎高热期
2.弛张热: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肺炎
3.间歇热: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波状热:布氏杆菌病
5.回归热: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6.不规则热: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癌性发热
第二节咳嗽与咳痰临床表现:
咳嗽性质:(1)干咳:急性咽喉炎,胸膜炎,急性支气管炎早期,肺结核
( 2)湿咳: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
2.时间与节律:(1)咳嗽与起床体位改变时加剧:支气管扩张,肺脓肿
(2)子夜间平卧时出现剧烈咳嗽:肺结核,左心衰竭
(3)骤然出现咳嗽:突然吸入刺激性气体,急性咽喉炎,呼吸道异物
(4)长期慢性咳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3.音色:嘶哑:声带或喉部病变;金属音调:纵膈肿瘤,主动脉瘤,支气管癌,淋巴瘤等压迫气管
声调低微或无声:极度虚弱,声带麻痹
4.痰的性状和量:粘液性,浆液性,脓性,粘液脓性,血性,痰多分三层见于支气管扩张或肺脓肿
第三节呼吸困难 :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气管肿瘤)
1.肺源性呼吸困难:1)吸气性呼吸困难: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喉,大支气管,气管狭窄或梗阻(喉部肿瘤,气管异物)
2)呼气性呼吸困难: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支气管哮喘所致肺泡组织弹性减弱和小支气管痉挛或狭窄
3)混合型呼吸困难:重症肺结核,肺不张,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大量胸包积液,气胸,胸膜增厚
2.心源性呼吸困难:1)左心衰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
2)右心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中毒性呼吸困难: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酸中
毒大呼吸)4)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重症颅脑疾病;癔症5)血源性呼吸困难
第四节咳血
呼吸系统疾病:1)支气管疾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内膜结核
2)肺部疾病:肺结核,肺脓肿,肺炎
2.心血管疾病:二尖瓣狭窄
1)小量咳血或痰中带血丝:肺淤血致肺泡壁或支气管内膜毛细血管破裂引起
2)大量咳血:支气管内膜下层静脉曲张破裂
3)咳粉红色泡沫样血痰:急性肺水肿或任何心脏病所致急性左心衰竭4)粘稠暗红色血痰:并发肺梗死临床表现:青壮年: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大量吸烟史者:支气管肺癌
少量: <100ml 一天中等:100-500ml一天大量:一天500ml 以上或一次300-500ml 大量咳血导致并发症:1)窒息 2)肺不张3)激发感染4)失血性休克
胸痛p31
发绀(紫绀)
发病机制: 1.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超过50g/l )
中心性发绀:1)肺性发绀:呼吸道阻塞,肺淤血,肺水肿,肺炎,大量胸腔积液
2)心性发绀: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Fallot )
(2)周围性发绀: 1)淤血性周围性发绀:右心功能不全,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2)缺血性周围性发绀:休克
2.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化物:(高铁/ 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临床表现:中心性发绀:全身皮肤黏膜出现青紫,但皮肤温暖,可伴有杵状指及红细胞增
多周围性发绀:肢体末梢与下垂部分皮肤青紫,发凉
第七节水肿
发生机制:1)钠水潴留: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毛细血管静脉血压升高:右心衰竭
3)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局部炎症,创伤4)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继发于低蛋白血症,如肾病综合症
5)淋巴液或静脉回流受阻:丝虫病或血栓性静脉炎
病因与临床表现: 1.全身性水肿:
1心源性水肿:右心衰竭,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分(对称性,凹陷性)
2肾源性水肿:肾炎,早期晨间起床眼睑与颜面水肿
3肝源性水肿:各种肝脏疾病肝功能失代偿期: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肝淋巴回流障碍,继发醛固酮增多
以腹水为主要表现,也可出现踝部水肿逐渐向上蔓延
4营养不良性水肿;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营养缺乏,蛋白丢失性胃肠病,重度烧伤等致低蛋白血症引起
5其他原因的全身性水肿: 1)粘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经前期紧张综合症 3)药物性水肿4)特发性
水肿
2局限性水肿:
局部静脉,淋巴回流受阻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肢体静脉血栓或栓塞性静脉炎,上,下腔静脉阻塞综合症
丝虫病致象皮肿,局部炎症,创伤,过敏。

第八节腹痛
病因: 1)胃,食管疾病2)肠道疾病3)肝胆,脾疾病4)胰腺疾病5)腹膜和腹壁疾病6)腹腔血管缺血7)胸部疾病所致腹部牵涉痛8)全身性疾病p38
发病机制:1)内脏性腹痛2)躯体性疼痛3)牵涉痛
临床表现:重点p38
第九节腹泻
病因: 1.消化性疾病 2 全身性疾病 3 其他
发生机制: 1 分泌性腹泻:霍乱,沙门氏菌感染 2 渗透性腹泻:服用硫酸镁,甘露醇等所致腹泻
3 渗出性腹泻:细菌性痢疾,肠炎,结肠癌
4 动力性腹泻: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
5 吸收不良性腹泻
临床表现:急性/ 慢性腹泻及各种类型腹泻的特点(重点p40 )
第十节呕血与黑便
病因与发病机制: 1 消化系统疾病:1)食管疾病2)胃及十二指肠疾病3)肝胆疾病4)胰腺疾病
2 血液疾病
3 全身性疾病(呕血的原因以消化性溃疡最常见,其次为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急性胃粘膜病变
临床表现 1 呕血与黑便表现:1)出血量大,胃内停留时间短:暗红色2)出血量少,胃内停留时间长:咖啡渣样棕褐色)黑便颜色取决于出血速度和肠蠕动快慢,黑便在肠内停留时间短为紫红色,长为黑色
2 失血表现:轻度<500ml, 中度800-1000ml,重度 >1500ml
3血液学改变
第十一节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μ mol/l )
病因与发病机制p43
分类 :1 溶血性黄疸:先天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海洋性贫血;获得性免疫性贫血
2肝细胞性黄疸: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
3胆汁淤积性黄疸: 1)肝内性:肝内泥沙样结石,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2)肝外性:胆总管结石,狭窄,炎性水肿,肿瘤及蛔虫
临床表现: p46 1 溶血性黄疸:皮肤为浅柠檬黄色
2肝细胞性黄疸:皮肤,黏膜浅黄至深黄色
3胆汁淤积性黄疸:皮肤暗黄色,(黄绿或绿褐色)皮肤瘙痒,心动过缓,尿色深,粪便颜色变浅或为白陶土色
第十二节意识障碍
病因及发生机制p47
临床表现: 1 嗜睡 2 意识模糊 3 昏睡 4 昏迷(轻,中,深度昏迷区分p48 )
谵妄 p4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