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 专题11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试卷含解析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 专题11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试卷含解析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专题1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题型一:水的电离平衡与溶液的酸碱性 (1)题型二:中和反应与中和滴定的迁移性 (2)题型一:水的电离平衡与溶液的酸碱性1.(2019·全国Ⅲ·1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关于常温下pH=2的H3P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2N AB.c(H+)=c()+2c()+3c()+c(OH−)C.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D.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2.(2019·北京·12)实验测得0.5mol·L-1CH3COONa溶液、0.5mol·L-1CuSO4溶液以及H2O 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温度升高,纯水中c(H+)>c(OH-)B.随温度升高,CH3COONa溶液的c(OH-)减小C.随温度升高,CuSO4溶液的pH变化是K W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D.随温度升高,CH3COONa溶液和CuSO4溶液的pH均降低,是因为CH3COO-、Cu2+水解平衡移动方向不同3.(2015·全国II·2)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O3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O3-)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4.(2015·广东·11)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5.(2015·山东·13)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1·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c(NH4+)/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6.(2015·海南·3)0.1mol下列气体分别与1L0.lmol·L-1的NaOH溶液反应,形成的溶液pH最小的是()A.NO2B.SO2C.SO3D.CO27.(2012·江苏·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C.N2(g)+3H2(g)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8.(2012·全国I·1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断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A.a=b B.混合溶液的PH=7C.混合溶液中,D.混合溶液中,9.(2011·福建·10)常温下0.1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C.加入等体积0.2mol·L-1盐酸D.提高溶液的温度10.(2011·四川·14)(2011)25℃时,在等体积的①pH=0的H2SO4溶液、②0.05mol/L的Ba(OH)2溶液,③pH=10的Na2S溶液,④pH=5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0:10:10B.1:5:5×10:5×10C.1:20:10:10D.1:10:10:10题型二:中和反应与中和滴定的迁移性11.(2019·全国Ι·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 a1=1.1×10−3,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C.b点的混合溶液pH=7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12.(2018·全国III·12)用0.100mol·L-1AgNO3滴定50.0mL0.0500mol·L-1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 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 sp(AgCl)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mol·L-1Cl-,反应终点c移到a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mol·L-1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13.(2016·全国I·12)298K时,在20.0mL0.10mol/L氨水中滴入0.10mol/L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0.10mol/L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D.N点处的溶液中pH<1214.(2018·江苏·13)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图甲是CO(g)+H 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说明该反应的ΔH<0B.图乙是室温下H2O2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中c(H2O2)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分解速率逐渐减小C.图丙是室温下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某一元酸HX的滴定曲线,说明HX是一元强酸D.图丁是室温下用Na2SO4除去溶液中Ba2+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c(Ba2+)与c(SO42−)的关系曲线,说明溶液中c(SO42−)越大c(Ba2+)越小15.(2014·重庆·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g·L-1。

某兴趣小组用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SO2,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图1图2(1)仪器A的名称是 ,水通入A的进口为 。

(2)B中加入300.00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3)除去C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0.090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图2中的 ;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则选择的指示剂为 ;若用50 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填序号) (①=10mL,②=40mL,③<10mL,④>40mL)。

(4)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 g·L-1。

(5)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并利用现有装置提出改进措施 。

16.(2014·海南·11)室温下,用0.100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0.100mol ·L-1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Ⅱ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B.pH=7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NaOH)小于20mLC.V(NaOH)=20.00mL时,两份溶液中c(Cl-)=c(CH3COO-)D.V(NaOH)=10.00mL时,醋酸溶液中c(Na+)>c(CH3COO-)>c(H+)>c(OH-)17.(2013·山东·13)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mol/L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pOH(pOH=-lg[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A.M点所示溶液导电能力强于Q点B.N点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C.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Q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等于醋酸溶液的体积18.(2013·浙江·12)25℃时,用浓度为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00mo l/L的三种酸H X、H Y、H 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HY<HXB.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a(HY)≈10—5C.将上述HX、H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溶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应时:c(X—)>c(Y—)>c(OH—)>c(H+)D.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时:c(H+)=+c(Z—)+c(OH—)19.(2011·安徽·12)室温下,将1.000mol·L-1盐酸滴入20.00mL1.000mol·L-1氨水中,溶液p 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4mol/LB.b点:c(NH4+)+c(NH3·H2O)=c(C l-)C.c点:c(Cl-)=c(NH4+)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20.(2011·海南·11)用0.1026mol·L-1的盐酸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下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A.22.30mLB.22.35mLC.23.65mLD.23.70Ml21.(2011·全国II·9)温室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PH>7时,则一定是c1v1=c2v2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c(OH-)C.当pH=7时,若V1=V2,则一定是c2>c1D.若V1=V2,C1=C2,则c(CH3COO-)+C(CH3COOH)=C(Na+)22.(2010·江苏·12)常温下,用0.1000mol·L 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