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肝衰竭课件
12
2013-10-27
辨证论治1
• ①毒热炽盛型:表现为高热,黄疸急起、色泽鲜明、 迅速加深,烦渴,呕吐频作,脘腹胀满,尿赤短少, 大便秘结,燥烦不安,失眠难睡,舌质红,苔黄厚 或黄糙,脉弦、滑数或洪大。
• ②热毒入营型:表现为发热口渴,目黄、身黄如金, 食欲差,乏力,尿少,大便秘结,初起齿鼻衄血, 少腹满,肌肤瘀斑,继之出现呕血、便血,甚或神 昏谵妄、昏迷,舌苔秽浊,舌质红绛,脉弦细数。
11
2013-10-27
当代医家认识
• 周仲英治疗重肝六法:① 清热去湿,治有主次; ② 清热解毒,当分气血③ 腑实热结,主以通泻; ④ 瘀热相搏,凉血化瘀⑤ 利水逐水,缓急有别; ⑥ 热毒内陷,开闭防脱
• 谌宁生自拟解毒化瘀汤(蛇舌草、茵陈、赤芍、 丹参各30g, 田基黄15g, 栀子、 郁金、菖蒲、 木通各10g,枳壳6g,甘草5g、生大黄10~15g (后下)和凉血化瘀汤(略)。
• 分型论治:痰浊内闭-菖蒲郁金汤;痰火扰心-黄 连温胆汤合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浊阴上闭-温脾 汤合苏合香丸;阴阳两竭-生脉散或参附龙牡汤。
《现代中医肝脏病学》
17
2013-10-27
辨证论治3
• 瘀热发黄证,治法为凉血活血退黄;方药选赤丹 退黄颗粒 (赤芍 30g、丹参 20g、葛根 10g、瓜 蒌10g)
14
2013-10-27
治疗
• 毒热炽盛证,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方药选茵 陈篙汤合黄连解毒汤或甘露消毒丹。
• 热毒入营 (血 )证,治法为清营解毒,凉血散瘀;方 药选犀角地黄汤合清营汤化裁或清瘟败毒饮化裁。
• 热入心包证,治法为清热解毒,凉血醒神;方药选 清营汤化裁合安宫牛黄丸或解毒化疲汤合安宫牛黄 丸。
• 内科综合治疗 1.一般支持治疗 2.病因治疗 3.其他治疗:激素、HGF、微生态、 4.防治并发症:脑水肿、肝性脑病、感染、低钠血 症及顽固性腹水、肝肾综合征、出血、肝肺综合征
• 人工肝 • 肝移植 • 中医药疗法
6
பைடு நூலகம்
2013-10-27
古籍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
• “急黄” 、“ 瘟黄” 、“ 肝瘟”、“血证” 、 “昏迷”、“谵妄”
15
2013-10-27
治疗
• 痰浊蒙窍证,治法为化湿除浊,涤痰开窍;方药 选营蒲郁金汤化裁或温脾汤化裁合苏合香丸。
• 寒湿发黄证,治法为温阳散寒,健脾化湿;方药 选茵陈术附汤化裁或茵陈四逆汤化裁。
16
2013-10-27
辨证论治2(刘成)
• 痰浊、瘀血、邪热内结是基本病理,邪蒙清阳是 基本病机,祛瘀化痰开窍是基本治则。基本方: 茯苓、石菖蒲、制大黄、姜半夏、陈皮、胆星、 丹参、郁金、竹茹、枳实、甘草。
13
2013-10-27
辨证论治1
• ③热入心包型:表现为身黄如金,其病急骤,变 化迅速,躁动不安,甚则狂乱,或精神恍惚,或 神昏谵语,衄血,皮下斑疹或瘀斑,舌苔秽浊, 舌红绛或舌体卷缩,脉弦细而数。
• ④痰浊蒙窍型:表现为黄疸深重,色泽晦黯,伴 胸脘胀满,倦怠乏力,恶心呕吐,呃逆不止,腹 部膨隆胀大,身热不扬,神志昏蒙、时明时昧, 喉中痰鸣,尿少尿闭,舌苔白腻或淡黄垢浊,舌 质黯红,脉濡滑。
• 《杂病源流犀烛》“又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俗 称之瘟黄,杀人最急,蔓延亦烈。”
• 《医宗金鉴》“又有天行疫疠发黄,名曰瘟黄, 死人最暴也。”
• 陆渊雷: “ 胆汁淤滞, 以发生黄疸, 谓之瘀热以 行” 。
• 古代医家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其发病是由疫毒、瘀 热壅盛, 熏蒸肝胆, 侵犯脾胃致气血瘀滞;或气血 不足, 阳气衰败;或疫毒化火, 迫血妄行;或脏腑 气阴耗竭而成。
中医药治疗肝衰竭
永嘉县中医医院 谢冬梅
1
2013-10-27
肝衰竭定义
•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 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 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 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2
2013-10-27
病因
3
2013-10-27
病毒性肝炎所致
• 因此,当代医家主要认为毒为致病之因,瘀为病 变之本,毒与瘀又互为因果;毒虽为致病之因, 毒盛则必导致瘀盛,而瘀盛必定生毒,从而加重 肝脏血瘀病变,形成恶性循环致瘀毒胶结难解的 局面。
10
2013-10-27
当代医家认识
• 姜春华据《内经》“上工救其萌芽”思想,独创 “快速截断”法则治疗重型肝炎,此法则包括清 热解毒、通腑攻下、凉血化瘀三个具体治疗方法。 广犀角三钱 桃仁三钱 生地一两 虻虫三钱 龙胆草三钱 丹皮四钱 连翘四钱 黑豆一两 对坐草一两 黄连二钱 茵陈一两 栀子三钱 田基黄一两 生军八钱 茅根一两
• 《诸病源候论•急黄候》: “ 脾胃有热,谷气郁蒸, 因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顷刻, 故云急黄也。”
• 《金匮要略》: “ 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诸病黄家 虽多湿热, 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
• 《诸病源候论》云: “ 血瘀在内,则时时体热而发 黄。”
7
2013-10-27
古籍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
“毒”、“瘀”两字,且二者互为因果;热毒为患,
导致血滞成疾;“久病入络”,“久病必瘀” 在内
有瘀血的情况下,热毒更易与之胶结,治以解毒化
瘀为法。
9
2013-10-27
当代医家认识
• 毛德文提出了慢重肝“ 毒邪病因” 学说:毒为致 病之因,贯穿于疾病的始终,瘀、痰为病变之本, 并且毒与瘀、痰又可互为因果,“瘀”、“痰” 胶结为本病基本病机病理。
8
2013-10-27
当代医家认识
• 关幼波 “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治黄需解 毒,毒解黄易除” 。
• 钱英认为乙型慢重肝的首要病因是毒邪,毒损肝体、 毒瘀胶着, 肝脾肾严重受损,是该病危重难愈的重要 原因,欲救肝体必先“解毒化瘀,截断病势” 。
• 周仲瑛:湿热疫毒。
• 谌宁生:慢重肝症状千变万化,其病因病理不外
• 由HBV导致成重型肝炎占81%,HAV仅占1~ 6%,HCV致重型肝炎各地区报道不一,约13%~ 44%;HEV仅在感染妊娠妇女时易发生重型肝炎, 可达20%;
• 而两种或以上肝炎病毒混合感染时也是造成重型 肝炎的重要原因,约50%以上。
4
2013-10-27
分类及定义
5
2013-10-27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