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产品导入控制程序(医疗与食品类)

新产品导入控制程序(医疗与食品类)

1.目的对新产品导入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新产品导入结果能满足顾客的需求、期望及有关标准、法律、法规的要求,保障量产的顺畅进行,落实产品质量前期策划的理念。

2.范围适用于从新产品订单的接收,到样品完成转量产的全过程管理。

本程序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适用于ISO9001、ISO22000的所有条款,不适用于ISO13485标准中7.3产品设计开发章节。

3.职责3.1 营销部:根据客户需求,向设计人员提供产品开发、工艺设计及产品变更的相关资料,并负责在新产品导入和客户变更过程中,与客户联络及沟通;设计工程师负责组织自主研发项目的立项论证、过程策划、实施、进度掌控至结案;3.2 生产技术部:主导本程序的全过程,负责组织新产品工艺设计和变更实施,协调跨部门技术攻关和协作活动;组织产品的工艺设计、评审、验证、确认及产品的鉴定和验收工作;新产品导入实际进度的掌控;工装夹具设计;3.3 生产技术部:负责样品的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制造、组装,记录所有打样过程中的问题点。

3.4 综合部:负责制作样品所需物料的采购,新物料的开发。

合适供应商的开发;3.5 质量部:根据生产技术部给出的标准、制作相关检验作业指引,实验室负责样品检验和检具的设计;3.6 生产技术部:协助样品制造,并负责依工程图纸制作样品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工装治具、检具;负责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3.7 文控中心:负责新产品相关资料、技术规范、标准的受控管理。

4.定义新产品:有异于公司批量生产过的,及有特殊要求的产品,下文中以“样品”称呼;设计输入:与产品和过程设计相关的标准、技术要求、客户要求、资料等;设计输出:符合设计输入要求的设计结果,如技术文件、图纸、BOM等;5. 程序5.1 市场调查与客户需求5.1.1 客户需求获得的途径:A、可以由市场调查获取;B、客户、客户群的定制需求获取;C、营销部对外业务员在同客户交流时获取;D、营销部在与客户直接交流时获取。

客户需求信息最终应归到对外业务员统一管理,形成《客户需求反馈表》。

5.1.2 营销部在获取客户需求时,应展开市场调查、分析。

5.2 客户需求的评审5.2.1 已经量产和计划订单产品的客户需求评审,依《与顾客有关过程控制程序》执行。

5.2.2 新产品需求的评审:5.2.2.1 营销部相关人员接到客户的需求,应将相关信息及《客户需求反馈表》统一给营销部做技术和成本分析,必要时营销部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客户需求评审;5.2.2.2 客户需求评审应通过《新产品导入评审表》展开;新项目评审的结论考虑以下情况:A. 我们现有技术力量能否满足客户需求;B. 目前国际、国内技术是怎样的水平,有无其他公司的产品可以满足这些需求;C. 我们能否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其他渠道的帮助来解决问题;D. 如果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是否应该放弃等。

通过评审的文件及结果,应由生产技术部汇总。

5.2.3 属自主研发项目,须有研发工程师参与产品设计开发。

由研发项目负责人制定《设计方案书》交客户审核通过后实施;《设计方案书》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A. 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功能描述、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外型尺寸及主要零部件结构要求);B. 使用的相关标准、法律法规、顾客的特殊要求、国家强制性标准;C. 必要时可包括:有害物质控制、环保节能要求、医疗器械、食品包装行业要求等;5.2.4 客户需求评审通过,由生产技术部指定产品项目负责人、工程师、及相关人员,成立项目组。

将评审后汇总的相关客户需求资料、《设计方案书》、《客户需求反馈表》、客供样板或色板移交给生产技术部项目组,作为设计输入资料。

客供样办移交质量部实验室管理。

客供色板由生产技术部管理。

5.3 产品和过程的设计与开发5.3.1 设计输入及评审5.3.1.1 生产技术部应根据营销部提供的资料、及产品和过程的相关要求,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产品和过程的设计输入评审,填写《设计输入评审报告》,以确保客户的需求被完全识别和满足,并输入到设计工作中。

5.3.1.2 经生产技术部设计输入评审,客户需求资料不清晰,或我司不能完全满足客户需求时,生产技术部将信息反馈给营销部,营销部必须与客户保持联络以获取必要的资料及协助;5.3.1.3 经生产技术部设计输入评审,客户需求资料完整,我司可以满足客户需求,由产品项目负责人根据《设计方案书》、《客户需求反馈表》、《设计输入评审报告》制订《样品项目进度跟进表》,展开新产品BOM、展开图、组装图、工艺卡等工程资料的设计与策划。

5.3.1.4 产品项目负责人负责管控新产品导入的全过程,定期检查项目进展情况,向营销部和生产技术部负责人汇报。

参与并组织技术研讨,负责跨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直至样品转量产。

5.3.2 设计输出及评审5.3.2.1 产品项目负责人组织设计开发工作,应输出一整套针对新产品的工程资料,并列出清单。

同时保证设计输出能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5.3.2.2 当评审过程中发现相关设计输出不能满足输入要求时,产品项目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设计修正,相关改善完毕后,对设计开发的相关阶段进行评审,直至设计结果符合要求。

5.3.2.3 设计输出的图纸、工程规范整套资料应通过相关人员评审,使用《设计输出评审报告》进行记录,工程资料经生产技术部负责人批准,原件由生产技术部保存,复印件交质量部盖“受控文件”章下发:A、客户原图、工程变更通知书、客户标准、BOM、展开图、工序卡分发生产部;B、外协图纸、外购零件图(纸档由文员负责、电子档由产品项目负责人负责)发给综合部;C、客户原图、工程变更通知书、客户标准、展开图、工序卡、外购零件图发给质量部。

5.4 产品和过程的验证5.4.1 样品需求的确认5.4.1.1 接到客户样品需求时,将样品需求信息转达给营销部确认,确认后,由营销部填写《样品制作通知单》分发给生产技术部、质量部。

5.4.2 样品需求的展开与策划5.4.2.1 工程师根据研发的产品出具BOM,BOM所涉及的新物料参照《物料编码规则》,进行编码并加入BOM中,生产运营部结合生产技术部提供的新产品BOM表和现有库存情况,展开物料计划给综合部,安排样品制作物料的采购,采购作业参照《供应商控制程序》及《采购控制程序》;5.4.2.2 如需开模的产品参照《模具管理控制程序》执行;5.4.3 厂内样品制作5.4.3.1 生产技术部根据生产运营部生产情况做出样品制作时间计划,编制《样品项目进度跟进表》。

5.4.3.2 生产运营部根据《样品项目进度跟进表》和设计输出的工程资料,进行样品制作准备,内容包括:A:生产设备、工装夹、治具、检具等准备情况;B:生产流程图、工艺卡、品质要求等文件的准备;5.4.3.3 由生产技术部开始制作样品,并负责样品的组装与包装。

必要时协调其他部门协助。

样品制作过程中,实际制作样品的工程人员须填写《新产品过程异常记录表》。

5.4.3.4 质量部根据生产技术部提供的相关资料,制作相关检验标准,并实施样品制造过程的检验;样品制作完成后,由质量部进行检验与测试,并制作《样品检验报告》(电子档保存于服务器)。

如客户需要提交样品进行确认,由质量部制作《样品确认书》。

5.5 产品和过程确认5.5.1 产品和过程确认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A:样品测试合格后由业务部门交客户使用确认;B:生产技术部组织召开新产品“样品总结会议”,邀请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评审确认。

5.6 样品转量产5.6.1 样品交付后,客户确认样品合格,由对内业务员填写《样品转量产通知单》经营销部经理批准后,分发生产技术部、生产运营部、质量部;5.6.2 接到样品转量产的通知后,相关部门准备资料作为“样品总结会议”的输入,提交评审。

A.产品项目负责人提取样品开发的电子档资料,或填写《文件申请单》从文控中心提取电子档资料,在打样资料的基础上编制适用量产的技术文件,新增SOP,包装图等;B.品质部完善检具设计;C.必要时生产技术部进行模治具、检具的制作。

5.6.3 产品项目负责人组织召开“样品总结会议”输出《试产总结报告》。

同时质量部和生产技术部需将样品阶段出现问题点总结及《新产品过程异常记录表》附在《试产总结报告》后面,结论有三种:A.评审未通过,产品项目负责人应分析原因,重新修订技术文件直到通过评审;B.如有样品制作过程引起的质量问题,产品项目负责人应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改进;C.经评审确定样品转量产条件成熟,可根据营销部订单进行批量生产。

5.7 产品资料的受控管理5.7.1 样品交付后,一个月内如果客户没有任何回复,由生产技术部制作整理样品开发的整套资料,填写《文件申请单》(主要包括指导采购、生产、品质、包装正常使用等活动的相关文件,如:BOM单、展开图、组装图、包装图、丝印图、结构图、生产工艺要求、出货技术要求等)交文控中心归档保存。

5.7.2 样品交付后一个月内,客户在确认样品期间,相关工程资料由产品项目负责人负责管理。

5.7.3 样品总结会议之后,输出经生产技术部负责人批准的整套量产技术资料,和客户样品一起,使用《文件申请单》附要受控的资料清单、资料纸质原件和电子档,交由文控中心受控,原件和电子档由文控中心保存,复印件盖“受控文件”章下发:A. 所有文件分发一份给生产技术部、质量部、生产运营部;B. 工程变更通知、外购零件图、包装图和外协加工图,发纸档给综合部;展开图、表面处理SOP授权综合部在服务器查看电子档。

5 相关文件无6 相关记录新产品导入评审表 YY/QMS-DE-SJ-003-001设计方案书 YY/QMS-DE-SJ-003-002样品项目进度跟进表 YY/QMS-DE-SJ-003-003设计输入评审报告 YY/QMS-DE-SJ-003-004设计输出评审报告 YY/QMS-DE-SJ-003-005样品制作通知单 YY/QMS-DE-SJ-003-006样品转量产通知单 YY/QMS-DE-SJ-003-007试产总结报告 YY/QMS-DE-SJ-003-008BOM表 YY/QMS-DE-SJ-003-0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