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集团财务分析报告提交日期:2005年11月08日前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系辞本财务分析报告参考太极八卦谱系,采用“天(乾)-人-地(坤)”的结构,由表(阳)及里(阴),逐层分析,即以太阳之乾始进,经兑(太阳)、巽(少阳)、坎(少阳)、离(少阴)、震(少阴)、艮(太阴),止于太阴之坤。
报告中的数据,如未加说明,则均出自于太极集团历年年报或是根据年报数据计算、推导而来,相关指标行业平均值来自于“证券之星”网站()目录一、乾之章:风云乍起――公司简介及行业现状、趋势二、人之章:浪里淘沙――综合财务分析兑之篇:逝者如斯――财务指标历史分析巽之篇:鱼龙混杂――对比和结构分析坎之篇:寻根溯源――因素分解分析离之篇:履霜冰至――风险分析震之篇:川流不息――可持续增长分析艮之篇:烁烁其华――价值创造分析三、坤之章:路在何方――财务战略构想及结论一、太阳乾之章:风云乍起――公司简介及行业现状、趋势§1.1 公司基本面太极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于1993年12月28 日在涪陵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注册登记,系由四川涪陵制药厂,四川省涪陵地区医药公司、涪陵市通济实业有限公司、四川涪陵太极实业开发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总股本5,000万元;1996年4月17日该公司增资扩股9,500万股,总股本变为14,500万股,1997年11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简称:太极集团、证券代码:600129 、总股本:19500万股,可流通股份:5000万股。
2000年总股本增至25,260万股,可流通股份7500万股,至今未有改变。
该公司主营业务为中成药、西药、保健用品加工、销售,医疗包装制品加工,医疗器械销售;主要产品:曲美、太罗、补肾益寿胶囊、急支糖浆、藿香正气口服液、儿康宁、补肾防喘片、通天口服液、紫杉醇、盐酸格拉斯琼、风湿马钱片等。
该公司基本经营情况如下:表一:2002-2004年度太极集团基本经营状况表单位:万元项目年度2002 2003 2004总资产(期末)319552 394415 466456净资产(期末)85140 89245 96437销售收入233912 321096 387921净利润5470 5728 6703 该公司在医药消费市场尤其是中成药市场中居于上游的地位,产品种类繁多,销售范围覆盖全国各大区域及国外,近年来通过不断扩展,销售收入增长较快。
§1.2 行业现状表二:2004年度医药行业主营业务及增长情况表单位:亿元行业分类年度2004主营收入2004增长2003增长化学药制造1875 17.34 19.92中药饮片加工182 13.56 12.33中成药制造690 12.78 16.85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249 22.14 21.54总计2996 16.4 18.22太极集团主要产品为中成药,1999-2004年度中医药行业产值情况如下图:数据来源:海通证券目前我国原料药和药品制剂生产企业是5146家,其中包括1700 多家"三资"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有1100家左右。
按产值计算,股份制经济在全行业的比重已从"九五"初期的12%上升到目前的33.2%,"三资"经济从15%上升到18.8%,而国有经济比重则从55%下降到36.1%。
在5000多家医药工业企业中,有生物制药企业 200余家、中药生产企业1100多家和化学药品生产企业4000 家左右。
至2001年底,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 43万吨,位居世界第2;能生产化学药品制剂34个剂型、4000 余个品种;还有我国的传统中药,也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能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剂型40多种,总产量已达37万吨,品种8000余种。
从我国医药企业的市场行为和品牌发展情况看,由于企业过度发展,数量众多,基本药物严重过剩,产品总量供过于求,而且著名药品品牌多数为境外品牌,其市场占有率高于国产品牌。
从目前国内市场份额来看,"三资"企业产品占25%,进口产品占12%,国产品占35%,而大城市的大医院购进的"三资" 企业药品和进口药品高达60%~70%。
可见,外资产品对中国医药市场有很大的影响。
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省级中医院应用的药品中,中药饮片、中成药和西药的比例为3:3:4,地市级的比例为2:3:5,县级比例为1.8:3:6.2。
2001年。
在我国药品市场中,西药、中成药、其它保健品和生物制品所占的比例大概分别为60%、25%和15%。
而国内企业、"三资"企业和国外企业在我国药品市场中所占份额1999年分别为43.0%。
29.0%和28.0%,2000年分别为47.1%、30.0%和22.9%。
2000年与2001年,"三资"企业、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在医院药品市场中所占份额分别为30%、23%、47%和43%、35%、 22%。
另据统计,在我国药品零售终端市场中,医院销售与药店销售所占比例分别为80%和20%,医院销售仍占主导地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1.3 行业趋势➢2005年,全球医药产业依然稳定发展,预计未来3年世界医药市场年增长率9%左右,生物制药市场年增长率大概为20%(引自新疆证券)。
专利药将继续主导市场发展但增幅减缓,普药的市场份额将扩大。
➢2005年,医药行业利润增速出现阶段性的回落。
自1999年以来,中国医药工业经济连续保持两位数的产销和利润的稳定增长,但2003年3季度以来政策与市场两大层面的多种负面因素集中显现,这一惯性将在2005年持续。
➢2005年,我国医药需求将持续增加。
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人均用药水平提高等行业长期增长的内在驱动因素并未改变;而2004年8月份以来占据国内第一大用药领域地位的抗感染药物市场逐步回暖,对于化学原料药与化学制剂药行业的整体效益水平回升具有重要意义;加上中药行业销售与利润水平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生物制品行业的快速成长,2005年医药行业效益有望回升。
预计未来3年国内药品市场年增长率13%~17%。
➢2005年,中药行业与特色原料药子行业仍将是中国医药经济的比较优势行业,整体上具备更突出的核心竞争力和稳定增长前景。
相对而言,国内化学制剂药企业普遍缺乏创新,在全球竞争市场竞争,仍然需要努力。
➢2005年,由于我国医药产业处于内部结构调整期,各子行业间的盈利能力差异性较为突出。
与现代技术结合的中药处于新发展阶段,凸现长期稳定投资价值,具品牌、技术、资源优势的公司能够分享行业成长;化学药整体增长趋缓,抢仿及创新将给公司带来发展机遇;生物制药从仿制向研发转变,技术成熟的公司将领先成长(引自长城证券)。
➢2005年,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收入增速将继续高于行业增速。
在目前,无论从资产规模、收入及利润上看,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占有行业3成份额。
二、人之章:浪里淘沙――综合财务分析本章将通过财务指标历史分析、对比和结构分析、因素分解分析、风险分析、可持续增长分析、价值创造分析等六个方面来具体剖析该公司的财务状况,以期展示该公司的全景。
太阳兑之篇:逝者如斯――财务指标历史分析§2.1.1 投资收益模块分析项目年度2002 2003 2004EPS 0.217 0.227 0.265DPS 0 0 0P/E 144.97 97.44 24.15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太极集团2002-2004年EPS略有上升,为持续扩张的需求,连续几年未派发股利,随着近几年股价的不断下挫,致使P/E近乎直线下滑,而P/E的迅速下滑又使该公司具备了可投资性,应进一步关注该公司今后的股利政策和盈利状况。
§2.1.2 流动性模块分析项目年度2002 2003 2004 2004行业平均值流动比率0.749 0.715 0.726 2.038速动比率0.282 0.156 0.228 0.991应收帐款收款期37.08 31.92 31.47 100.01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三年内变化不大,基本上趋于稳定,但相对于行业平均值,显然有些过低,资产流动性较差,短期借款和应付票据金额较大,2004年底超过20亿元,影响了流动比与速动比,同时,应收帐款收款期三年内有不断缩短的倾向,且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该公司资金回笼的速度相对比较快。
§2.1.3 盈利能力模块分析项目年度2002 2003 2004 2004行业平均值主营业务毛利率% 34.39 27.71 25.16 35.082主营业务利润率% 2.34 1.78 1.730 0.469成本费用利润率% 2.43 1.83 1.780 5.06ROE 6.63 6.57 7.220 3.255从盈利能力来看,该公司除ROE外,各指标均呈明显的下降势态,2002年至2004年,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幅度分别是37.27%和20.81%,而同期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却分别为4.61%和16.74%,销售收入的增长不能带动净利润的同步增长,致使该公司盈利性指标不断下降,同时主营业务利润率与成本费用利润率这两个指标从三年的情况看,均十分接近,说明主营业务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的差距已经非常微小,利润的空间十分有限。
另外,该公司在其他盈利指标不断弱化的情况下,依然保持ROE的不断增长,说明其充分的运用了财务杠杆效应,但该公司2004年的债务资本成本率已经达到5.23%,虽略低于ROE,但却远远高于主营业务利润率,况且该公司负债率相对较高,若持续运用财务杠杆效应,将可能带来较高的风险。
§2.1.4 资产使用效率模块分析项目年度2002 2003 2004 2004行业平均值存货周转率% 4.214 4.483 4.78 3.903固定资产周转率% 2.724 2.720 2.582 2.781总资产周转率0.789 0.900 0.901 0.672流动资产周转率% 1.571 1.994 1.954 1.228应收帐款周转率% 9.843 11.434 11.598 6.737从2002-2004年指标来看,该公司的各项资产基本上处于稳定或是加速周转状态,且绝大部分指标高于行业平均值,但增长的速度比较缓慢,特别是从2003年到2004年间,而同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幅度是20.81%,说明该公司在收入增长的前提下,也扩大了资产占用额,以至于未能有效的加速资产的周转,从而在资产使用效率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2.1.5 债务支付能力模块分析项目年度2002 2003 2004 2004行业平均值负债权益比%259.15 308.89 350.77 157.306资产负债率%68.78 69.91 72.52 47.2890.130 0.113 0.056 0.214流动负债经营净现金流比利息保障倍数 1.92 2.13 2.22 /该公司负债权益比上升趋势明显,资产负债率不断提高且远超过行业平均值,长期负债能力不断削弱,利息保障倍数虽略有上升,但因其利息费用相对较为庞大,利润对其的支撑作用十分有限,同时,流动负债经营净现金流比日趋萎靡,通过进一步分析可知,该公司近几年在短期负债大量增加的同时,经营净现金流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另外,依据表四的流动比与速动比数据,加之该公司的负债结构中,短期负债占了绝大部分,据此可以说明该公司在短期债务本金及利息支付上存在相当大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