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PPT课件
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PPT课件
.
10
2.白居易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暮江吟》)
此诗前两句写出了一幅残阳暮日的悲壮 情景;后两句则写出了一幅明星弯月的凄 清景象。这两幅景象虽美,但一个“可怜 ”揭示了诗人真实的情感。暮时风景固然 壮阔,然已近黄昏;夜时情境纵然美丽, 独无人欣赏。以美景写哀景,哀意之深实 在难以言喻。月在此,早已不可与诗相分 离了。
5.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
6.张若虚
“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
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春江花月
夜》)
.
6
宋代
1.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生查子》) 2.苏轼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 忘,月随人千里。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永遇乐》)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
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
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
的。
唐代1.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
故乡。”(《静夜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
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
.
组员:程萌 廖卓娅 胡玉婷 田帆
1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 的情怀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五、历代文人墨客钟情于月的文化探源
.
2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 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 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 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
3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 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此诗使用了 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
,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
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
南北朝
谢灵运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
隋代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饮马长城窟行》)
9
唐代 1.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 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 徊,我舞影零乱。”(《月下独酌》) 表面上看,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 、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实则是诗人用这美好的 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而这一切 ,皆因月起。若无此月,诗人恐怕也不会有此感 伤。
(《虞美人 曲阑深处重相. 见》)
8
三、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魏晋 1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七哀》)
2曹丕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燕歌行》) 3阮籍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咏怀八十二首 其一》)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更 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绘其绰约妩媚的姿影,或 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 ,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寄托济世报国之 壮志,或是借以抒发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 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 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 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 ,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 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
2.刘禹锡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
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 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
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 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
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山月歌》)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
舟。”(《渡荆门送别》)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长相思》
)
.
5
2.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
弟》)
3.白居易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八月十 五日夜湓亭望月》)
4.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3.李清照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 梅》)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 来。”(《浣溪沙》) 4.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 洲》) 5.范仲淹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 愁肠,化作相思泪。”(《苏 7 幕遮》)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 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明月 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 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人之感
元代
徐再思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
时。”(《折桂令 春情》)
明代
唐寅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一剪梅 雨打梨花深闭门》)
王守仁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元夕二首》
清代
纳兰性德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采桑
子 当时错》)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唐代 1.王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
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 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 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 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