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自信心培养[论文]

幼儿自信心培养[论文]

浅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自信心对个人一生的发展具有基石性的作用。

自信心的发展受到父母教养方式、幼儿取得成功的体验以及成人的评价与反馈等因素影响。

因此,营造自由宽松的环境、多种评价的赏识教育,因材施教,多元化培养平台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措施。

幼儿自信心赏识教育
自信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幼儿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世界上很多国家把培养幼儿的自我价值感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作为幼儿教育的
重要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的幼儿教师,我们却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与孩子打招呼时,时常会发现孩子躲在成人背后不敢说话,只露出一双天真的眼睛盯着人看;要么说话很低声,并不断地用小手搓着衣角,显得非常胆小,非常的不自信;上课很少举手,发言不积极;不敢与人交往,等等,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幼儿的成长。

因此,笔者在现场观察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幼儿自信心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找出切实可行的培养途径和措施。

一、影响幼儿自信心发展的因素
幼儿自信心的养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社会、幼儿园等。

笔者将从父母教养方式、个人能力发展与成功体验、他人评
价等因素进行分析。

1.父母的教养方式
家庭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父母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却极大影响着幼儿自信心的养成。

由于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娇生惯养和过度照顾,使得幼儿缺乏必要的生活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事事依赖他人,遇到困难便不知所措,更易遭受挫折失败,形成自卑心理。

还有的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实际能力,对孩子有过高期望,孩子由于受到年龄所限常常很难达到,因而受到父母的否定,进而出现“看看人家的小朋友多么能干”等诸如此类的话语。

父母拿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会使孩子产生“己不如人”的感觉,自卑感由此产生。

2.成功体验与幼儿自信心
自信并非与生俱来,是个体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在自信的发展过程中,成功体验对自信的影响是不同的。

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互动中实现的,活动是幼儿与环境互动的基本方式。

活动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经历,往往给幼儿以自信或自卑的客观刺激。

一个在活动中有持续成功经历的幼儿,会预期以后的继续成功,从而增强自信心。

反之,幼儿参与活动的自信心就会降低。

这是因为幼儿实践活动的成败经历,往往会伴随不同的情感体验。

这种情感体验是影响其自信心的直接刺激因素:成功活动的实践经历会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感到精神振奋从而增强自信心;失
败活动的挫折经历会产生难过、悲伤的情感体验,从而丧失继续活动的勇气,削弱自信心。

如果把成功归因于努力,会增强自信心,并保持继续努力的信念;如果把失败归因于已尽了努力也无可奈何,那就会降低自信心。

所以,成人能否帮助幼儿对参与活动成败进行正确评价与归因,也是增强幼儿自信心的重要因素。

3.他人的评价和反馈
幼儿对自我的评价容易受到成人评价的影响,他们往往把老师和家长等成人对其的语言、态度等作为评价自己的重要依据。

因此,父母和老师的评价和态度对幼儿自信心的养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幼儿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你怎么这么笨呢”“这么简单的都不会做”“你这是画的什么啊”……成人消极的评价和否定的态度使幼儿产生“我很差”“我很笨”等负面评价,自卑也就由此产生。

二、幼儿自信心培养的措施
美国哲学家艾马松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是一个人获取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采取自觉行动的心理动力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心理品质。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
1.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要让幼儿有自信的参与各项活动,我们就应为幼儿打造培养自信的环境。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过:“凡是
儿童能自己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孩子到1岁时,便已有了强烈的要求“我自己来”的愿望,家长应引势利导,尊重孩子的愿望,相信孩子虽小但是具有巨大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

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自信心。

平时,我们要多对幼儿说:“当然可以”“相信你能行”一类的话,多鼓励,多支持,多表扬,坚持正面教育,让幼儿不再生活在一个抱怨的环境中,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周围到处有赏识的目光,这样才会产生高度的教育自由和轻松的愉快感,才会树立幼儿的自信心,让他们有安全感和进取心。

2.多种评价的赏识教育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身为一个教育家,我们必须选择正确的途径,用我们的敏锐去了解,什么样的行动才能帮助孩子的发展。

我们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免造成破坏。

”作为幼儿人生成长之路上的导师,我们要选择一条正确的途径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赏识教育就是一条引导孩子发展的途径。

孩子从诞生时,是一个弱小的个体,他要生活在一个巨人世界中,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难免有自卑情结。

成人的赏识教育是改变幼儿自卑心理的一剂良药,是提高幼儿自信心的动力。

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就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比如,对孩子的要求要恰如其分,根据孩子自身的素质制定目标;将“你真棒”“你是个好宝宝”“你这样做很好”时常挂在嘴边,并不断地将表扬鼓励
的话语用在与孩子的语言交流中;当孩子做错事情,我们不要用武力解决,可以抚摸一下孩子的额头,倾听他的心声,善待他们成长的童心。

赏识我们的孩子,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成功的!
3.因材施教,多元化培养平台
由于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幼儿容貌、性格、能力、行为、智力等自身发展水平方面客观上往往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教育内容和方式,制定出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活动方案,同时也给孩子提供多种展示自我的平台,比如唱歌、跳舞等,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便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对于那些被忽视、被排斥的幼儿,要时刻关注他们的表现,改善他们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让大家肯定、接受他们,从而增加幼儿的自信。

参考文献:
[1]章剑和.幼儿缺乏自信的原因与对策仁[j].幼儿教育,2002,(6).
[2]夏明珠.成功体验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3(4).
[3]李春燕.浅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6).
[4]杨冬玲,孙莹,张晓林.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探索,1999,(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