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C]加强隧道二衬混凝土质量控制

[QC]加强隧道二衬混凝土质量控制

加强隧道二衬混凝土质量控制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纵五线A2标双冠山隧道衬砌砼QC小组2015年10月12日一、工程概况双冠山隧道位于大田县均溪镇良元村,近南北向展布,为双线六车道分离式隧道。

隧道进出口为小净距隧道(其余为分离式),位于曲线段,为短隧道,洞内不设横通道。

隧道右洞V级围岩长75m、IV级围岩长10m、III级围岩长150m;左洞V级围岩长58m,IV级围岩长45m,III级围岩长135m。

具体设置详见下表。

1.2 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二级公路。

2.隧道设计速度:60km/h。

3.隧道照明计算行车速度:60km/h。

4.隧道建筑限界:双冠山隧道建筑限界表6.隧道内最大纵坡:±3%,最小纵坡:±0.3%。

7.设计荷载:公路-I级。

8.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

其中Ⅴ级二次衬砌砼设计为C30防水混凝土,Ⅳ、Ⅲ级二衬衬砌砼设计为C25防水混凝土。

二、小组简介表1 QC小组简介表2 QC小组成员情况表三、选题3.1 双冠山隧道位于大田纵五线一期工程A2标,该隧道是一期唯一一座隧道,业主、监理联合体都常来检查。

在业主组织的信誉评价中,我部把该工程作为全标段的形象代表。

因此工程影响较大,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局、处声誉。

3.2 该工程质量要求高,现场监理全天旁站。

3.3 施工场地狭窄,双冠山隧道进口地形陡峭,临空面较高,施工场地布置难度大,运输道路必须经过当地村庄,既有乡村路狭窄,拓宽维修困难,施工干扰大。

3.4 双冠山隧道,技术含量较高,工期较紧,多断面开挖,供风、供水、供电、通信、通风、排烟、开挖、支护、运输、衬砌工序多,相互制约,施工管理难度大。

基于以上质量、安全、工期、成本等因素,我们QC小组决定以“开展QC活动,确保隧道衬砌砼质量”为课题,开展攻关活动,优质高效地施工,以达到创优目标。

四、活动目标及可行性分析4.1 质量检验标准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交通部JTG F80/1-2004)合格:模板、钢筋、混凝土、底板、仰拱、仰拱填充、回填注浆基本符合设计要求,焊接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

优良:模板安装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与砼接触表面干净并涂刷脱模剂。

钢筋平直、无损伤,无裂纹、油污、颗粒状及片状锈蚀,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和连接方式均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原材料: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拌和用水质量和外加剂性能均符合《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交通部JTG F60-200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交通部JTG F80/1-2004);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底板、仰拱、仰拱填充、回填注浆均符合设计要求。

4.2 活动目标根据质量检验标准,制定活动目标为:施工合格率为100%,优良率95%。

施工合格率优良率 4.3 可行性分析4.3.1 自QC 小组成立以来,各级组织对贯标工作严抓不懈。

在后续工程中,我们也充满信心,按照部颁的质量规范及公司的质量管理要求,能使工程质量稳定提高。

4.3.2 QC 小组结构合理,组长由项目总工担任,副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担任,小组成员年富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组员多为技术人员,他们精力充沛,进取心强,有决心攻克质量难关。

五、质量预控隧道衬砌施工控制过程如下:100%95%为保证施工质量,针对以前施工中发现的和本次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以下预控措施(见表三):表3 预控措施表根据制订的预控措施,我们组织施工人员学习了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并进行了严格的技术交底,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加强理解预控措施。

六、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6.1 第一次PDCA循环开展活动时间:2015年7月23日至2015年8月25日。

6.1.1 计划(PLAN)阶段2006年8月25日对已施工部分进行检查,落实到点共检查60点,其中10点质量不合格,合格率为83.3%。

检查结果统计如表四:表4 检查结果统计表为了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QC小组根据调查统计的结果,经过分析研究,绘制了施工质量缺陷排列图(见图一)。

频数10砼蜂窝麻面砼粘模砼渗漏水图一 施工质量缺陷排列图频率(%)102030405060708090100砼蜂窝麻面砼粘模砼渗漏水从上列排列图可以看出,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砼蜂窝麻面和砼粘模现象,次要因素是砼渗漏水现象。

根据统计结果,QC小组召开质量分析研究会,针对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绘制因果分析图(见图二)。

根据分析的结果,我们TQC小组针对造成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制定目标,研究对策,编排措施,并将每项措施落实到专人负责,同时规定了完成的时间和活动的地点。

具体见对策计划表(见表五)。

图二施工质量缺陷因果分析图10表5 对策计划表11126.1.2 实施(DO)阶段根据对策计划表,由执行人员负责实施具体对策:1、对职工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强化职工质量意识,使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提高施工人员重视工程质量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制订规章制度,挂牌施工,严禁违章操作。

3、严格按施工工艺进行操作,把好质量关。

4、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使每道工序时刻都处于受控状态。

6.1.3 检查(CHECK)阶段通过对上述措施的实施,提高了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施工人员更踏实认真地按工艺要求操作。

9月25日对正在施工的部分进行检查,共检查100个点,发现不合格点5个,合格率为95%,详细资料见表六。

表6 质量缺陷统计表本次检查的结果表明,经过QC小组成员的积极努力,砼渗漏水,粘模等问题有了明显的改进,施工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砼蜂窝麻面还有待进一步解决,职工的质量意识仍有待于提高。

根据调查表绘制质量缺陷排列图(见图三)。

频数10砼蜂窝麻面砼粘模砼渗漏水图三 施工质量缺陷排列图102030405060708090100砼蜂窝麻面砼粘模6.1.4 处理(ACTION )阶段通过第一次PDCA 循环,施工合格率从83.3%提高到了95%,由图一和图三对比可以看出,现在影响质量的因素变成了砼蜂窝麻面,对此,QC 小组决定以此为目标进行第二次PDCA 循环。

6.2 第二次PDCA 循环活动时间:2015年8月27日至2015年9月27日。

6.2.1 计划(PLAN)阶段根据质量检查的统计结果,QC小组召开质量分析会,针对施工质量还存在砼蜂窝麻面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绘制因果分析图(见图四)。

小组通过分析,认为产生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人员有大部分为外聘劳务人员,精品意识不强,满于现状。

2、开挖面超挖严重,导致每一循环衬砌施工时间长。

3、模板表面涂抹的脱模剂不均匀。

4、施工配合比中用水量过大。

5、捣固不规范。

根据分析的原因,小组制订了对策分析表,见表七。

表7 对策分析表6.2.2 实施阶段根据制订的对策措施,在施工中具体采取以下措施:1、制订切实可行的奖罚制度,将质量与每一个人的经济效益挂钩,并将每项制订都落到实处。

在8月26日组织施工人员传达了奖罚制度。

2、加强对工班的监督管理,操作人员操作质量与奖惩挂钩。

3、加强工序控制,不断研究工艺改进。

6.2.3 检查(CHECK)阶段通过对策措施的实施,收到明显效果。

2015年10月10日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8%。

6.2.4 处理(ACTTION)阶段经过两次PDCA循环后,施工质量检查合格率达到了我们预定的活动目标。

因此在后续的工程施工中,我们继续坚持各项措施,巩固已取得的成果。

七、效果维持第二次PDCA循环后,通过进一步巩固所采取的措施,在整个工程施工中质量维持在我们制订的活动目标之上。

效果维持图如下:图五 效果维持图合格率 %4050607080901009.019.159.2510.0610.20日期八、主要成果 8.1 质量效益通过二次PDCA 循环,我们达到了活动目标,保证了工程质量,收到了明显效果。

活动目标达成率见目标达成率对照表表8 目标达成率对照表合格率96.5% 合格率100% 合格率100%活动前 第一循环 第二循环 目 标8.2 技术效益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我们掌握了隧道衬砌砼施工技术,所采取的措施也得到了验证,为以后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8.3 社会效益我项目部施工的双冠山隧道经业主、监理和三明市质检站及福建省质检站多次检查,均受到好评。

8.4 经济效益由于QC小组活动开展扎实,项目部始终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工程一次成优,减少返工浪费确保纵五线标价低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不亏损。

九、标准化工作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及在施工中的巩固过程,QC小组总结制订了隧道工程衬砌砼施工的标准化施工措施(见图六)图六标准化施工措施9.1 认真学习有关操作规程,严格把好原材料关。

9.2 认真审核图纸,做好书面和现场技术交底工作。

9.3 按《程序文件》进行操作制定质量计划和作业指导书。

9.4 岗位分工,操作挂牌,明确责任。

9.5 按局内控制统一标准,高标准、严要求。

9.6 施工质量与效益直接挂钩,提高职工创优积极性。

十、巩固措施10.1 进一步对职工进行TQC教育,不断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10.2 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及时消除质量隐患。

10.3 按处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10.4 认真研究工艺操作,引进应用“四新技术”。

十一、遗留问题虽然QC活动是全员参加,但部分职工还属于被动参与,必须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让职工主动参与质量管理,才能更好完成质量目标。

十二、体会及今后打算12.1 进一步普及和加强TQC教育,坚持开展QC活动,使QC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全员化。

12.2 严格按PDCA程序循环,加强活动中的检查落实,确保QC活动质量。

12.3 进一步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增加质量意识,强化质量管理,攻克质量难关,提高自身信誉和效益。

通过本次课题活动,小组对活动前后进行自我评价:表10自我评价表安全质量意识参与意识图七自我评价雷达图本工程在根据设计图纸、施工方案以及规范要求,对提施工质量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积极开展QC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受到了业主和设计单位的好评。

相关主题